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为繁华易素心

2022年7月拍摄于湖南省通道县竽头侗寨的“六月六姑娘节”。节日里姑娘们挑着各家精心准备的食品送往鼓楼让大家品尝。

全寨父老乡亲笑容满面迎佳节

节日里各家各户准备的糯米饭

节日里举行迎亲节目。

传统节目抢鱼塘

姑娘们欢席姑娘节

已记不清自己前往芋头古侗寨有多少次?从第一次走进,就注定了我与她是生命中必定要遭遇的一场场邂逅。

芋头寨位于通道侗族自治县双江镇,因山峦形似一颗山芋头而得名,名字普通,文化却很斑斓,被称为“侗寨布达拉宫”, 因而保存完整的神秘村寨。虽说,她就在湖南省怀化境内,但由于是少数民族,无论就口音、习俗、历史、风俗、艺术、性格倾向、精神气质而言,都有莫大的差别。穿行于这种文化之中,给了我一个广大的精神空间。这是一种沉醉天地大美、悠然忘我,内心澄净的世界,忽然间,就想到了“闻多素心人,乐与数晨夕。”

素心,是极简、至美。在中国的传统思想中,这是人生一种很高的境界。而芋头寨就有着在别处看不到的境界、真意和大美。

寨子始建于明洪武年间,距今已有600余年历史。她依山而建,傍水而居,青山相拥,溪水缠绕,为典型的山地沟谷侗寨,在我看来,正是侗族人民的逐水而居,形成了他们独特的建筑和生活方式。村寨内至今仍完整保留着明清建筑群落,寨门、鼓楼、芦笙场、风雨桥以及侗族“杆栏式”吊脚楼民居参差错落,被称为侗族民居的“实物博物馆”。行走其中,发现了它们都是全木制构造,仅靠榫槽衔接,不费一钉一铆。

印象深刻的是“六月六姑娘节”。对于传统节日的沿袭,芋头寨是古村落中做得比较好的。村子从未邀请外来的人表演,全都是本村的人,几乎是男女老少齐上阵。对他们来说,最欢腾的日子莫过于这个节日。侗族把这一天作为尝新节,或“天贶节”。节日这天,村寨家家户户包粽子,门枋挂上香艾和菖蒲,人人都喝雄黄酒避邪……尝新节是侗族共同的节日,各地内容大同小异。也有称六月六为“女儿节”“情人节”的。在这天,寨子里所有嫁出去女儿都要回娘家,她们穿着艳丽的服饰,戴着耀眼银饰,挑着担子,从村口排队至寨子里,有一二公里,抬猪的、抬羊的,抬酒的、糕点、糍粑,家家户户都来迎接,真可谓是浩浩荡荡。无法想象的是,从高到八十多岁的老太太,小到十八九岁刚结婚的女孩子,都要回到村子里来,一路上,每个人笑容满面,洋溢着浓浓的亲情。可以说这是一场爱的盛宴。

早就听说侗族人“拦门酒”挺厉害的。百闻不如一见,踏入寨门,两侧一字排开的芦苼队伍,一边唱着敬酒歌,一边欢迎着远方的来客。侗家最美丽的姑娘笑盈盈提着酒壶摆起了“拦门酒”,几位远行者,在姑娘的笑声中一饮而尽。据说,如果接了姑娘们手中的牛角杯,那可是一桶酒都得喝完。

传统节目抢鱼塘,刺激而又有趣。瞧,一大堆赤膊上阵入池塘的汉子们,全然不顾池塘里的泥浆,在塘里摸、抓、踩、捞,尽情地撒野,只为捞着鱼儿们。在以前,鱼融进了侗家人的婚俗中,侗族人招女婿要进行抢鱼塘比赛选拔郎君,这和比武招亲类似。谁抢到的鱼多,谁就能抱得美人归。

芦笙鼓楼前的土坪,侗族兄弟姐妹热情澎湃,载歌载舞,他们围成圆圈,男人们踏着节拍,吹着芦苼,姑娘大嫂们披挂银饰,翩翩起舞,一声声哆耶,哆耶,响彻大山中。千百年来,侗家人就这么唱啊,跳啊,期盼着心爱之人,祈祷着风调雨顺,年年丰足。这是一个演绎山歌的民族,这是一个勤劳、善良、智慧的民族。他们放歌山林,与大自然缠绵;他们酿米酒,打油茶,腌酸鱼,不离不弃;他们心灵手巧,创造了许多灿烂的文化,洞锦、侗歌、侗戏……拥有着与众不同的生活。

侗家人遵从自己的内心,做着自己喜欢的事,每一天都充满欢喜。不为繁华易素心,人得此素心便能在一粥一饭,日日劳作之中,发现乐趣,发现自我,发现灵魂,发现人生的要义。(周利和)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12

标签:素心   侗族   鼓楼   芦笙   寨子   村寨   鱼塘   芋头   繁华   姑娘   发现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