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疑似裁员?并不意外,因为小米正在经历至暗时刻

文 | 小伊评科技


小米最近传出了裁员的消息,虽然这个消息还没有得到小米官方的证实,但有些时候,默认就是一种变相的承认。

对于这个信息,笔者一点也不感到惊讶,因为2022年绝对是自2010年小米诞生以来最艰难的一段时间,所有不利的因素都在这一年被汇聚被放大,其困难程度甚至不亚于那个被雷军称之为至暗时刻的2016年。

根据小米在2022年8月9日发布的第二季度的财报显示,在2022年Q2季度,小米公司该季度的总收入701.7亿元,同比下降20.1%;经调整净利润(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下)为20.8亿元,同比下降67.1%,其中包含智能电动汽车等创新业务费用为6.11亿元。

哪怕我们算上投资在智能电动汽车行业的6.11元,小米在2022年第二季度的净利润下滑幅度也达到了22%。

另外,我们还需要关注到一个比较非常关键的细节,在本次财报中,小米的手机业务出现了罕见的「量价齐跌」

根据财报显示,小米在2022年Q2季度的手机出货量为39.1百万台,相比于2021年的52.9百万台,下滑近1300万台,同比下降26.1%。而手机的平均售价(ASP)也回落到了1081元。这是自2019年小米宣布进军高端市场之后,手机的平均售价首次出现下跌。

再根据Counterpoint最新发布的2022年Q3季度国内手机销量排行榜来看,小米已经牢牢地坐在了第五位的位置,距离OPPO和VIVO有明显的差距,甚至还不如后来居上的荣耀,而且这还是在华为已经实质性退出竞争的情况下,如果华为还在,小米可能已经成为Other级的存在了。

这一幕似曾相识,在2016年,小米一下子从2014年国内手机行业榜首的位置跌落到了第五位,迎来了小米自创立以来的首次至暗时刻,而2022年则是第二次。


1、小米11所积累的口碑危机在2022年初爆发,影响到本年度的产品。

小米11烧WIFI门,是小米2021年继MIUI 12口碑危机之后,所经历的最大的舆情危机。原本,这个口碑危机在小米后续公布专门针对小米11系列的售后政策(免费换新)之后得以逐步平息。

但是在2022年9月份,由于小米修改小米11系列的售后政策,小米再一次因为这个“负面新闻”上了热搜。虽然在11月底,迫于舆论压力,小米将小米11系列的售后周期延长到了36个月,算是为这件事画上了一个句号,但是这个终点来的太慢也太迟了。

一款在2021年年初发布的手机产品却带来了将近一年半的负面影响,这对于小米后续的产品销量造成了极大的影响。

如果你认真看过小米历代产品销量就能发现一个规律——小米本代产品的销量和上代产品的口碑有着直接的联系

换句话说,如果前代产品的口碑很好,那么这一代产品的销量就会很不错,反之也亦然,小米8和小米6以及小米2和小米3,都存在类似的联系,这就是互联网手机品牌的特点。

那么小米11的口碑遭遇危机,所直接影响的就是在2022年发布的小米12系列,甚至还包括小米13系列。


2、线下布局遇到瓶颈,万店计划并未带来实质销量增长。

小米是一个极度依赖线上市场的品牌,销量大头基本都来自于线上市场。但是由于国内手机市场的销量占比为3:7(线上:线下),就算小米占据所有的线上份额也就只有30%,更何况在其他互联网手机品牌的冲击下,想要保住线上市场是很难得,所以小米必须要建设线下渠道。

但是由于小米本身没有建设线下零售市场的经验,再加上入局时间过短以及产品水土不服等等原因,小米在线下市场的拓展并不尽如人意。

虽然在2021年,小米官宣万店计划落地,但是无论从总销量还是内部的销量分析报告上来看,投资巨大的线下店铺并未给小米带来实质性的增量用户,小米的份额始终徘徊在10%左右,并无增长。

我在此前的文章中曾经详细的分析过小米在线下市场发展所遇到的问题,总体可以归结为三个原因:

1、始终无法撬开真正的下沉市场。

2、无法很好的平衡线上和线下市场的权重。

3、产品缺乏“线下基因”。

如果小米没办法很好解决这三个原因,线下店就算开的再多也无济于事,换来的只是重叠用户,小米已经不缺知名度,缺的就是能够直接触达消费者的销售末端建设以及更丰富的销售渠道拓展。


3、高通8系列处理器连续两代翻车,连累小米产品的口碑。

国内市场哪个手机品牌和高通绑定的最紧密,那毫无疑问是小米。所以,这就形成了一个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局面,小米产品的口碑完全依赖于高通处理器的口碑。

小米历史上几款失败产品的原因很多都和高通SOC的失败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小米Note-骁龙810,小米5-骁龙820,小米11-骁龙888,小米12-骁龙8 Gen 1。

而骁龙888到骁龙8 Gen 1这两代产品的口碑崩坏也直接影响了小米两代产品,所以小米必须要考虑一下如何规避高通处理器所带来的产品口碑危机。


4、造车前景并不明朗。

在2021年年初,小米雷总高调宣布进入智能电动汽车市场,然而根据目前的信息来看,小米的造车之旅并不顺利。

在2022年11月,根据小米内部人士爆料,小米汽车的无人驾驶项目遭遇技术瓶颈,原定的全栈自研或将暂时转为供应商方案,其原因我们不得而知,但是从消息人士的话或许是因为小米自动驾驶的测试效果不佳的缘故。

虽然小米造车是否顺利我们无从得知,但是从目前国内智能电动汽车市场的整体表现来看,并不明朗,造车新势力蔚小理都迎来了不同程度的销量经营危机,到2024年才能量产落地的小米汽车是否能够实现预期的目标,需要打一个问号,

要知道,小米手机之所以能够成功,是因为小米几乎是国内首批入局智能手机市场的品牌,而小米汽车相比于其他造车新势力已经晚了好几年,那么小米能否后来居上,谁也说不清楚。


END 希望可以帮到你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2

标签:小米   销量   口碑   意外   危机   时刻   原因   智能   系列   手机   市场   产品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