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主义者孔丘,苦游14年,到底是什么在支撑他?

没有钱你会有勇气去旅行吗?有勇气去的话,那穷游究竟是为了什么呢?

很久很久以前,有位不得志的青年就穷游过,他不是一个人,而是带着几十个人一起,为了理想和抱负,苦游。

他是孔丘,也就是现在人们口中的圣人——孔子,但究其当时,他也只是个郁郁不得志,终其一生去追求、而又求不得的可怜人罢了。

1

孔丘的祖先是商朝开国皇帝,但他是父母“野合”所得,3岁父亲死后,便和母亲被赶到小地方过着清贫的日子。

17岁那年,孔丘母亲去世。他也一直被鲁国的贵族排除在外,连去宋国祭拜祖先都不得其门。于是,他娶了个宋国姑娘,在20岁的时候,得一子取名为孔鲤。

娶妻生子的要事已完成,人生还很长,下一步就要好好搞事业了。

也许因为骨子里的贵族血统,他非常关心国家大事,想要从政,希望通过他的努力让国家民生安稳。

当时,周朝国力衰弱,对诸侯国无力管辖,宗法制度和礼乐文明全都崩坏,民众苦不堪言。知识一直被权贵阶层垄断,底层平民没有求知通道。

孔丘渴望恢复周礼,重建社会秩序。他管过仓库,管过畜牧,显然,他意识到这并不能让他实现追求。

于是,他决定从教化做起。

26岁这年,他创办私人学校,做起了教书先生,教授礼、乐、射、御、书、数六门课程,将“礼”传播到民间,将“仁”种到人们心中,让普通平民也拥有学习知识的权利。

可惜,好景不长,孔丘的教学生涯被中断了。

鲁国国君鲁昭公因鲁国三大贵族反叛而出逃齐国,崇尚“君臣父子”的孔丘大为不忿,于是也随其后去了齐国。但他的理念并不被齐国重视,两年后在齐国大夫的压迫下逃回了鲁国。

2

回到鲁国的孔丘没有放弃出仕的政治理想,但也没有接受弟子的举荐,他一边继续教书,一边等待机会。

终于,公元前501年,他等来了鲁定公的邀请,从50岁起,开始了他政治生涯的高光时期。

5年时间里,他从鲁国中都宰(市长),升到主管工程建设的司空,再到主管司法的大司寇,最后走到从政巅峰,代理鲁国国相。

孔丘参与治理国政3个月,鲁国的外交内政就大有起色,百姓也都安居乐业,各守礼法。

但是,他始终记得当年贵族势力对国君的威胁,于是,便提出削弱贵族权力的举措“隳三都”行动,也恰恰是这一举措将他置于内外交困的处境当中。

贵族势力庞大,面对试图打压自己的孔丘自然是各种看不顺眼,对他提出的各项措施百般阻挠打压;而孔丘的作为也令邻国不安,齐国担心鲁国称霸,也设法阻止孔丘主政。

结果显而易见,“拆毁鲁国最有权势的三大贵族的城邑”这一举措并未成功,孔丘被季氏逼下政治舞台。

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55岁的孔丘没有自暴自弃,他决定再次离开鲁国,另寻民主。

3

孔丘带着几十个弟子踏上了寻梦的旅程。他们满怀理想,一路披荆斩棘,就为获得一展抱负的机会。

第一个目的地是西边邻国卫国,刚刚开始的这一站还算顺利,一行人成功见到了卫国国君,但因为有人在国君面前说了孔丘的坏话,他们在卫国待了10个月便离开了。

在离开卫国的途中,路经匡地,因为孔丘长相酷似阳货(阳货曾杀戮匡地人),还遭到了当地人的围杀堵截。

一路奔逃至宋国境内,大树林立,孔丘带着一众弟子在大树下研习礼义,谁曾想,这也能碍着别人,宋国司马听说后竟然派人砍了这棵树以示威胁。

到郑国时,孔丘和弟子走散了,他独自一人被落在外城东门。

后来,子贡听人说“东门那有个人瘦瘠疲惫,像一条丧家之狗”,这才去找到了他。孔丘对此说法不以为意,还笑叹“然也然也”。

不知不觉,孔丘已经60多岁了,可旁人不会在乎他的年纪,他们被盗贼抢走车辆食物,被人,甚至是小孩侮辱嘲讽。

但他们没有停下脚步,如果你跟着他们的步伐,也许你会看到这样一群人,他们时而衣衫褴褛,形如乞丐;时而鼓琴论道,指点天下。

他们不会停下来,除非不得不停下来。

4

公元前489年,吴陈两国交战,楚国发兵救陈,这样的战事在当时就像邻里劝架一样平常,谁能想到会波及到孔丘一行人呢?

打起来的时候,孔丘他们正好行至陈、蔡两国交界处。陈、蔡两国听说楚昭王要邀请孔丘,便有些担心。

因为他们之前虽然没有听取孔丘的言论,但也深知其贤能,唯恐其为楚国所用,便下令将他们围堵在荒野之中。

孔丘怎能想到呢:他的理论不被认可赞同,却有人因为这理论可能被他人重视,而对他痛下杀手。

行动被阻,食物不足,弟子们有的饿的站不起来,有的病倒在荒野之中,有的受不了结伴离去,只有孔子仍然坚持讲经说道,弹琴诵词。

弟子们的相继离去,身体的饥饿无力,孔丘被现实和内心的困境紧紧包裹,他不禁问自己、问弟子:我的主张有什么不对吗?为什么我会落到这步田地?

颜回的答案让他稍有慰藉:虽然不被天下接受,又有什么关系呢?我们没修好夫子之道,是我们的耻辱,我们修好了夫子之道,却未被采纳,是当权者的耻辱。

好在第七天,去求助的子贡带着楚国的救兵回来了,他们终于摆脱了这名为囚禁的牢笼,恍若重生。

历经生死的师生更加团结,他们决定往楚国去,一群人满怀希望。

他们不知道的是,楚国大夫向楚昭王提出质疑:孔丘主张恢复周礼,楚国受封时只有50里地,若重用他,楚国是如何拥有这方圆几千里之地的呢?

是的,无法解释,所以孔丘的希望又一次幻灭。

5

一路颠沛流离,走走停停,他们脚下渐渐失了方向,或是因为纷飞的战火,或是因为任性善变的君王。

君王们只关心如何开疆拓土,如何成为下一个霸主,并不关心人们过的怎么样。孔丘的礼制仁爱很有道理,但很遗憾,此刻的君王们并不重视。

在途径一个渡口时,孔丘看见了边走边唱的接舆,他这样唱到,“凤兮凤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见,来着犹可追。”,“已而已而,今之从政者,殆矣!”

“是啊,过去的已经过去了,从政治上恢复周礼已经不可能了,还是去教化大众吧”他这样想着。

颠簸14载,孔丘失去了对政治的热情,心中唯有礼乐一事。他回到鲁国重新开课授徒,写书论著,继续发挥了4年的余热。

虽然孔鲤先他而去,但还有子贡为他送终,他亦从不知他会在人们心中正留存很久,很久。

就当时而言,孔丘的一生是可怜的,却不能说是失败的。作为理想主义者,他用近乎固执的行动去实践理想,这远远超出了成败本身的意义。

参考资料:纪录片《中国》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9

标签:周礼   国君   楚国   东门   孔子   夫子   齐国   君王   弟子   贵族   理想主义者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