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街道:强化责任担当,筑牢安全屏障

国家安全是民族复兴的根基,社会稳定是国家强盛的前提。光明区光明街道坚定不移贯彻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统筹好发展和安全,为高质量发展筑牢安全屏障。

检查消防安全设施

以更敏锐的政治警觉、更强烈的责任担当,光明街道推进群众诉求服务“光明模式”迭代升级,健全源头化解机制,发挥平安员“前哨”作用,努力把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积极落实安全生产“1+6+N+6+1”工作体系,加强重点行业领域安全生产监管,严格落实企业主体责任,深入排查整治各类安全隐患,确保安全生产形势平稳可控;着力打造全要素融合、全领域覆盖、全数据互联,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治理“全科网格”,构建党组织统一领导、政府依法履职、各类组织积极协同、群众广泛参与的基层治理体系。

一个信念更坚定、举措更务实的光明街道,正在用实际行动守护一方平安,为建设世界一流科学城和深圳北部中心构筑安全基石。

整治各类安全隐患

夯实平安光明基石

光明街道对群众安全的守护,是全方位的。

严格落实防火责任,全力构筑安全屏障。实行24小时值班制,值班电话24小时设人在岗,节假日加强巡查与值守,将责任安排到个人。同时,日常巡查利用无人机进行林区巡查,加强巡查效率与巡查面积。全面推行街道林长制,强化保护森林资源力度,不断提升林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

做实食品安全工作,守护群众生命健康。光明街道在6个社区分别开展了关于“食品安全社会共治建设”民生微实事项目,覆盖率达100%。今年以来数次联合多部门开展食品药品安全行动。

狠抓道路安全隐患,交通安全稳步提升。光明街道坚持电动车综合治理、交通秩序整治、停车秩序管理、交通安全宣传、缓解交通拥堵同步发力,完成74家交安站标准化建设,增强基层基础交通安全力量。不断强化道路交通安全管理,今年截至目前开展交通综合整治行动626次,查处整治各类交通违法行为27431起,开展猎虎行动124次。重点路口路段、社区卡口常态化开展“一盔一带”安全守护行动,电动车遵章率和头盔佩戴率多次排名全区第一,道路交通安全水平全面提升,实现亡人交通事故数、死亡人数“双下降”,群众获得感、安全感、满意度“三上升”。

通过全方位排查交通安全、小散工程、消防安全、燃气管道巡查、地面坍塌等各类安全隐患,今年光明街道已累计网格巡查5.14万公里,排查上报隐患36459宗。治理巡查5万余公里,发现隐患36228宗、整治隐患36216宗,整治率达99.96%,网格化管理月度考核连续保持全区排名前三。

接下来,光明街道将全力整治交通“顽疾”,每月排查道路交通安全隐患至少40处,减少道路通行风险;每月至少开展4次交通安全宣传,进一步提高辖区居民交通安全意识;以电动车交通安全整治为重点,加强劝导骑乘电动车不戴头盔、走机动车道等交通安全违法行为,联合交通、交警等部门开展“围村掏窝”“禁摩限电”等系列整治行动;建立交通安全应急事件处理机制,组建社区交通护卫队,每日在城中村开展巡查工作,提升城中村交通秩序。

畅通诉求表达渠道

将矛盾化解在基层

畅通和规范群众诉求表达、利益协调、权益保障通道,是完善社会治理体系的应有之义。

严把“风险关”,风险排查全面加强。光明街道发挥982名平安员“前哨”作用,将矛盾纠纷排查触角延伸至辖区每一个角落,累计开展重点领域专项排查20余次,排查发现矛盾纠纷1492宗,化解率100%,切实做到矛盾纠纷隐患早发现、早介入、早化解。

把好“源头关”,群众诉求全面提升。光明街道推进群众诉求服务“光明模式”迭代升级,“1+6+N”诉求服务网动态全覆盖,各社区配齐可视化设备,优选“五老”评议员助力矛盾纠纷化解,提升群众诉求服务质效。今年以来,共受理化解群众诉求1519宗,其中,化解劳动纠纷889宗,化解物业纠纷160宗,处理邻里家庭纠纷209宗,提供法律服务191宗,提供心理咨询37宗,解决帮扶救助33宗,涉及人数39249人次,涉及金额732.32万元,切实将矛盾化解在基层。

群众诉求服务网的全覆盖,得益于光明街道党建引领下的网格治理迭代升级,提供了有效保障。光明街道以“党建引领”为切入点,立足“整合力量”着力点,抓牢“基层治理”关键点,把综合网格打造成为一贯到底、高效协调的“神经末梢”,切实把老百姓大大小小的事情解决在“家门口”。如成立楼长巡查队,建立“网格员+楼栋长”“指定+自选”工作机制,由6个社区网格站分别组织本社区楼栋长巡查队,围绕汛期隐患排查、创文活动巡查、垃圾分类宣传等阶段性工作重心开展统一行动,全力打造“全民知晓、全民参与”的平安建设氛围。完成“楼长之家”建设,利用楼长积分超市,充分调动楼栋长履行楼栋管理责任,鼓励楼栋长主动参与基层治理。

接下来,光明街道还将深入实施党建引领“红网格”改革,推行“家园共治”党建模式,构建“社区+片区网格+基础网格”治理架构,充分发挥侨民群体、退休职工群体多元要素作用,完善群众参与基层社会治理渠道。

构建一体化治安防控体系

提供安居乐业稳定环境

为了提高公共安全治理水平,光明街道织密“防控网”,社会治安持续向好,为老百姓安居乐业提供了安全稳定环境。

光明街道构建了“打、防、管、控”一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以“雪亮工程”为基础,建成视频门禁1138套、二类视频监控1726个,大幅提升城中村治安防控及流动人口管理水平。以警区为单元,组建6个义警中队和若干义警分队,延续“平安员+义警”群防群治模式,持续发动“两长两员”、基层党组织党员、义工等社会力量,重点抓好“防火、防盗、防骗、防基层矛盾纠纷”四项任务,刑事警情、治安警情、诈骗警情、“八类”警情、黄赌毒警情均实现同比下降。以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为靶向,全面摸排重点经营单位28家、涉老企业14家、养老机构3家,开展宣传活动249场,派发宣传折页5500余份,入户宣传普及750余户,利用视频门禁电子屏、横幅、宣传海报、760个居民微信群等宣传平台掀起打击整治养老诈骗的强大宣传攻势,覆盖人数约10万人,专项行动取得初步成效。

如今,光明街道已形成了街道(社区)、派出所(警区)上下“一盘棋”,“一周一报告,一月一研判,一季度一总结”常态化机制与重要时间节点“一日一报告、一事一研判、24小时值班值守”应急机制相结合的安全防控机制,重点场所分级分类强化应急处突演练和紧急拉动训练,累计开展反恐实战演练、拉练、送教上门130场,涉及重点目标场所10处,逾1000人参与。

接下来,光明街道将以创建“平安光明”为契机,先行示范高质量创建安全文明小区,2023年全年开展不少于6场安全文明小区宣传活动、5场平安建设宣传活动,推动社会治安重点地区和区域性突出问题重点整治工作,深入推进“雪亮工程”建设工作,实现城中村符合安装视频门禁楼栋100%覆盖、100%联网上线投入使用,建成使用二类视频监控超3000个。

【撰文】柳艳

【通讯员】丘洁 南方旖

【作者】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2

标签:光明   街道   平安   网格   屏障   交通安全   党建   电动车   安全隐患   隐患   基层   群众   体系   重点   交通   责任   社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