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润:中国的厨电,第一天就站在无人区

(本文首发于“刘润”公号,订阅“刘润”公号,和我一起洞察商业本质)



随处参访,随时采访,是我的工作。这样,才能为大家找到适应这个时代的达尔文雀。年度演讲已结束,我第二天就出差了。见很多人,聊很多人。

前两天,和方太的同学聊了聊。很有感触。关于创新。与你分享。

你一定知道,方太是一家厨电企业。但你可能不知道的是,方太有超9400件授权专利,发明专利超2300件,拥有专业厨电领域最大专利池,和华为、腾讯一起名列《中国民营企业发明专利授权量TOP10榜单(2021)》。

一家厨电企业,为什么需要这么多发明专利?方太同学的回答,因为要“开辟式创新”。

什么是“开辟式创新”?

人们模仿鸟儿飞行,做出了更大、更适合人类的翅膀,算不算创新?当然也算。但是,这种模仿的“天花板”很低。离地几十厘米。这让人很激动。也有用。但是,终究飞不上天。你无法闪着翅膀,从上海飞到北京。模仿的终局,是成为对方。但结果,往往是只能接近对方。甚至,接近不了。

那怎么办?不要再观察鸟是“如何”(HOW)飞上天的,而是洞察它“为什么”(WHY)能飞上天。然后,人类找到了鸟自己都不知道的飞行的本质规律:空气动力学,并最终发明了飞机。飞机这种,自然界完全不存在,但又和所有能飞的动物原理完全一样的新物种,就是开辟式创新。

有意思。更有道理。我问,那厨电,油烟机、洗碗机、蒸烤一体机,如何“开辟式创新”呢?这些东西很难“开辟”了吧?

当然可以。就像飞机飞上天的本质不是翅膀,而是空气动力学。翅膀,只是其中一种方法。厨房的本质不是厨电,而是对“水、空气和温度”的控制。从这三点出发,创新永无止境。

哦?对“水、空气和温度”的控制?展开讲讲,展开讲讲。

好。那我们就先从水开始讲起。





请问,洗碗这件事的本质是什么?

洗碗的本质,是把油污从碗上“先分离,再带走”。为什么要用“水”洗碗?因为水既能“分离”油污,还能“带走”油污。因为水能同时做到这两件事情,所以,全球所有的人类,不约而同地都选择了用“水”来洗碗。

之后所有“洗碗技术”的发明,都是源自对“水”的研究。

比如,中国的古人会用丝瓜瓤洗碗。可能就像鸟不知道自己能飞是因为空气动力学一样,他们不知道丝瓜瓤好用,是因为它提高了水“分离”油污的能力。奢侈一点的人家,用热水洗碗。因为温度,能进一步增强水分离油污的能力。再后来的人们懂了化学,开始用洗洁精。

但是,那如何提高水“带走”油污的能力呢?用更多的水。水龙头一直开着。水的流速越快,带走油污的能力越强。但是这样太浪费水了,怎么办?用洗碗机,循环高效使用高速的流水。

你看,我说到了很多工具和产品:丝瓜瓤、热水、洗洁精,开大自来水龙头,和洗碗机。哪一样,才是洗碗的本质?

它们都不是。水,才是。它们都是工具,都是用来加强水的工具。只有理解了这件事,我们才能不把自己定位成一家做洗洁精的公司,或者做洗碗机的公司。

我们是一家,研究“水科技”的公司,研究如何能用科技增强水,从而能更好地服务厨房的公司。

有意思。那么,怎么研究呢?

比如,我们的洗碗机。

洗碗机是个舶来品。现在很多公司都在模仿舶来的洗碗机,很多家庭也在用。模仿是不够的。因为外国人做饭,不用那么多的油。一句话:他们的碗,比我们的好洗。

那怎么办?增加水压吗?这就和把鸟的翅膀做大一样,可能无法带我们走到终点。我们要做的,是先理解本质,再开辟式创新。

洗碗机的本质,是循环高速水流,是“带走”油污的创新。这个创意非常好。但是,中国的碗更难洗,本质是“分离”油污的能力要加强。怎么办?

在“分离”油污的技术上,开辟式创新。

方太有近千人的研发团队,有中国最大的厨电实验室、中德设计中心、杭州智能研究院、宁波创新研究院。这些研究院,每年花费不少于方太营收的5%,用于技术创新。

方太的研发人员通过对“潜艇清洗技术”的研究,发现其本质原理是利用气泡爆裂过程中产生瞬间冲击力。如果能在高速水流中混入上亿的空化气泡,是否也可以借助上亿次的气泡爆裂,“分离”餐具上的顽固污渍,达到深层清洁的效果呢?

