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大唐-在唐朝如何办户口

大唐在户籍办理方面,是有一定要求的。而且在办理户籍前,要回答这三个问题:家有几口人,人均几亩地,该交什么税。

现在以“大头儿子”一家为例,对大唐户籍办理的相关事宜,做个简单的介绍。首先,需要将户籍内容上报给里正,一个里正管理100户住户。在“大头儿子”家,“小头爸爸”是户主,所以就由他向里正交代情况。其次,“小头爸爸”要准备一份手实,部分内容如下:


开元四年《高宁郡户籍卷》(局部) 唐⊙东京国立博物馆藏。此户籍卷装裱在《树下人物图》背面,为柳中县户籍的残稿。从内容上可以清晰看出唐代户籍的具体内容,包括住宅、四邻、土地和去世的人口情况等。

户主:小头爸爸,30岁,丁男,小头

妻:围裙妈妈,28岁,丁女,腰有围裙

子:大头儿子,6岁,小男,大头

右件人见有籍

这份手实中,“小头爸爸”在说明家有几口人时,还要写明每个人的年龄,和户主的关系,还有家中每个人的特征。“小头爸爸”的小头,“大头儿子”的大头,至于“围裙妈妈”……如果查得严一点儿,“围裙妈妈”的特征可能不过关,因为里正要的是体貌特征,“围裙妈妈”的围裙又不是“围裙妈妈”身体的一部分。

手实中的丁男、丁女,是指大唐户籍中年龄段的分类。大唐根据年龄,在户籍上把男女分为五类:1岁到3岁的孩子是“黄”,黄毛丫头、黄毛小子的“黄”;4岁到15岁是“小”,“大头儿子”是6岁男孩,所以是“小男”;16岁到20岁是中,如果你家有个上高中的孩子,在唐朝的户口本上,男孩是“中男”,女孩是“中女”;21岁到59岁是“丁”,所以“小头爸爸”和“围裙妈妈”是丁男、丁女;而到了60岁,户口本上就是老男、老女。

手实最后一句“右件人见有籍”的意思是说“小头爸爸”“大头儿子”和“围裙妈妈”三个人都是有户口的。如果“围裙妈妈”给“大头儿子”生了个妹妹或弟弟,还没来得及报户口的话,就要在“右件人见有籍”下面写上新生儿的具体情况。

此外,土地所有情况在登记户口时要特别说明自己家土地的位置、面积、肥沃程度等,都需要在表格中做详细记录,同时确定自家该承担的赋税,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土地在古代社会中的重要作用。里正的这份登记表,在唐朝叫“计帐”。

这样,有了手实和计帐,就可以办理户籍了。根据大唐普通百姓的户籍管理条例,户籍三年更新一次,但户主每年都需要把手实报给里正。

真实的大唐艺术家

在大唐,“大头儿子”一家算是普通公民,他们的户籍属于编户。除此之外,大唐还有非编户。遁入空门的人、入伍的人以及跳舞玩音乐的大唐艺术家们等,都在非编户之列。对于编户而言,非编户可不是大家想要的,尤其是那些从事表演的“艺术家”,如唐玄宗身边会跳凌波舞的谢阿蛮、段子手黄旛绰,白居易家的“杨柳腰”小蛮和“樱桃口”樊素等,虽为大唐艺术奉献一生,但他们的户籍实际上属于贱籍。

←←←唐代户籍→→→

唐代户口统计有籍和帐两类,一年一造帐,三岁一造籍,籍就是户籍,帐又分为乡帐和计帐。造籍用的纸张、笔墨、装订等费用,由各户负担。开元定制,计帐的费用,每户征收一钱(开元通宝一枚)户籍费用,每人征收一钱。唐代户籍可分成编户与非编户两大类。编户是编入户籍的居民(如文中大头儿子一家)。可以是品官,也可以是白丁,但必须是良民。编户又可以分为课户与不课户,以有无课口为基准。按租庸调法纳税服役的普通男丁,称为课口。

被归为非编户的大唐艺术家,他们的贱民身份对他们会有什么影响呢?

