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健康呼吸,冬至谈气养生

中医将养生之道概括为神养、形养、气养、食养、药养、术养等六个方面,方法上涉及医药、饮食、宗教、民俗、武术、气功、针灸、按摩等内容。

1.养生之道

早在2000年前确立了中医学理论体系的《黄帝内经》里就给我们指出了以“和”字立法的养生之道,即我们要与自然界、与人类社会、与自己的精神和身体都要“调和”、以至于“和谐”。上古之人正是如此才能够安享自然的天寿。而当代的人正是因为不遵循古训,饮食失宜,常常妄为,为了贪图一时之快而违背养生之道,所以才会过早出现“半百而衰”。

国画家赵夜白

2.冬至之养生之道

冬至之茶养

冬季饮用红茶黑茶,可补益身体、暖腹助阳,从而增强人体对冬季严寒的适应能力。此外,可以选用普洱茶。普洱茶具有暖胃、降脂、养气、益寿的功效。饮用生姜葱白红糖茶,也是不错的选择。姜茶具有祛风散寒、暖胃、消食、活血温阳、明目益心的功效。

冬至之形养

中医认为,寒易伤人体阳气,要预防寒冷气候对人体的侵袭,贵在保暖御寒。立冬时节,在中医养生方面讲究休养生息,养精蓄锐。适当应用温经活血的中药浴,可以活化气血,促进新陈代谢,提高人体免疫力,改善畏寒肢冷的现象。

在“冬至”时节坚持体育锻炼,不仅能使人的大脑保持适度的兴奋状态,增强副神经系统的体温调节功能,还能提高人的抗寒能力。由于气温的降低,人在“冬至”以后新陈代谢的速度会放缓,因此在此时锻炼不宜太过激烈,以防止适得其反。健身操、跳舞、打球、健步走等运动,均是不错的选择。

冬至之食养

在时令养生方面,明代医家张景岳曾经提出“以冬寒之气养肾”的观点和方法。冬令进补,不可盲目“乱补”,饮食调养要兼顾“秋冬养阴”的古训而调节饮食。需注意的是,“冬令进补”应根据生活环境、体质特点、气候变化等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选择清补、温补、小补、大补,万不可千篇一律地盲目“进补”。

冬至之气养

在冬至的阴寒冷天,我们不妨效仿古人,在家用一些诸如艾叶、苍术或者白芷等中药的香药,或者以沉香为原料的线香、炷香点燃后熏一熏房间,通过香氛以及房间的温度和湿度调整,起到灭菌、杀毒的效果,以及维护健康呼吸的作用。东晋时期葛洪在《肘后备急方》中提到:“断瘟疫病,令各不相染,密以艾灸病人床四角,各一壮,佳也。”古往今来,许多地方的民间百姓也有时常在家里焚艾,驱逐避疫的传统习惯。

芳香驱疫,流传千年

冬季本就是呼吸道病毒感染的高发季节,加上近来奥密克戎变异株广泛肆虐散播,导致感染众多。古今文献里都有关于焚香预防疫病的记载。古代香薰选用的主要香料有藿香、沉香、木香、茴香、迷迭香、苏合香、樟脑、檀香、麝香、艾叶、苍术、白芷、菖蒲、佩兰等,艾是其中常用者之一。 艾为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其气味芳香。香气,对人体的作用除了杀菌消毒,还能起到调和心身、扶正祛邪、开窍通经等功用。


瘟疫流行,皆由秽恶之气

关于焚香防疫,还想多说几句。古人早就指出:“香者,天地之正气也,故能辟恶而杀毒。”中医认为病毒,从六淫分类而言,可有阴与阳的不同属性,皆由秽浊邪气所致。香本是药,为天地正气,燃之可以升阳扶正,能遏抑病邪的生长。

我国早在殷商甲骨文中就有熏疗、艾蒸、用香的记载,在古方记录中,避瘟疫,尤以香药熏治很盛行。《本草纲目》中也记载了民间百姓在瘟疫流行、或岁旦之时用苍术、艾叶烧烟以避邪气的风俗,这是一种行之有效的空气消毒法。

秦汉时期帝王身旁常置香草,《史记·礼书》就记载帝王身“侧载臭苣,所以养鼻也”。茞为一种香草,“”之原意为香。在宋代,熏香文化已从宫廷、贵族、文人士大夫以及佛家、道家扩展到普通百姓,遍及于社会生活。古代医生手术时都会点燃苍术,通过苍术的烟雾来进行空气消毒。在《神农本草经》里,苍术被列为上品。

冬日熏香,从养护“阳明经”入手以防疫祛邪

未病养生、防病于先”。服药大多是用来治已病(大病),而薰香则是防止呼吸道感染之病(制止病变于萌芽之中),冬熏尤佳。香有祛邪避秽,防疫疗疾之效。它的作用和意义实际上是远大于治病的,一如养生是为了增强体质,防患于未然。

为什么“薰香”会对维护呼吸起到防病的良效?