2022年3月,方太发布了全新一代洗碗技术“高能气泡洗”。这项技术,利用高压喷射释放的高密度气泡溃灭中产生的冲击力,强力剥蚀碗碟污渍,应对各种“中式重油污”。亿万气泡瞬时炸裂带来强大的微射流冲击力,最高时速可达180m/s,相当于手枪子弹出膛的初始速度,能高效冲溃碗盘和果蔬表面的油污农残。

这就是从本质出发的“开辟式创新”。

有一家著名的灯具公司曾经说过,我们不是一家设计“灯”的公司,我们是一家设计“光”的公司。灯不是本质,光才是。灯具公司研究的,不应该是灯具的形状、大小、材质;灯具公司研究的,应该是色温、色调、光影配合。一家了不起的灯具公司,应该见光不见灯。

厨电也一样。我们不是一家厨电公司,我们是一家水科技公司,一家空气科技公司,一家烹饪科技公司。一家了不起的厨电公司,应该让用户忘了厨电的存在。

太有意思了。我一个理工男,听得津津有味。

嗯。这是水科技。那,空气科技呢,烹饪科技呢?





2010年,央视播出了一则《厨房油烟加剧家庭主妇肺癌风险》的报道。这让很多人意识到了油烟的肺癌风险。可是,为什么油烟会增加肺癌风险呢?

厨房,我们说是老百姓的万家烟火。而所谓万家烟火,你站在理工科的眼光看,本质就是含有油污颗粒物的空气流动。长时间的油污颗粒进入肺部,一定是对身体不利的。所以让人觉得温馨的烟火气,只可远观,不能近吸。

怎么才能让烟火气,被看见,但是不被吸入呢?烟火气,烟火气。烟火是随空气流动的。这就需要研究空气科技了。

我们又要说到“中式重油污”了。备菜下热油锅的那一瞬间,烟气蒸腾,甚至锅内起火。大量的油污颗粒,随着热空气四处飘散。有的能看见,有的甚至看不见。怎么办?我们开始研究空气流动的规律。

方太研发人员,去四川找来了一种比寻常辣椒更辣的辣椒,努力翻炒制造浓烈的油烟和气味,他们用炒辣椒的方法,研究“中式重油污”的空气流动规律。老百姓希望“不跑烟”。什么是不跑烟?炒辣椒时,闻不到辣椒味,就是不跑烟。

前前后后炒掉1吨辣椒后,方太研发人员发现了吸收油烟的“580mm黄金控烟区”,并根据油烟逃逸的不同阶段——乍起、升腾、扩散,研发出近吸直排的吸油烟机“风魔方”、超薄低吸油烟机等适合不同厨房的新品类。

但是,吸力大了,噪音通常也会大。怎么办?做宽风道,能降低噪音。但是,做宽风道,吸油烟机的体积也会大。风量大、噪音低、尺寸小,似乎是吸油烟机的“不可能三角”。

怎么办?

方太研发人员从火箭整流罩的设计里得到启发,优化了吸油烟机内气流通过的形态。所以,风力很大,但噪音可以降到最小。不止于此,吸油烟机还可根据公共烟道的环境,自动调节风力,不窜味。方太把这些核心动力的技术,合称为:云腾智驱引擎。不过,叫什么不重要。因为用户感受不到什么是云腾智驱引擎,用户感受到的是:猛火爆炒不跑烟。

油烟机,其实也是欧洲人最早发明的。但做得最好的,却是我们中国人。为什么?因为欧洲厨房没有这么大的油烟。所以,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中国用户,成就了中国科技。

任正非曾经说过,我们已经进入了战略无人区。以前,在通信科技领域,前面有思科,有朗讯,有北电。但是今天,放眼望去,我们前面已经没人了。我们需要独自思考,选择创新路径。这就是战略无人区。

在厨电领域,中国厨房的复杂度,可能是其他国家不会遇到的。我们要解决的问题,是其他国家不需要解决的。我们从第一天开始,就站在了战略无人区。这时的创新,只能是“开辟式创新”。

而开辟式创新的集大成者,就是“烹饪科技”。





如果说,洗碗机的本质是水科技,油烟机的本质是空气科技,那么烹饪的本质是什么?是火科技吗?