为皇室表演的谢阿蛮和黄旛绰等一类的艺术家,他们的户籍卡在太常寺放着,所以你可以称他们为“太常音声人”。太常音声人是所有搞艺术的贱民中级别最高的,谢阿蛮的户籍卡上写着她跳舞一绝,深得皇帝喜爱,而且收入和五品官一样。


彩陶伎乐俑一组 唐

太常音声人们在自己音乐或舞蹈方面的造诣是数一数二的,只要他们有表演的机会,就很容易吸引皇帝的目光。而一旦得到了皇帝的赞扬,或是让皇帝对自己的技艺着迷,那自己的地位就会很快上去了。在艺术氛围浓厚的大唐,尤其是在玄宗这么一个充满艺术细胞的皇帝手底下,许许多多的艺术家诞生了,比如开元年间舞剑器的公孙大娘,玄宗身边唱“红豆生南国”、喜欢王维诗的乐圣李龟年,弹琵琶的贺怀智,还有弹箜篌的张野狐等。

是不是觉得做皇帝身边的艺术家挺不错的,比做个小官要好得多?其实也不是。虽说这些艺术拔尖的人是贱籍中地位最高的,但依旧是贱籍,只是依附在皇帝身边罢了,还是摆脱不了任人摆布的命运,很难掌握自己的人生。太常音声人的待遇虽然优厚,但伴君如伴虎,且伴且当心啊。

如何取得大唐通行证

在大唐,如果不想做宅男宅女,想要到大唐各地去走走转转,该需要准备些什么呢?这里我们还以“大头儿子”一家为例,做个简单的梳理。

假设“大头儿子”一家住在长安,想去东都洛阳游玩,那“小头爸爸”就要向当地政府写一份申请报告。写这份申请报告的目的就是获得大唐通行证,因为没有大唐通行证,是出不了远门的。

这个申请包含的内容比较多,像“小头爸爸”一家准备家庭出游,就要写清楚三人的基本情况,其中包含姓名、年龄和个人特征,然后写清楚为什么要申请通行证,准备到哪里去,去的时候要经过哪些地方,来回需要多长时间,一同出行的有哪些人,带了哪些旅行物品等。总之跟出游相关的事情,最好都写进申请报告里。此外,还需要一个人为此次出行做担保,证明“大头儿子”一家的户口没有任何问题。这样,这份申请才算完成。

写好申请后,“大头儿子”一家就要耐心等待了。因为申请首先要交给县政府,县政府一把手签字确认,然后再向上级政府递交,也就是向州政府上交。如果州政府同意发放通行证,那“大头儿子”一家的通行证才开始进入制作流程。最后,经过一番折腾,“大头儿子”一家的通行证终于拿到了。但在出行之前,千万要时刻牢记当时申请报告上面写的内容。你最终出行的情况,必须和你当时申请的情况一致才可以。

虽然大唐出行管理办法非常严格,办理通行证的过程那么烦琐,但还是会有人偷偷出关。在历史上,玄奘递交去天竺取经的申请并没有得到许可,玄奘是没有通行证的。后来,玄奘取经完满而归,受到了皇帝的嘉赏,所以偷渡一事也就放下不提了。我们可以想象一下,当时的玄奘在没有通行证的情况下,最终取得了经书是多么的不容易。

在古代,土地的价值超乎一般人的想象,在人们的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是办理很多事情的依据。想在大唐扎根发展,就要拥有属于自己的土地,办理相应的户籍。在办理户籍的同时,最好再办理一个通行证,因为难免你会外出旅游一番,而这个通行证是你外出旅行的首要凭据。千万不要心存侥幸,效仿玄奘出行,除非你的学识和能力超过了玄奘,否则你将遭遇牢狱之灾。

唐代户口发展

唐代户口发展情况,可以“安史之乱”为界分为两个时期。前期,由于国家实行了一系列政治和经济改革,社会进入了一个自两汉以来的长期安定繁荣阶段。这段时期人口急剧增加,到天宝十四年(755),达到全盛。后期由于各种矛盾日趋激化,战乱不断,使户口严重减耗,迟滞不前。户口升降与当时社会的政治经济状况是密切相关的。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6

标签:大唐   小头   户口   开元   围裙   户籍   唐朝   大头   通行证   爸爸   儿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