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朝风云(增三)陈霸先政令不出建康,为何急于废除萧方智称帝?

南北朝最后一个朝代陈朝的开国皇帝陈霸先,在历史上是充满了争议的。有的人认为他偷袭战友王僧辩,靠军事强权夺取萧梁的政权,是不忠的枭雄。也有人认为他建立了陈朝,为汉族政权保留了最后的一滴血脉,是南朝的英雄。这样的两种说法在后世的历史学者中争论不休,形成了不少众说纷纭的历史文章。现在的网络论坛中也有不少历史爱好者对此存在异议,各种对陈霸先人品的评价和议论传播甚广。本章节就陈霸先逼迫梁敬宗萧方智禅让皇位,登基称帝建立陈朝的前因后果进行剖析,看看陈霸先到底是什么样的人。

陈霸先之所以能建立陈朝,这与他强悍的军事能力密不可分,因此他也是中国古代马上天子的典型代表。但以此就要说陈霸先只靠着军事的强权政治就建立陈朝,却也是与当时的战略形势不符的。实际上在陈霸先建立陈朝之前,南朝的战略形势是一团乱麻的,他远远不到独霸南朝土地的程度。虽然他通过偷袭的方式干掉了最大的竞争对手王僧辩,但引发的连锁反应让萧梁的战略形势极度恶化。陈霸先当时看似控制了萧梁的建康朝廷,但却面临着政令不出建康的窘境。这样不利的战略形势,却又源于侯景之乱后南朝内战不休的局面。

因为侯景之乱,处于国力巅峰时代的萧梁被打落深渊,即便在战乱结束后依旧出现了军阀割据的局面。当时夺得皇位的梁元帝萧绎重用平乱的两大功臣,让王僧辩和陈霸先共同掌控了包括萧梁旧都建康在内的江南要地。萧绎在江陵登基即位不久,就在西魏军队攻打下被杀,萧梁再度陷入了内乱的局面之中。现实西魏在江陵扶持了昭明太子萧统第三子萧詧为皇帝,是为梁宣帝。梁宣帝因为是西魏的扶持的傀儡皇帝,所以得不到萧梁大多数官员的承认,于是王僧辩和陈霸先便拥立萧绎第九子萧方智为太子,准备在建康建立新朝廷。

但由于北齐派军队干预,王僧辩便改立贞阳侯萧渊明为皇帝,建立了支持北齐的傀儡政权,引发了萧梁官员和南朝士族的不满。于是陈霸先在部下的支持下突然出兵偷袭建康,击杀了王僧辩,废除了萧渊明,改立萧方智为皇帝,这便是梁敬帝。王僧辩被杀后,南朝顿时陷入了混战之中。一方面是王僧辩的旧部发起了叛乱,勾结北齐军队,意图重新夺回对建康的控制权。另一方面是南朝各地的军阀蠢蠢欲动,纷纷招兵买马,谋求各自的地盘的权益。而在西边,西魏军队又开始做着顺江而下入侵南朝的准备。

这种困难的局面让控制了建康的陈霸先非常的艰难,史书上说他政令不出建康。但是在几乎四面楚歌的极端困局之下,陈霸先依旧表现出了强悍的军事能力。他先是出兵平定了王僧辩旧部的叛乱,击退了北齐南下的军队,与北齐达成和解。然后又出兵南下广东,扫平了控制岭南的曲江侯萧勃,一举逆转了不利的困局。可即便如此,南朝依然有很多军阀对建康朝廷听宣不听调,其中便以湘郢刺史王琳的势力最大。于是陈霸先派平西将军周文育、平南将军侯安都率水军两万攻打王琳,力图平定长江上游最大的对手。

然而让人意想不到的是,攻打王琳的大军刚出发不久,就传来了陈霸先在建康称帝的消息。中国古代临阵换将的故事不少,临阵兵变的也很多,但临阵换皇帝的仅此一例。周文育和侯安都的大军出发后,陈霸先仅仅用了两个月就把自己的官职从丞相升级到陈王,然后仅过了三天就逼迫梁敬帝萧方智禅让了皇位,在建康登基称帝,是为陈武帝。陈霸先如此迅速的称帝过程,不但让部下侯安都感到震惊,就在中国历史上也是极为少见。陈霸先称帝时,侯安都和周文育的大军还没到王琳的武昌城外,可见他称帝的着急程度。

陈霸先突然称帝,也给大军讨伐王琳的事情带来极大的变数。因为突然改朝换代,不少中立军阀对陈霸先不满,选择倒向王琳一方,于是侯安都和周文育攻打武昌大败,整个指挥系统全部被俘。历史上评论陈霸先的人品和功绩时,经常把他偷袭王僧辩和突然称帝作为他的两个人生污点。很多历史学者认为陈霸先如此操做都是野心膨胀的结果,他为了满足自己的野心,才不顾当时战略形势的混乱仓促称帝,让南朝混战的局面雪上加霜。可是从当时的战略形势分析,陈霸先的这两个决策都让自己陷入了危机之中,难道真的是利令智昏么?

