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杀皇帝这件事,不但有高风险,而且没高回报,自然就没人去做

引言:

为什么古代皇帝很少死于刺杀?首先,很多人都在纠结各种情况算不算刺杀,那为什么不先去搞清楚刺杀的定义呢?

刺杀:刺而杀之,利用计谋施诈于对方用武器暗中杀害。暗中杀害:指趁人不备杀之,知道这个就好说多了。

要离断臂、荆轲献图、豫让吞炭、聂政学琴、专诸藏剑,是为刺杀,这都带有明显的欺骗性。不是说,你暗地里放一枪就叫刺杀的。

(荆轲刺秦王)

晋孝武帝因为开玩笑被妃子趁睡着了闷死,这也是暗中杀害。隋炀帝被骁果骑们哗变被缢杀,这也不叫刺杀,这叫弑君。

至于说宗爱弑拓跋焘,刘子业之流,历史上都没有明说是怎么个杀法,又何来刺杀一说?

刺杀者,是为刺客,这是要有本领、勇气、执念与觉悟的。那究竟为何刺杀越来越少了呢?因为不实用啊。

不是每个人都好骗的。荆轲、豫让、专诸、聂政,四个人里,只成功了两个人,而这四人无一例外,全死了,代价太大,不值得。

你自己想,是当着众人的面撒谎骗人,把自己搞成残疾来迷惑你,然后刺杀容易,还是买通你身边的小太监,趁你睡着给你一刀容易呢?

太监这个职业,是从秦始皇开始变得正规化、规模化的。

再者,随着时代的推移,人都变“聪明了”,这种毫无利益可言,满心只有一句“士为知己者死”的时代,随着历史的大浪已然是过去式了。

有人说就算是正史记载的,死于暗中杀害的皇帝也不少,去搜索一下就知道了。

正史没有记载的,比如某个皇帝是病死的,你怎么知道他是真病死的,还是被人害死的?

(同治帝画像)

最大的不对劲就是,很多皇帝寿命都比较短,你想想啊,皇帝的条件多好?给他们治病的肯定是全国顶尖的医生,为什么还会这么短命?这肯定不符合常理吧?

古代人寿命短是不假,但是很多皇帝的寿命还没有达到古代人的平均寿命,这难道不蹊跷?

比如宋太祖赵匡胤,很多人都说他是被他弟弟杀了,不过这个在官方并没有实锤,官方说赵匡胤是病死的。

但是在传闻中,他弟弟赵光义把他砍死的说法就很有市场,真实情况是什么样,谁又知道?

包括朱元璋的死,都有野史说他是想传位给朱棣,但他生前被建文帝的支持者毒死了,当然了,这个说法我个人是将信将疑的,毕竟没有什么可靠依据。

但是中国历史上这么多皇帝,他们的死,不可能每一位都是像正史记载的那样病死,要知道皇家是要面子的。

除了末代皇帝会被取代他的那个政权实话实说的记载下来,其余的皇帝,你怎么知道,皇家不会为了自己的脸面,而去掩盖真相呢?

(慈禧太后)

