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宁德丨福安:“微旅行”做活文旅“大文章”

看一场篝火晚会,游客在白云山享受着露营的轻松悠闲;乘一叶扁舟,游客在穆阳溪领略五光十色的水幕灯光秀;穿梭在一座座青砖黛瓦、飞檐斗拱的古建筑间,聆听革命故事、DIY手工皂,学生在潭头南岩村共学成长……

白云山晨曦

“微旅行”做活文旅“大文章”。今年以来,福安推出一道道独具风味的微旅行“大菜”,让市民走进自然、走进乡村,通过加快构建“全家福安”全域旅游格局,推出的自然生态之旅、农耕文化之游、福山福水福茶体验之旅等5条周末“微旅行”线路。前三季度,共接待游客506.77万人次,收入达44.3亿元。

“看星辰、观云海,很惬意。忙碌了一周,一下子放松下来。”恰逢周末,来自蕉城区的游客王玉婷来到此次周末“微旅行”的最后一站——白云山,在海拔1449多米的福安市白云山野趣露营基地,支起桌椅,与三五好友品茶论酒,享受“诗和远方”。

白云山九龙洞景区的石臼群 郭建平 摄

这个周末,王玉婷一路游览廉村、穆阳古镇、白云山。“每个景点距离都不远,一路走走停停,不赶时间,很轻松,达到了旅游的目的。”王玉婷说。

“我们致力于打造具有常态化、反复消费、重体验的‘微旅行’,让游客在慢品城市文化的同时,享受‘微旅行’带来的轻松体验。”福安市文体和旅游局局长林霁说。

“中国传统村落”潭头镇南岩村一角

发展“微旅游”,基础设施是保障。今年7月,连接穆阳镇苏堤村和康厝畲族乡苏坂村的联虹大桥顺利通车,为打通两个毗邻乡镇旅游提供交通条件;8月,穆阳特色小镇集散中心项目如期竣工,成为串联起白云山、白水洋等景区的重要节点;10月,穆阳溪夜景工程迎来首秀,吸引大量游客慕名而来,让古镇旅游从“白天”转向“夜晚”,点燃“微旅行”夜间经济。

中国历史文化名村溪柄镇楼下村

“我们投资5300万元建设穆云环乡公路,打通了33个建制村之间的道路闭环,将当地景观串点成线,为发展‘微旅行’经济提供交通条件。”穆云畲族乡乡长蓝涛说。该乡依托“白云山下、最美畲乡”和虎头水蜜桃、溪塔刺葡萄等特色农产品品牌优势,打造了白云山水人家、福穆线两条特色精品周末游线路,让沿线群众在家门口吃上“旅游饭”。“桃花节期间,我们一天最多可卖糍粑2000多元。”村民吴学寿夫妻俩在桃花节期间,都会在路边摆上一个摊子,边售卖糍粑,边向游客展示打糍粑的手艺。

桃花盛开时节的穆云畲族乡虎头村游人如织

吴庆堂 雷津慧 摄

“微旅行”打通“大循环”。如松罗乡,通过葡萄“微旅行”产业的发展,带动了该乡观光休闲游、农产品深加工等产业发展。每逢节假日,松罗乡金山村就特别热闹,这里依托天然大峡谷建设的玻璃天桥、高空秋千等特色旅游项目吸引大量游客。紧邻松罗乡政府所在地的岭头村天池草场,也成为周边县市游客周末的网红打卡点……今年10月,这两个景点共接待游客近3万人次,带动消费达90多万元。

游客在溪塔葡萄沟游玩 吴庆堂 摄

今年以来,福安市着力打造一批民宿、露营地等服务设施,围绕文旅资源优化配置;大力推动夜间经济,加快下白石海鲜小镇建设,推动东百广场、茶王街等商圈提档升级;将旅游与研学、养生等新业态相结合,探索茶旅融合、渔旅融合新路径。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我们找准各乡镇发展定位和突破方向,让农业农事、文化元素与旅游载体相碰撞,加快构建全域旅游格局的同时,加快推进乡村振兴。”林霁说。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1

标签:福安   畲族   苏堤   福安市   宁德   糍粑   旅行   景点   景区   封面   周末   游客   特色   轻松   文化   经济   旅游   文章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