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疆域历史发展史新石器时代

根据多地出土的早期人类遗迹文物可知,在我国的疆域版图内,人类最早出现是在一百多万年以前,早期人类是由古猿进化而来,并逐渐学会使用工具,最终演变成了如今的具有智慧的人类。本文主要介绍原始社会时期的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

旧石器时代(约170万年前-1万年前)。

旧石器时代是考古学家提出来的一个时间区段概念,以使用打制石器为标志的人类物质文明发展阶段,但不代表那个时候的人类只会使用石器,旧石器时代的早中晚三个时期,大体上分别相当于人类体质进化的能人和直立人阶段、早期智人阶段、晚期智人阶段。

人类由猿人进化至智人

旧石器时代早期,约170万年前,元谋人生活在今云南元谋一带,约80万年前,蓝田人生活在陕西蓝田一带。

旧石器时代中期,约50万年前,北京人生活在北京周口店一带。

旧石器时代晚期,约5万年前,人类体质形态上的原始性质完全消失,现代人开始形成,具有代表意义的是河套地区的河套人,广西柳江人及山顶洞人。另外,此时母系氏族制社会开始形成。

旧石器时代的人类经济活动,主要是通过采摘果实、狩猎或捕捞获取食物。当时人们群居在山洞里或部分地群居在树上,以一些植物的果实、坚果和根茎为食物,同时集体捕猎野兽、捕捞河湖中的鱼蚌来维持生活。

新石器时代(约1万年前-公元前2100年左右)

新石器时代指在考古学上是石器时代的最后一个阶段,以使用磨制石器为标志的人类物质文化发展阶段。到了新石器时代中后期,母系氏族逐渐过渡到父系氏族。

我国新石器时代大致分为三大经济文化区:

1.旱地农业经济文化区,包括黄河中下游、辽河和海河流域等地,这里是粟、黍等旱作农业起源地,很早就饲养猪、狗,以后又养牛、羊等。有大地湾遗址、上山遗址,半坡遗址和大汶口遗址等。

新石器时代人类生活想象图

2.水田农业经济文化区,主要为长江中下游。岭南地区农业则一直不发达,渔猎采集经济占有较重要的地位,本区很早就种植水稻,是稻作农业的重要起源地。有河姆渡遗址,江西万年仙人洞及吊桶环遗址,湖南道县玉蟾岩遗址,浙江余杭良渚遗址等。

3.狩猎采集经济文化区,包括长城以北的东北大部、内蒙古及新疆和青藏高原等地,面积大约占全国的三分之二。这个区域除个别地方外基本上没有农业,陶器也不甚发达。

氏族文化的形成

氏族社会,是以血缘为纽带形成,同一氏族,由共同的祖先繁衍下来,他们居住在一起,使用公有的工具,共同劳动,共同分配食物几个有共同血缘关系的氏族,往往联合成为一个大氏族,即所谓的胞族,几个大氏族又常常联合成一个部落,这就构成了所谓的氏族制度。

旧石器时代晚期,妇女是农业、畜牧业、制陶业、纺织业的主要发明者。农业、畜牧业给人类提供了较采集和渔猎远为丰富的衣食之源。制陶业和纺织业则使人类的生活条件大为改善。而男子在很大程度上依然停留在渔猎的生产领域,没有突出的作为。妇女在这种社会经济生活上的主导地位,再加上分娩、哺育主要由妇女完成,而繁衍人口关系到氏族部落的存亡,女性在氏族部落中的地位崇高,母系氏族制度开始出现。

母系氏族公社

所谓母系氏族,就是每个氏族的全体成员都有一个共同的老祖母,他们是以母系血缘为纽带联结在一起,子女都属母系氏族。

当时人们信仰氏族与某种动物、植物或非生物有一定的血缘关系,人们就把该物视为自己的祖先,这就是图腾。古代有些姓氏就来源于图腾,并从女字。

到了新石器时代中后期,由于农业和手工业的进一步加速发展,男子在农业、畜牧业和手工业等主要的生产部门的作用越来越大,社会中心自然发生偏移,因此,从母系氏族社过渡到了父系氏族社会。

在父系氏族社会中,男性的财产权和社会地位高于女性,家庭婚姻关系也由母系氏族社会的"从妻居"改变为"从夫居",子女自然不再属于母系氏族的成员而成为父系氏族的成员,成为父亲财产的继承者。

在父系氏族社会中,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劳动成果的有所剩余,一些人能够占有他人的劳动成果,并利用已占有的劳动财富役使他人,于是,贫富现象出现,私有财产开始萌芽。贫富悬殊的变化是阶级产生的基础,到父系氏族社会的后期,氏族社会开始走向瓦解,阶级社会开始出现。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6

标签:新石器时代   旧石器时代   文化区   父系   母系   疆域   氏族   发展史   遗址   中国   人类   农业   社会   历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