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州、连南、连山、阳山极具民族风情,条件相似,若合并会怎样?

“三连一阳”地区,在地理上通常指的是广东省西北部,由连州市、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连南瑶族自治县和阳山县组成的区域范围。

“三连一阳”在清远市位置

这4个县级行政区目前都是清远市下辖或代管的,相比于清远市30多年的建市历史,这个4个县的历史沿革更为久远。

“三连一阳”历史沿革

从历史上说,“三连一阳”都是从连州分析而成,连山和阳山曾长时间归属连州管辖。

清朝期间,连山升为连山绥瑶直隶厅,连州只辖阳山。

民国期间,废州置县,连州改称连县。同时期,从连县、连山和阳山三地划出瑶族聚居的八排二十四冲,设立连阳化瑶局,后改设为连南县。

自此,“三连一阳”最初的雏形由此而成

建国之后也陆续发生部分调整,但整体框架保持不变。

1953年,连山和连南合并设立连南瑶族自治县,1年后连山脱离恢复原建制。

1954年,连南瑶族自治县改名连南瑶族自治县。

1958年,连山县改名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

1959年,“三连一阳”合并为连阳各族自治县。

1960年,阳山县脱离连阳各族自治县恢复独立建制,其他原“三连”地区重新组成连州各族自治县。

1962年,刚组成不久的连州各族自治县又被撤销,原“三连”连县、连山和连南恢复原建制。

1988年,广东省行政区划调整,原隶韶关市的“三连一阳”划入清远市管辖。

1994年,连县改为县级市连州市。


建国后20年内,“三连一阳”分分合合动作不少,但最终还是回归各自独立建制。


目所能及皆是山

“三连一阳”是广西、湖南、广东三省通衢地带,位于莽莽的南岭山脉中,境内横亘着九嶷山、萌渚岭、起微山、罗壳山、大东山等多座大山,可以说,目所能及之处皆是山。

“三连一阳”4地都是典型山区县,山地面积广袤,平原平地面积稀少,城市大多集中在河谷平原地带,发展空间较为有限。

“三连一阳”地势图,可以说周围都是山

4地里,数连州市的河谷地带面积最广阔,经济发展潜力也更大,这里从“三连一阳”经济现状也可看出。

经济社会发展现状

连州市,为清远市代管的县级市,面积2663平方公里,下辖10个镇,2个民族乡。

2021年,地区生产总值181.43亿元;户籍人口54.09万人,常住人口37.78万人,净流出人口,城镇化率47.22%;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498元。

连州城区卫星图


阳山县,为清远市下辖县,面积3329平方公里,下辖12个镇,1个民族乡。

2021年,地区生产总值139.06亿元;户籍人口57.85万人,常住人口36.72万人,净流出人口;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273元。

阳山县城区卫星图


连南瑶族自治县,为清远市下辖县,面积1306平方公里,下辖7个镇。

2021年,地区生产总值67.5亿元;户籍人口17.73万人,常住人口13.54万人,净流出人口;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065元。

连南城区卫星图


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为清远市下辖县,面积1265平方公里,下辖7个镇。

2021年,地区生产总值42.12亿元;户籍人口12.48万人,常住人口9.54万人,净流出人口,城镇化率41.09%;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703元。

连山城区卫星图,是4地面积最小的

“三连一阳”对比:

  1. 面积:阳山>连州>连南>连山
  2. 地区生产总值:连州>阳山>连南>连山
  3. 常住人口:连州>阳山>连南>连山
  4.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阳山>连州>连南>连山

总体来说,连州和阳山在经济总量上比较接近,为4地之上位,连南和连山为下位。但就人均而言,4地都处于同一水平,都落后于全国和全省水平。

应该是广东省最具民族风情之地

“三连一阳”是广东省民族杂糅的地方,既有广府人,也有客家人,还是少数民族重要的聚居地。

作为古代南来北往的驿道之一,“三连一阳”是客家人躲避战乱重要的南迁地,因珠三角和潮汕地区等平原地带已被更早南迁的汉人所占据,后来汉人只能选择在粤北这类尚未被大面积开发的山区地带,以客之名躬耕于此,慢慢成为该地区主要的汉族聚居群体。

连州秦汉古道

抗日战争广州沦陷,因连县地势险要、易守难攻,是当时难得的“避风港”,为躲避战火,广东省政府多次迁入连县,随着省府迁入,带来大量的人财事物,为这座小城带来了一时的繁荣,同时也把省城广府文化带进连县,使得白话风靡一时,大有取代取代当地土话之势,使得当时的连县被誉为“小广州”。也因“广府文化”的强势,原本在这的客家文化和语言也日渐式微,如不是抗战胜利,省府迁回广州,广府文化范围恐扩散至更多地方。

连州东陂镇西塘村的省立文理学院旧址 林桂炎摄

除了客家和广府文化,这里还是少数民族聚居地,有广东唯3的民族自治县中的2个,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和连南瑶族自治县,以及连州和阳山境内有3个瑶族乡,组成广东省内少数民族最主要的聚居地,其中人数最多的是瑶族和壮族。