前文分析过,陈霸先之所以突袭王僧辩,是南朝士族选择的结果。因为王僧辩拥立的萧渊明是北齐的傀儡,这样的政权不被南朝士族所接受,作为南朝士族代表的陈霸先自然对此表示反对。但因为王僧辩一意孤行,而他自己又正好是原北朝南逃的武将,所以让南朝士族担心北齐的傀儡政权会影响到他们的利益。为了保障南朝士族的利益,作为代理人的陈霸先突袭王僧辩,废除萧渊明的傀儡政权,便是唯一的选择。同样的道理,在陈霸先称帝的选择上,也是有着南朝士族在背后推动的影子,迫使他不得不走上这条道路。

实际上从西晋时期五胡乱华和衣冠南渡开始,南方的政权就逐渐被北方南下的世家豪门所掌控。不论是东晋时期的琅琊王氏、陈郡谢氏,还是南朝宋的开国皇帝刘裕,他们都是北方南下的侨人,在东晋和南朝有着最高的社会地位。在南方的士族中,又以长江两岸的吴人势力最大,在南朝的各个朝代的朝廷中占据着主导地位。反倒是长江以南的土著士族长期处于社会的底层,即便有少数豪门进入朝廷上层,也无法掌控朝廷的政治走向。可以说南方士族在南朝士族中是二流,只是比起寒门庶民强一些,甚至被北方逃难的落魄家族看不起。

侯景之乱后南朝天下大乱,原来北人统治南人的政治秩序被打破,南朝士族逐渐在乱局中有了自己的立足之地,陈霸先便是其最为杰出的代表。陈霸先虽然是南朝寒门出身,但他起家的势力都是受到南朝士族支持的,与他关联密切的都是南朝的官员和将领。在平定侯景之乱的功臣中,王僧辩是北人南下的代表,而陈霸先便是南朝土著的代表。梁元帝萧绎被杀后,南梁进入灭国的倒计时,西魏和北齐都开始拥立南梁宗室建立傀儡政权,以此逐步的吞并南梁的国土。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南朝土著的士族们开始谋求反抗北方的统治。

如果说琅琊王氏、刘裕等还是北方汉人的代表,而西魏、北齐等南下的将领就是彻彻底底的胡人血统了。南朝的士族向来以汉族血统为优越,让他们被北方南下的帶胡人血统的家族统治,这是极度难以接受的事情。为了力保南朝文化和血统的独立性,维护汉族文化的正统,陈霸先在南朝士族的支持下偷袭王僧辩,阻止了北齐在南梁建立傀儡政权的阴谋。陈霸先拥立萧方智,本来是希望借着萧方智代表南梁宗室的影响力,拉拢忠于南梁的文武大臣,迅速平定各地的叛乱。但实际上这么做不但效果不好,而且出现了反效果。

一方面是因为陈霸先拥立萧方智后和北齐和谈,送出了萧方智的侄子萧庄到北齐做人质。而北齐方面以萧庄与王琳勾结,有着在王琳占据的地盘上搞傀儡政权的打算。这个意图让南朝的士族很不满,同时他们也担心陈霸先会走上王僧辩的老路。另一方面,北魏和北齐搞傀儡政权,让南梁萧氏的政治信誉破产,各地的军阀渐渐不受南梁宗室的召唤。因此在陈霸先大军沿着长江西进讨伐王琳时,并无各地刺史将领表示支持,而是摆起了坐山观虎斗的姿态。这样的情况让陈霸先意识到南梁宗室的大旗没法用了,自己称帝成为了新的选项。

陈霸先抢在侯安都和周文育大军攻打武昌前登基称帝,就是向南梁的人表示自己拥护南朝文化和士族利益的姿态。南朝士族广泛扎根与长江以南,南朝各地的军阀中都是这些士族家族的子弟。陈霸先的称帝虽然引起了忠于南梁的大臣和将领的反对,但是他们手下的南朝士族子弟却是支持的。陈霸先的这种做法实际上是最大限度的获得了南朝士族的支持,与北人南下的政治势力做出切割。这种切割短时间来看对讨伐王琳大军的侯安都等人不利,但长时间看却是有利于集中南朝士族的资源,抵抗北方两大强国的兼并。

实际上在经过侯景之乱和江陵城破后,北人控制的雍州军和江州军基本上被打垮了。剩下的王琳只是苟延残喘而已,能与陈霸先对抗的底气也是来自于北齐。陈霸先的登基称帝,让各地的军阀必须做出选择,要么跟着陈霸先对抗北朝,要么当北朝的傀儡对抗南朝。就南朝的人数而言,本地士族肯定是占据绝对优势的。这样的情况下,为了本地的利益,拥护陈霸先的肯定多于愿意当傀儡的。同时陈朝建立,自然空出了大量的官职和权力,需要大量的南朝子弟填充。这样的历史背景下,一个以南朝士族为核心的陈朝朝廷便建立起来了。

陈霸先建立南朝,与曹丕建立曹魏有着异曲同工之妙,都是为了稳定内部形式,争取最大的本地士族支持而做出的选择。从客观上陈朝的建立阻止了北方外族政权的南下,为南方汉族文化保留了一片净土。尽管是偏安一隅的小朝廷,但在陈朝建立的大部分时间内都为汉族文化保留和流传做出了重要的贡献。正因为如此,虽然陈霸先偷袭王僧辩和篡夺皇位的事情被很多人诟病,但站在民族的角度却受到很多人的支持。所以有的历史学者很夸张的认为陈霸先是皇帝中得位最正的,这种说法虽然有些过头,但也不是没有道理的。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2

标签:汉族   西魏   士族   北齐   政令   南朝   军阀   傀儡   朝廷   大军   政权   风云   萧方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