香对人体的直接作用是从养护“阳明经”入手,使“阳明经”达到健康状态,从而保有抵御“外邪”的能力,达到外邪难侵入的目的。 古人视香为避疫保健的良药,且须臾不离。

其一,以阴阳论之,香药秉纯阳之气而生,为纯阳之物,有扶正祛邪、生发阳气之功;

其二,是因香气对“阳明经”的养护有着特殊的功效。由足阳明胃经和手阳明大肠经所构成的“阳明经”,为我们一身阳气的生化之海、全身气血运行之通衢,与支配呼吸系统的肺脏和肺经也息息相关,对人体的健康十分重要。许多疾病都与“阳明经”的虚损或功能失调有着直接的关系,《黄帝内经》指出:“阳明虚,则恶气易入”。口鼻乃“阳明经”之窍,是人体防病的主要门户。

艾灸与芳香疗法有什么不同?

艾灸与芳香疗法在许多相似。从材料选择看,用于灸法的艾叶气味芳香,艾叶油中含有一些可以产生芳香治疗效果的化学成分,兼具芳香疗法的功效。在治疗过程上,二者亦具有一些相似之处:

首先,施灸过程中,艾的挥发油可通过口鼻吸入及皮肤渗透等方式进入人体,产生类似芳香疗法的治疗效果。

其次,芳香疗法中常采用热敷,蒸桑等办法促进精油的吸收,以达到更好的效果;而艾灸施灸过程中艾绒的燃烧可促进芳香成分的挥发,并有利于施灸局部皮肤对挥发油的吸收。

此外,芳香疗法所用精油一般都为少量或稀释使用,以避免浓度过大导致使用者头痛、头晕,或损伤皮肤。

艾灸疗法中,历来认为艾绒以陈艾为佳,古人认为新艾“灸易伤人肌脉”。陈艾与新艾相比,所含挥发物质的浓度有所降低,香气变淡,艾的放置起也同样到了一定的“稀释”作用。

由于艾灸是通过对穴位的施灸来实现治疗作用,因此长期以来,人们更多地从温热刺激作用和经络穴位的特异性方面来诠释艾灸的作用,对艾灸中的芳香作用认识不足。艾灸疗法与针刺疗法相比,具有自身的功用特点,如养生、强壮、温通等,这些或许是与艾灸中的药物作用和芳香作用的共性有关。

当然,艾灸疗法不能等同于芳香疗法。艾灸过程中所释放的烟雾,不仅仅是芳香成分和有效成分1。

听古琴、燃沉香,能使人心静神怡

在居家避疫期间,长期宅在一个固定空间里,容易产生压抑、紧张和无聊的情绪,而香氛可以改善环境,能减轻不良环境造成的心理压力。点上一支沉香,能使居住其中的人产生素净、舒缓的感觉,从而使内心平和、惬意安闲、轻松愉悦,也可缓解恐惧和焦虑的负面情绪。

愿每个人都能够在满室清香中收获悠闲自在,与身心康泰。我在此推荐古琴养生乐曲《普庵咒》普庵咒,用以调畅情志,安神定志,保持乐观。借此,但愿能助您调摄心身,抵抗病毒的侵袭。

参考文献:

[1]崔莹雪,赵百孝.艾灸与芳香疗法[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0,25(10):1548-1551.


注意:酒精消毒所引起的悲剧,在今天的朋友圈,报导了一位深圳某幢顶楼业主,可能在家喷完酒精消毒之后,又点火熏艾(记紧,空气间仍有酒精存在,不要立即点火),立马引起大火。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1

标签:冬至   黄帝内经   艾灸   苍术   养生之道   沉香   瘟疫   芳香   疗法   呼吸   作用   健康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