壮族主要聚居在靠近广西壮族自治区的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将近6万多的壮族人聚居于此。

瑶族是“三连一阳”里人口数量最多的少数民族,超过10万人,其中以连南瑶族自治县为最,超过8万人,占全县人口50%以上。

同山不同瑶

虽然同为瑶族,也同处南岭粤北山区,但是连南和连山的瑶族,与乳源的瑶族不尽相同。

这里就涉及到瑶族划分的知识点。瑶族有4大支,16分支和39小支。

连南连山的瑶族属于勉瑶支中的排瑶,连南更是被誉为“世界唯一的排瑶聚居地”;乳源的瑶族属于布努瑶支中的过山瑶,被誉为“世界过山瑶之乡”。

过山瑶的特征是散居为主,喜欢迁徙,因此分布广泛,与汉族或者其他少数民族互相交横或者混居其中,如乳源的过山瑶就是散居在全县各个区域,少见大村大寨,多与汉族杂居一起。

乳源过山瑶“十月朝”文化旅游节

排瑶则与过山瑶相反,以聚居为主,不喜欢迁徙,聚居地多分布在崇山峻岭间,少有汉族或者其他民族聚居其中,也因此,排瑶更容易形成大村大寨,就像连南境内的南岗千年瑶寨,形成极具地方特色的瑶族村寨。

连南南岗千年瑶寨

广东“绿肺”

“三连一阳”的自然地理条件,限制了当地经济发展,但从另一面来说,广袤的山地丘陵地带,在南方的水热条件下,是动植物生长的天堂,这里的森林覆盖率一直领先全省。

其中,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森林覆盖率达到85.78%,长期位居全省第一位;连南瑶族自治县为83.8%,也高居全省第二位;至于阳山和连山虽然仅为73.46%和68.21%,也远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连山欧家梯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典范

广东学车人的长训基地

2017年广东省取消了实行了近30年的长途驾驶考试政策,对于后面的学车人来说如释重负。

而对于此前的学车人,到连南或阳山长途训练基地,参加科目三考试是逃不掉的必经项目,如今已经成为许多人的学车记忆,流入了驾考的历史长河中。

那时候的长训是一次需耗时2天的长时间路途,全程行驶在国道/县道上,是领取驾照前最真实的演练,当然,路途中的山山水水美景也让众多学车人难以忘怀。

连南长训路上美景

不得不说的是,取消长途驾驶考试政策对于对于“三连一阳”,尤其是长训基地的连南和阳山的经济是个不小的挑战,过去每年因长训来的教练和学员人数是当地人口的数倍之多,为当地住宿行业和餐饮行业带来源源不断的客源,直接带动当地经济发展。

如今驾考经济红利的消失,是当地不得不面对的阵痛。

假如‬“三连一阳”合并会是怎样的结果?

历史上“三连一阳”就经历过多次分合,最近一次4地一建制已是1959年的连阳各族自治,后因各种因素又先后恢复4地原建制。

连州城区

假如这4地合并为一建制,会是怎样的情况?

  1. 面积将达8563平方公里,是广东省最大县域英德市的1.5倍,在全省地级市里可排名第10位,仅次于江门市。
  2. 地区生产总值将达430亿元,能排进广东省县域(不含市辖区)第12位,略低于江门市代管的开平市。
  3. 常住人口将达97.58万人,能排进广东省县域(不含市辖区)第11位,高于同市的英德市,低于惠州市惠东县。

可以看出,通过直接合并建制,“散装”的“三连一阳”地区合并为一个县级行政区,在广东省57个县域竞争中,还是具备相当的竞争实力的。

行政区域合并整合有利于4地资源整合,集中力量发展地方经济,如4地都拥有非常优质的民族、历史和生态旅游资源,像连南连山壮族瑶族少数民族文化资源、连州刘禹锡和阳山韩愈的历史文化资源,以及连州地下河、湟川三峡和广东第一峰的生态资源,当地旅游业发展颇具潜力。

“三连一阳”不仅拥有丰富的生态资源,也有丰富的历史人文资源:韩愈曾被贬任阳山县,

但4地旅游发展一直都是各自为政,缺乏系统的资源整合,跨区域旅游协作合作不够紧密,缺乏有记忆可持续性发展的旅游线路。

假如4地合并,将有助4地旅游资源的整合,打造具有绿色生态和民族风情的旅游胜地,有助于形成极具地方特色的旅游线路,打造旅游名片。

连州湟川三峡

当然,这种行政区合并也只能是假设,国内县级行政区的撤销合并是非常严格谨慎的,需要权衡考虑的事情非常多,远没有我们想象的简单。

我们希望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观念,希望原生态不是贫穷落后的代名词,希望“三连一阳”地区的人民走上富裕幸福生活。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2

标签:连州   阳山   连州市   清远市   瑶族   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   连南瑶族自治县   广东省   民族风情   人口   条件   地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