清朝的时候,白莲教跑到皇宫刺杀慈禧太后,最后没成功跑了,慈禧气得半死,严令彻查,最后调查结果如下:这群人是从宫外爬树进来的,后面也是爬树跑得。

因此,慈禧下令把故宫里外在围墙旁边的大树全砍了。故宫围墙十几米高,没了树,再也没人溜得进去了。

这伙人是“人才”,他们搞不到宫里的地图,进来之后不知道往哪里走,到处乱逛最后被侍卫发现,说明宫内的地图保密信息做得还是很到位的。

这伙人出去后,就消失在外城里,那边很乱,没找到什么有价值的信息。此时人口太多,反清势力很大,间谍网络不够用了。

慈禧听罢,也只能砍树,加强巡逻队伍,没别的办法。

据说在宫里,不论是武官文官,太监宫女,能走路的范围都是有限的,保证不能让一个人能够完全熟悉故宫的路线,就是为了防止地图外泄,要刺杀皇帝,进去连路都找不到。

刺杀皇帝,这是一件事情,做任何一件事情,都要讲究一个成本,一个利益。

成本越高,相应的利益也要越高才能有人去做,作为一个王朝的首领——皇帝,自然他的守卫是非常严密的。

那么在这种情况之下,想要刺杀皇帝,成本自然是非常高的,高到一般人想想都是犯罪,不要说去实践了。

那么它相应的利益呢?作为一个平民,刺杀了皇帝就一定能自己当皇帝吗?当然不是,作为一个个体的话,想要靠刺杀皇帝而当上皇帝,无异于此人说梦。

所以,刺杀皇帝这件事情,不但有高风险,而且没有高回报,那自然就没人要去做了。所以,皇帝很少死于刺杀。

至于说皇族内部的刺杀,也是有很高的风险的,所以发生在皇族内部的刺杀,其实不少。杀头的生意有人做,赔本的生意没人做。

刺杀皇帝,就是又砍头又赔本。若你仔细研究过按照当时的权力架构,就会发现皇帝最后杀才收益最大。

这或许跟中国的儒家文化有关,刺君弑父在古代被认为是冒天下之大不韪。

且无论成功与否,成本就是被五马分尸或者凌迟处死,净利润就是株连九族,收益就是人家还当人家的皇帝或者人家孩子当皇帝。

而且古代皇帝很少出宫,在宫内,想要像电影里那样,飞檐走壁,于无声中取人性命,几乎是不可能的。

假如皇帝出宫,有人来刺杀,卫士绝对是拼死保护,死了荣耀一门,但要是皇帝死了,等着满门抄斩吧。

古代几乎是没有对人用远程武器的。你以为弓箭真的有电影里说的那么神?百步穿杨也就120米而已,先不说不可能持弓靠近皇帝达到百米。

即使可以箭速通常30至50米每秒,也就是说大概要3秒,卫士绝对可以发现。

从商鞅开始一系列的变法开始,所有统治者做的就是集权和愚民,后者也是为前者服务,什么皇恩浩荡,天赋神权,天子之类的。

从出生就被教育成三纲五常,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之类的,因此刺客还没有诞生出来,就死在了教育的摇篮。

要知道文化影响教育,教育影响思想,在退一步,万一出了多几个像荆轲这样的人,也出不了荆轲的老板这些人啊。

以前的人不是经常讲双方交战不杀外使吗?不是说出师有名吗?像刺杀这勾当肯定是有组织,有预谋的,组织的阿头一般拉不下脸去做。

再退一步说,冷兵器时代真的不能以一敌百啊,进皇城难,见皇帝更难,靠近皇帝等于买彩票的概率。

刺杀很难的,刺客也很辛苦呀,普通人想象中的攻击是一剑刺出去,对方啊一声中剑倒地;一刀扫过去,对方咔嚓一下血条见底。

但凡实操一下就会发现,能随时随地做到这一点的那不是人,那是妖魔。

拿把刀刺猪肉,刺十次都刺在同一个地方,这是高手。拿把刀刺猪肉,指哪儿刺哪儿不差分毫,这是高手中的高手。高手中的高手,人家要什么有什么,凭什么给你卖命。

刺客中的刺客,人家什么都能拿得起放得下,你拿什么控制他?

(汉武帝画像)

于是这样的场面就出现了,一个愣头青带着自己压根不熟悉的武器,循着一个看上去滴水不漏的计划,付出了惨重代价跑到皇帝身边。

结果怎么打皇帝都不掉血,最后咔嚓一下被一群人按那儿砍死了。

还一个原因,是杀的方法,真正高明的刺客,不一定需要亲自上场,安排一系列偶然的事故一样可以干掉目标。真正高明的策划者,也不一定要派一个人上去杀掉皇帝。

兵变、宫变、投毒、不给饭吃。既然有一万种方法能干掉他,为什么用成功率最低的那种。

历史上大一统王朝的223位皇帝中,97位死于意外,其中被杀害55人,被毒杀13人,纵欲而死7人,中毒而死6人,忧愤而死5人,死因不明4人,自杀4人,重伤不治3人。

即便是正常死亡的皇帝里头,还有一大堆30岁不到就病逝了的。被一个人杀叫暗中杀害,被一百个人明着杀叫宫变,被一万个人杀叫兵变,在历史上这样的比例并不低了。

引用文献:

【1】《史记·刺客列传》

【2】《战国策》

【3】《清史稿》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4

标签:故宫   皇帝   王朝   正史   刺客   慈禧   利益   古代   成本   自然   发现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