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养生节点来了:将迎来三九天,做好1事,通气血强筋骨过好冬

夏有三伏天,冬有三九天。

从冬至之日起,中国就踏进数九寒天。

数九,又称冬九九,是中国民间一种计算寒天与春暖花开日期的方法。一般“三九、四九”时最冷,是一年中最冷的时段。数九即是从冬至当日算起,每九天算一“九”。



“三九天”为冬至后的三个9天,共计27天,是全年天气最冷、阴气最盛的时段。

此时阳气敛藏,人体气血不畅,皮肤干燥,毛孔闭塞,是冬季养生的重要节点。




三九天敷三九贴,来年无病痛


俗话说:“三九补一冬,来年无病痛”。

在三九天时将温热药物贴敷穴位,可以激发体内阳气,起到健脾补肾益肺,祛风散寒,促使经络通畅,气血调和的作用。

“三九贴”不仅能巩固夏季时冬病夏治“三伏贴”的效果,还能调节人体免疫功能,控制疾病的发作,达到冬夏皆治,使患者获得更理想的疗效。


2022年三九贴敷贴时间

引贴2022年12月13日-2022年12月21日

一九贴2022年12月22日-2022年12月30日

二九贴2022年12月31日-2023年1月8日

三九贴2023年1月9日-2023年1月17日

加强贴2023年1月18日-2023年1月26日

(注:每贴在时间范围内进行贴敷即可)




敷好三九贴,你的身体将迎来这些好处


■防治疾病

在敷贴三九贴时,能够推动身体的血液循环,从而促进新陈代谢,增加机体免疫力,就能长期维持好的身体状态,达到防治疾病的效果。


■提高免疫力

使用三九贴后,人们的毛细血管会充分扩张,这对身体各个部位的血液循环都有着调节的作用,因此可以有效促进机体免疫能力的提高。

特别是现在疫情防控在逐步优化的情况下,我们更要注重个人防护,而免疫力是病毒的死对头,增强免疫力就更有必要。



■缓解疾病症状

针对病症去敷三九贴,特别是一些典型的痛症(头痛、局部痉挛疼痛等),可以得到有效的缓解。

另外,有一些慢性疾病,容易反复发作的疾病,三九贴可以有效地控制甚至根治。


■温养经络

人体中有多条经脉,各经脉对身体的影响各不相同。

敷贴时,药物会穿过皮肤与穴位进入到人体的脉络中,从而起到温养经络的效果。





4类病痛最宜敷贴


三九贴是一种传统的中医外治疗法,是对“冬病冬治”的经典阐述。

目前,三九贴多用于治疗支气管哮喘等慢性疾病,且与三伏贴组成伏九贴使用。下面几类病症人群是最适宜敷贴的:

■呼吸系统疾病: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肺气肿、过敏性鼻炎、慢性鼻炎、慢性咽喉炎、感冒后咳嗽、慢性咳嗽、体虚易感冒等;

■消化系统疾病:慢性胃炎(脾胃虚寒型)、十二指肠溃疡、慢性结肠炎(脾肾阳虚型腹泻)、慢性消化不良等疾病;

■疼痛性疾病:风湿与类风湿性关节炎、骨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椎炎、颈肩腰腿痛、慢性盆腔炎、痛经等;

■皮肤病:冻疮、慢性湿疹、慢性荨麻疹、神经性皮炎等。



三九贴敷贴禁忌与注意事项


三九贴的禁忌人群:

合并严重心脑血管、肝、肾、造血系统等内脏疾病及肿瘤患者

孕妇、血证、新近外感发热和阴虚发热等发热患者

对药物特别敏感者

婴幼儿皮肤细嫩,易灼伤皮肤,2岁以下婴幼儿应慎行,个别因病情需要行敷贴治疗者,敷贴时间不宜过长,以15分钟左右为宜。


注意事项:

■贴敷后,若局部皮肤微红或有色素沉着、轻度瘙痒均为正常反应,不必紧张。

■如敷后局部有蚁走感或皮肤出现发红、灼热、疼痛时,可提前取下。反之,如贴后皮肤微痒舒适者可酌情延长贴药时间。

■“三九贴”治疗期间应忌烟、酒及生冷、油腻、辛辣等刺激性的食物。

■贴敷当天不要洗澡,要注意保暖,不做剧烈运动等。




正常来说,每一九的第一天是最佳敷贴的日子,但如果错过了也没关系,不至于让敷贴效果大打折扣。

而想敷贴的读者朋友,建议去医院进行敷贴哦,毕竟不同的病症敷贴的穴位亦不相同, 自己买药膏进行敷贴,不仅不知道药膏是否可靠,还不知道哪些穴位值得一敷,很有可能白敷。

三九贴不一定要有病才能贴,有冬病或者想调理一下体质的朋友,都可以进行敷贴。

趁着三九天还没到,想敷贴的读者朋友,去准备吧!贴好三九贴,防病治病,强身健体过好冬!


参考资料:

1]李迪.三九贴临床应用研究进展[J].亚太传统医药,2014:44-45.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7

标签:伏贴   穴位   经络   冬至   气血   病痛   病症   节点   免疫力   皮肤   身体   疾病   黄金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