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刑场有讲究,饭碗插筷子是大忌,秋后处斩有什么说法?

清朝的死刑犯流程有很多讲究,开刀的时候一般都是定在午时三刻,午时三刻是正午时分阳气足,代表正气。但是衙门里则要从凌晨开始准备。

  

网络图片,侵删

  凌晨,官差衙役排班肃列,县太爷转屏风入座。有人把监牌拿过来,直奔死囚牢,官差来到死囚牢门口不能进去,另有死囚牢里边的差人负责提死刑犯。

  把死刑犯提出来,到死囚牢门口,里边的差人往外推,外边的差人要接住。在这个过程当中,里面的差人说:“交了”,外边的差人回一声:“收了”。抓住了才能说,这要没抓住就说收了,人犯用脑袋往门框或者墙一下撞死了,这责任是谁的不好说。

  

网络图片,侵权删

  抓出来之后脚不沾地,架起来赶奔大堂,来到大堂里,犯人跪好了,脖子上的链子跟手上这手镣松开,脚下的链子不松,脚镣要等到死了之后才能摘,有个名词叫:“松刑不卸镣”。

  有人过来把链子摘了,犯县太爷拿笔要勾这个招子。招子就是死囚犯背后插一根木板,顶上是三角形的下边是长方形的那个,上面写着人犯的名字。

  因为什么罪,用茶水研朱砂拿这个来勾犯人的名字。勾完以后把笔往地下一扔所有人全都闪的远远的,说是这个笔碰到身上得倒霉。等这个个笔落地后,都过去捡,捡这个笔给孩子开蒙拿这个笔写字据说能当状元。

  然后有差人过来给这死囚犯要五花大绑。捆好了出县衙的白虎门。衙门口六扇门,中间两扇,左边两扇为青龙门,右边两扇为白虎门。平时县太爷和差人们出来进去走这个青龙门。这白虎门不杀人不开,今天要杀人了白虎门大开……

  

网络图片,侵权删

  门外边有一张桌子,上面摆着一碗酒,一碗米饭,一片肉,饭叫“常休饭”,酒叫“永别酒”,就是这辈子最后一口东西。

  临死之前让犯人吃的饱饱的,用五十两银子办一桌八珍席。犯人都要砍头了也没心情吃,就浪费了,后来改成八大碗,八大碗又改成六碗,最后改烩菜,再到最后是盏酒片肉,就是一杯酒,一片肉。碗里边立着一双筷子,为什么民间家里孩子吃饭不懂事,拿筷子立着插在碗里边,老人不高兴,就是死刑犯的筷子才立着呢。

  酒给犯人喝完把碗就得摔了,要摔得粉粉碎,据说这个酒碗摔碎了,今天杀人很顺利,摔不碎,今天得出大事儿。米饭碗意思一下随手也摔了,连筷子都撅折了,这是规矩。

  然后官差架起死刑犯出县衙,从衙门口出来,最前面头一个是当地的地保,手里举了一大牌子叫“犯由单”【意思就是犯人因为什么砍头】。

  第二个是刑房师爷,过去不认识字的人很多,一边往刑场走刑房师爷一边喊着“犯由单”上面的内容。在后边跟着阴阳先生,他负责报时辰。阴阳先生的后边跟着炮手,左手拿着马蹄炮,右手拿火绳头一边走一边吹,再后面跟着就是死囚犯。

  普通的死囚犯一般来说都是在地上走,够身份的才能坐车。死囚犯身后跟着刽子手,此人头戴大叶飘风巾,身穿鹿茸马褂,脚穿大驴牙形状的快靴,怀抱一口鬼头大刀。鬼头刀平时放在宣武门的城楼上,在那儿供着,城门洞上有三个字:“后悔迟”。

  

网络图片,侵权删

  刽子手单独有一碗酒,喝完之后代表杀神附体,怀抱这口刀紧跟着死囚犯,然后贴身护卫,护着监斩官,大队人马直奔菜市口。到了菜市口犯人要面朝东跪,东边是虎坊桥,表示把犯人送入虎口。搭好监斩台后,有兵丁开始喊:“家属可以上前哭泣,做最后的告别。”

  午时三刻到了以后,监斩台上的刽子手把招子拔下来,刮动风声扑哧一声,人头落地……


为什么要秋刀问斩呢?因为秋天秋高气爽,头脑清醒避免误杀。

古人的生活注重规矩和细节,比较讲究过场。


先说到这,下期见

【每日更新,不见不散】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7

标签:菜市口   筷子   招子   官差   县太爷   囚牢   死刑犯   秋后   午时   刑场   囚犯   犯人   大忌   饭碗   讲究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