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零二二太二了「2」

过完年三月初,我们又轮换到上海带孙了。当时全国疫情总体平稳,完全没有要阻断出行的迹象。初春的上海寒意料峭,树大都还是光凌凌的。人们都小心谨慎地过着活,生怕防疫优良的天花板被人为地打破。世间事常常是你怕什么就来什么,因为你怕就已经预示着它的必然性了。三月二十几号,上海人很信服的一位卫生行政女专家就言之凿凿说,大上海不可能封城,如果上海封城了,大东海上将漂泊着几十万条货运的大船无法靠岸。这一形象的假设,似乎给胆小的上海人吃了一颗定心丸。可是话音落地还在滚着,一道禁行令霹雳而下:3月28日至31日黄浦江以东地区实行静默管制,所有人员不得出门出小区;4月1日至4日黄浦江以西地区实行静默管制,所有人员不得出门出小区。乖乖,盘古开天辟地也没想到为黄浦江留下了这招用途。其实在禁令发布之前,浦东这边就已经居家办公静默十来天啦,只是没有禁快递小哥,人们没有觉得有太大影响。记得禁令发布之前的几个小时,市面上没有任何消息,但平静的表象之下,暗潮涌动。晚饭后我们去倒垃圾便发现,平时关闭的小区闸门敞开了,允许人们自由进出,地下车库也有不少的车辆急急地往外开。我们不知道怎么回事,也跟着出去看个究竟。来到小区的街道上,才发现各家超市食品店前人头攒动,人们都在排队购买需要的食品,只是小区街道没有大型商超,所以才有不少车辆往外开的景象。我们匆匆地在小区街道巡回了一圈,买了两大袋面包和一些调料以及一壶五斤装的四川高粱酒,没想到接下来的两个月封控日子里,用这壶高粱酒泡制的枸杞红,点缀了我们两个多月的困顿和无聊。

开始还天真地以为四月一号浦东就解封了,没什么的,大上海嘛,东海的货船不会让它越积越多的。后来四月一号、四号都过了,迟迟没有下文,别人才提醒说愚人节、清明节的话你都信呀!是吗?大上海也有这一招呀!接下来的日子不仅不让业主下楼出小区,小区街道两旁的商店门前还竖起了一米多高的铁网墙,阻止商家售卖和与市民接触的任何可能,他们称之为“硬隔离”;与此同时,物流快递环节又极大地受阻,小哥被封闭在出租屋里不让他们出去跑生活,我们天天早上起来就是网上忙着抢菜,结果大都不是抢不到,就是抢到了也没人送。这不是要把人逼上绝路的节奏吗?好在我们居住的小区是新楼盘,业主大都是聪明能干的新上海人,他们分门别类成立了若干个物资团购群,一人有渠道就在群里发布团购信息,需要的邻居就在群里迅速成团,不久就有专车送到小区门前。价格是比平时要贵好多,但也不是太离谱,那是因为我们没有遇到断水断食的极端环节罢了。我们小区居民在封控期间体现出了空前的互助友好,谁家要是在食用上缺什么,只要在群里留个言,很快就有人搭理或提供需求;后来发展到每栋楼一楼大厅都摆放了一个食物互助架,谁家有多余东西都可以自愿拿出来摆在架上,谁家有需要都可以在架上自取,从蔬菜水果到米面油盐以及饮料啤酒和小朋友的玩具什么都有。难怪有人戏言,自疫情发展封控以来,沪上很多小区就实现“社会面亲邻”了,这真是“仓廪实而知礼节”呀!还有一个难题就是近两个月了没能理发,孙子的头发长了我给他理就是了,我的头发长了却没人能理,开始是我自己摸着理,把理发剪的可剪长度固定死,这样顶上长发就可以随意剪了,但两鬓的短发却没办法;直到后来是天天在小区放风运动打羽毛球的球友的老伴,说她可以剪我才请她帮我理了一个完整的发。这在封控期间真是一个难忘的记忆。

我们小区其实一直没有阳性感染者,开始出现过几例密接或次密接触者,都是该单元楼住户足不出楼,该住户足不出户,服务上门封控管理,三天之后就解除封控了;而我们单元楼这样的机会都没有遇到过,所以是非常幸运的,因此在整个封控的两个多月里,除几天要求足不出户外,其余时间都是可以出户出楼在小区里活动的。但是我们整个小区是由街道马路划分为六个小小区的,小小区外面是马路不允许出去,这样每个小小区的活动空间就不仅不大,反而感到很逼仄了,只是因为平时上班的人都去上班了,上学的小孩也去上学去了,小区才显得清静宽敞;现在疫情封控了,上班上学的都居家了,每天或隔天都要出来排队做核酸了,老人、青壮年、小孩及婴儿全年龄段的人都要各自按时出来放风做运动了,所以不大的小区环境就显得到处都是人,平时不会有人去的旮旯角落,被小朋友称为的神秘小道,也都会有人络绎不绝。疫情封控期间,我几乎天天都要带孙子去走走神秘小道,因为这里相对还是人少些,除了在这里走走跳跳外,孙子还要我把道上的水泥板搬开,让他看看下面有没有蚯蚓或其它小虫子;因为他平常在小区地面上看到过干死的蚯蚓,引发了他对活蚯蚓的好奇,曾要我在老家给他挖活蚯蚓去上海给他看,我真的去挖了一小瓶带土的老家钓鱼的红蚯蚓乘飞机带到上海去养给他看。没想到在上海还会天天搬水泥板,看下面有没有蚯蚓来打发孙子无聊而求知欲旺盛的婴幼儿时光。当某天找到一只休眠的蜗牛,带回家用水养着,蜗牛居然苏醒了爬起来,把孙子高兴得手舞足蹈。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4

标签:小哥   黄浦江   高粱酒   孙子   蚯蚓   疫情   上海   平时   街道   小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