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琴:共富路上的“鸡司令”

2022年12月上旬,一个冬日的清晨,长寿区云集镇大同村雾气氤氲。

村民余琴家的鸡棚里,一只大公鸡趾高气昂地走来走去,不时立定发出一声声嘹亮的鸣叫。

余琴端着一盆鸡食从堂屋走出来,这是她每天起床后做的第一件事。拌料、投食、开棚,成群的鸡飞扑过来享受“大餐”。

作为一名农村党员,余琴不仅把日子过得有滋有味,还带领群众一起踏上共同富裕的康庄大道。

“这一年,家里新添了冰箱、洗衣机,以前的一些旧家具也都换了新,女儿还考上了长寿区北城中学,日子真是越过越美,越过越有奔头了。”余琴说。

脱贫之后继续养鸡

“2022年,我家一共养了120余只小脚土鸡,产蛋高峰期一个月有近200枚鸡蛋。一年下来,仅靠销售鸡蛋、土鸡和土鸡苗,收入就有好几万元。”谈起自家养的鸡,余琴话语间满是欢喜。

余琴刚开始养鸡的时候,养殖技术不成熟,鸡蛋孵化率低,市场行情把握不准,卖出去的鸡价格低。后来,她报名参加了镇政府组织的技术培训班,自己也买了好些关于养殖的书,边干边学。

在一声声鸡鸣声中,余琴每天早起晚睡,观察小脚土鸡的健康情况,清理鸡棚卫生,对养鸡的每一个环节都仔细琢磨。如今,她已成为养殖技术娴熟的“鸡司令”。

大同村曾是市级贫困村,地处东山山脉,典型的山地地形限制了集约化、规模化的种植业发展。在多方考察之后,村“两委”决定盘活山林资源,鼓励村民发展林下养殖业,余琴便是当时报名的养殖户之一。

余琴本是湖北省枝江市人,在广东省东莞市务工时,结识了踏实肯干、不怕吃苦的大同村小伙儿况守成,两人结为了夫妻。

奈何世事难料。2014年,况守成糖尿病病情加重,不能再胜任繁重的体力劳动,两人回到了大同村。

丈夫的医疗费、老人的赡养费、孩子的抚养费……突如其来的变故,给这个生活本就不富裕的家庭增加了沉重的经济负担。彼时,余琴家被识别为建档立卡贫困户。但吃苦耐劳的余琴骨子里是不服输的,她不相信自己会一直贫困下去。

后来,大同村鼓励大家发展土鸡养殖,在驻村工作队的帮扶下,余琴开始养殖小脚土鸡,“也是不负那段时间的努力,家里摘掉了‘贫困帽’”。

到了2022年,凭借乡村振兴的“东风”和自己的辛勤付出,余琴一家人的生活水平有了显著提升。

帮助村民网上卖蛋

“这是我家的鸡蛋,麻烦你帮我挂在平台上卖了。”11月27日一大早,村民赵永贵拉着满满一筐鸡蛋来到益农信息社。余琴接过鸡蛋,小心翼翼地摆放在地上,挨个儿检查鸡蛋的品质,随后熟练地打开电脑上的统计表统计信息。

下午4点左右,余琴将在网上销售出去的鸡蛋打包好,驾驶货车到快递点交付电商订单。

“一个月能卖好几千个蛋呢!”看着满载农产品的货车,余琴很为大家高兴。

余琴家的养鸡规模一度达到400余只,走上了一条“鸡生蛋、蛋生鸡”的循环发展之路。但这鸡和蛋多了,又出现了新的难题——如何卖出去、卖到哪里去?

为解决销售难题,大同村建立了益农信息社电子商务平台,与中国邮政长寿区分公司签订物流配送协议,在自主开发的“巴味渝珍”、农行“金穗惠生活”、消费扶贫网重庆馆上架农产品,帮助村民销售土鸡蛋、土鸡、土鸭、生态米、血橙等农产品。

余琴的自立自强、踏实勤奋,村干部和村民都看在眼里。益农信息社成立后,她被大家推荐担任信息员,负责电商平台的运营管理。

面对陌生的领域,余琴既好奇又惶恐。为了当好这个“官”,她不断学习,反复练习电商操作系统,很快就进入了角色。

依托益农信息社,大同村2022年卖出土鸡蛋约3万枚、鸡鸭鹅约700只,余琴摇身一变成为电商致富带头人。

“今年,我们村开始打造电商产业园品牌提升项目,项目设计和申报已经完成,正在建设基础设施。”余琴和村干部们忙得不亦乐乎。目前,大同村正在购置电商直播、货物转运的专业设备,建立直播团队,选择契合产品的直播人员。

“我们要塑造品牌,2023年直播项目正式启动后,村里农产品的养殖及生产环境、采摘场地都能看到,消费者安心,农户省心,销售量还能再翻几番。”余琴干劲十足。

给单位食堂配送农家山货

“这几天我家的土鸡蛋一直没卖出去,再放几天就不新鲜了。”吃过晚饭后,余琴坐在自家院子里,和村民摆起了“龙门阵”。

“刚孵了一窝鸡崽,好长一段时间没人来收购肉鸡了。”村民赵永珍也有着同样的担忧。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以往的销售渠道受阻,大同村的各类农产品被“困”在田间地头。一边吃不着,一边卖不掉,城市居民和农户都犯起愁来。

“守住村民的钱袋子,最好的办法就是打通新的销售渠道,帮村民把农产品卖出去。”为此,作为信息员的余琴向驻村工作队反映了情况,又建立了大同村农产品产销台账,挨家挨户上门统计村民家中农产品的情况。

大同村驻村工作队第一书记勾红曦得知情况后,第一时间联系曾经帮扶过大同村的各企事业单位,积极推荐大同村的农产品,争取食堂采购份额。

经多方努力,长寿区文化和旅游发展委员会、中国联通长寿区分公司的食堂负责人联系上了余琴。每周五,都会有专门运输农产品的车辆将大同村的农产品送往长寿城区。

“订购的农产品已经清点完了,随时可以装车……”2022年11月25日,余琴正手脚麻利地打包鸡蛋和土猪肉,为了准时将农产品配送到长寿城区,她忙了整整一上午。

只有切实巩固脱贫成果,才能续写新生活的“幸福答卷”,农产品有了销路,就是村民心底最欢喜的事情。

脱贫后,村民们的生产生活怎么样,各家的农产品有没有顺利卖出去,2023年春耕大家的生产需求是什么……这些都是余琴最关心、最牵挂的问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余琴及时了解村民春耕生产需求和求职意愿,查找招聘信息向农户推荐工作岗位,协助农户统一采购化肥、农药、种子,指导农户分散开展农耕……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3

标签:林下   长寿区   长寿   工作队   信息员   土鸡   小脚   农户   司令   农产品   村民   食堂   贫困   鸡蛋   路上   我家   情况   余琴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