我们以前常说,“火候”。经验丰富的厨师的核心技能,就是控火。大火爆炒,中火烧开,小火慢炖。但是,从技术的角度看,火并不是烹饪技术的本质。温度才是。所谓火候,只是控温的手段。

是的。我说,我非常同意。

不知道现在有多少人,使用过煤炉的。我小时候,是用煤炉煮过饭的。打开“炉门”(今天知道,炉门的本质,就是氧气流通的入口),火逐渐变大。生米逐渐煮成熟饭。这时,你需要在旁边一直看着。等到水差不多干(但还没有完全干)的时候,关小炉门(今天知道,关小炉门,就是减小氧气的供给),炉火变小,慢慢焖饭。

小学时,我经常用煤炉煮饭,控制“火候”的水平还不错。大学后,我知道那其实不是控制“火候”的能力,而是控制“烹饪曲线”的能力。

所谓煮饭,就是通过“控火”的方式“控温”,在一段时间内,拉出一条最佳的烹饪曲线。

自从有了电饭煲,你再也不用煤炉煮饭了。甚至都不用火了。因为电,也可以控温。温度才是烹饪的本质,火不是。

这是煮饭。煮饭毕竟简单。只有一种食材,米;只有一种烹饪:煮。那做菜呢?

中国有八大菜系:川菜、湘菜、粤菜、闽菜、苏菜、浙菜、徽菜和鲁菜。这八大菜系,本质上,就是各种控温方法(蒸、煮、炸、炒、煎、炖、烤、焖,等等),对无穷食材(肉、鱼、蛋、奶、瓜、果、蔬、菜,等等)的制熟过程。每一道中国菜的做法,本质上都是一条“烹饪曲线”。

精准地找出这条烹饪曲线,精确地复制这条烹饪曲线,就是烹饪科技。

怎么做呢?

方太研发团队,踏足了20多座城市,拜访名菜大师,整理地方经典菜品。在搜集了2000多道菜品烹饪数据后,尽量精准地验证经典菜品在时间、温度方面的控制细节,然后尽量精确地画出量化的烹饪曲线。

比如,蒸鱼。

方太烹饪与营养研究中心的工程师们,先收集资料,找到家庭常食鱼类的Top20。根据这个排行榜,工程师们先试验这些鱼是否适合蒸制,再确定不同种类、大小(重量)鱼类所需要的烹饪时间和温度。经过十多位工程师们将近半年时间的烹饪验证和营养分析,最后确定了10种最常用鱼类的多个烹饪曲线,让用户可以根据购买鱼类的种类和重量选择最适合温度曲线进行烹饪。

把大师烹饪的经验转化为智能程序,内置在蒸烤箱里,让普通百姓在家也可以复刻大师味道。这就是烹饪科技。

太有意思了。

方太的同学说,我们特别同意乔布斯老爷子说的一句话。我们做调研,但我们明白,市场调研往往只能反映现状,而不是预测未来。关键是从心出发,做好产品。为什么?因为消费者的需求从来没有变过。消费者的需求就是:如何更快捷地、更舒适地,做出更可口的饭菜。你怎么调研,都是这个需求。几千年来没有变过。

如果你问他,你希望油烟机怎么改进,洗碗机怎么改进,蒸烤箱怎么改进,这就已经不是调研了。你是希望消费者担任“产品经理”了。消费者不懂怎么改进这些设备,消费者也不需要懂如何改进这些设备。这些,是你的责任。消费者不是产品经理,你才是。

如何才能做好产品经理?

不断关注科技的进步,从底层出发,用变化的科技,解决消费者不变的需求。科技每进一步,产品就可以被“开辟式创新”一次。




最后的话

和方太的沟通,让我深受启发。

一提起技术创新,大家都会首先想到芯片。但是,其实每个行业都有技术,都有技术创新。

创新科技从来都不是目的。消费者,才是目的。以前是,以后是,永远都是。只有把心放在消费者那里,把眼睛放在科技上,才能从底层逻辑出发,不断做出“开辟式创新”的产品。

一切的开辟式创新,都是从你所在行业的“空气动力学”出发的。厨电行业的“空气动力学”是:水科技,空气科技,烹饪科技。那么,你的行业呢?

祝你,能开辟式创新。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2

标签:无人区   吸油烟机   洗碗机   油污   油烟   中国   开辟   曲线   本质   空气   科技   公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