十年前,一趟惊心动魄的回国之旅

南北苏丹的地图位置

十年后,因为工作关系,再次来到苏丹,准确的说,应该是南苏丹,十年前,南北苏丹都还没独立,今天却是两个国家了。

再次来到南苏丹,我感慨很多,不由让我想起十年前的那趟惊险的回国旅程,虽然没有电影《万里归途》里的那样严重,但对于从未经历如此重大风险的我来说,的确可以用惊心动魄来形容了。

记得那是2012年4月,我和同事在中资企业的作业区(现今属于北苏丹)工作,晚上6点多,刚吃过饭,准备回屋休息了,这时作业区的安保人员得到消息,南方军可能会向北方进攻,让大家做好准备,大家也没当回事,因为在苏丹经常遇到冲突,甚至两个部落之间也会因为牲畜吃草走到对方的草地而起冲突,我就记得一个当地雇员,早上回去帮忙,下午就传来了死亡的消息。

晚上11点多,安保人员再次通知大家准备各自的行李和逃生物资,一看情形就知道,这回是真格的了,现场经理立即让大家回屋准备各自行李,并穿上防弹衣(前后各一块钢板,很重),防弹头盔,然后到指定地点集合,分配车辆,于是赶紧回屋把行李胡乱的装箱,都穿好后,房门一锁赶紧跑向集合点,把现场正在工作的设备断水断电后,各自上了车,现场有两辆中巴车,一辆中国人坐,一辆苏丹人坐,好在平时有这方面的突发事件演习,倒也没怎么慌乱,有序上车,没有争抢,满车的中国人要在平时,可热闹了,现在一句话都没人说,大家都很严肃,只能听见中方经理清点人数的声音,确认人数后,先将所有车辆加满柴油,然后排好车次,兵车一辆开路(在作业现场,中方要求配备安保人员),皮卡一辆,里面坐着中方经理,拿着通讯设备,随时联系,紧接着两辆中巴车,一车中国人,一车苏丹人,苏丹人坐的车上,很热闹,有说有笑,根本不当一回事,后面接着又是一辆皮卡车,坐着安保人员,最后是一辆兵车,由于兵力不足,车队需要前往最近的兵站,和那里的士兵一同撤退,在车队出大门的时候,中巴车里的苏丹人和留下看设备的苏丹人又是握手,又是拥抱,中巴车里的中国人已经有人站起来大声骂人了,可见当时还是很紧急的。

出了大门,到兵站接上士兵,车队就朝另一个作业区块出发,因为那个作业区块比较大,安保人员充足,还有重武器,路上能零星听见炮声,到了凌晨,终于平安到达,所有人都得到安置,过了几天安静的日子。

几天后,公司统一安排到机场搭乘飞机回当时的苏丹首都喀土穆,然后再回国。到了机场才发现,附近所有中资企业的中国人都来了,还有苏丹人,还有当地老百姓拖家带口的,还有当兵的,把一个简易机场站满了人,到处乱哄哄的,根本没法维持秩序。等了几个小时,终于降落了一架军用货机,为了早登机,平时的兄弟单位也撕破脸了,大打出手,而旁边的苏丹人都在围观,人性的丑恶在这时表现的淋漓尽致。

终于有了大人物的出面,再加上又有一架军用货机即将到来,冲突才平息了。很幸运,我是第一批登机的,上了飞机,根本没座位,大家都是坐地上,我也坐在地上,在我的前面有一个棺材,棺材旁边有个头上带着纱布渗着鲜血的军官,听人说只有军官才有棺材,在棺材周围坐了一圈苏丹人,一脸的淡然,货机终于起飞了,由于透风,里面风很大,稍有点冷,不过还好,当时苏丹天气还很热,飞到中途,降落到一个空军的加油站加油,然后就降落到喀土穆,一下飞机,心情马上就放松了,深吸一口气,脑子里紧绷的那根弦终于松了。

中方领导都在机场等着,看到我们平安落地,他们也松口气,毕竟这是重大安全事件,出了事是要问责的,统一送到安置处后,我的直属领导也打电话询问身体和精神情况,嘘寒问暖,并说尽快为我订回国机票,回国好好调养。当时据说,连大使馆都在通宵坐镇。

没过几天,就回国了,再后来在国内陆续看到南苏丹和北苏丹打仗的消息,我们在现场的很多设备,以及办公室都遭到了轰炸和洗劫,好在没有人员伤亡。

在非洲工作的中国人,有的是独自经商,有的探亲访友,有的是公司派遣,原因很多,但大都是奔着钱来的,非洲的环境差,还不如中国的一个四线城市,天气炎热,有蚊虫,有的国家还有马来热,黄热病,霍乱等,出门在外,都不容易。无论什么时候,健康最重要,自己的命最重要!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4

标签:苏丹人   喀土穆   兵车   货机   作业   安保   棺材   中方   惊心动魄   十年前   中国人   人员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