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治者太蠢,良民都会被硬生生逼成了反贼

统治者太蠢,把良民都硬生生逼成了反贼,这就是明朝覆亡的真相!

崇祯皇帝

大明王朝在崇祯皇帝的手里为什么会产生雪崩式的垮塌呢?最根本的原因是土地兼并愈演愈烈,以皇帝为首的姓朱的皇亲国戚们通过兼并,拥有最多的土地;地方上的豪强们跟着效仿,土地就慢慢地从农民的手里全都集中到了皇亲国戚和地主豪强们手里。

比如万历皇帝把最宠爱的儿子朱常洵封为福王,封地在河南。万历皇帝不仅在他大婚时为他花费了30万两白银,还赐给他良田40000顷。在遭到群臣劝告和阻止后,万历皇帝才不得不把这个数字才减半。而河南一下子划不出这么多良田,就从邻近的山东和湖广划拨。

从万历皇帝到崇祯皇帝,土地兼并愈演愈烈,土地越来越集中于皇亲国戚和豪门富户手中。崇祯年间激起民变时,河南土地兼并到了什么程度呢?豪门手里握着的土地少的有500多顷,多的1000多顷。在河南,除了皇亲国戚外,土地集中于最有势力的四大豪门。

这四家豪门被老百姓称为“四凶”——曹家、褚家、苗家和范家。这四家豪门蓄养了凶悍的仆人几千人,平日里横行州府,夺人田宅、奸淫掳掠无恶不作,甚至杀人也视同儿戏。尽管犯下累累罪恶,老百姓不敢怒更不敢言,官府心知肚明,却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听之任之。

土地兼并如此严重之下,老百姓本就已经难以谋生,崇祯皇帝治下的朝廷还要对老百姓勒索“三饷”:辽饷,用于辽东的军事需要,以对付后金军队;剿饷和练饷都是为了对付风起云涌的农民起义军。崇祯皇帝当政时的大明王朝屋漏偏逢连夜雨,偏偏赶上了连年不断的天灾。

据明末清初学者顾炎武统计:在江苏苏州富庶之地,自耕农只占了十分之一,十分之九都已经沦为佃农。农民一年到头辛辛苦苦耕种一亩地,好的年头收入多的也就3石,年头不好的时候只有1石,而交给地主的佃租最少也要将近1石。

这就意味着,如果老天赏饭吃,佃农们辛苦一年兴许还能有3石的收入;但那时候天灾连绵不断,佃农们辛苦一年只能有1石的收入,往往是今天刚交完了佃租给地主,明天就不得不又向地主借高利贷过日子,否则就没办法活命了。这也就意味着,佃农永世不得翻身。

明末天灾的惨状

崇祯刚即位的第3年,也就是1629年,朝廷礼部一个有良知的小官员马懋才回了一趟老家陕西延安府。当时的延安府是受灾最严重、世道最悲惨的地方。马懋才回来后无限悲痛地向崇祯皇帝上了一道奏章,描述延安府的惨境。

马懋才说,从去年以来,延安府没有下过一滴雨,草木枯焦。到了8、9月间,老百姓只能采摘山间的蓬草充饥,蓬草吃没了,就吃树皮。树皮吃没了,就到山里挖石块填肚子,但往往几天后就因无法排泄而腹胀身死。

那些不甘心吃石块而死的人就聚集为盗,只要家里有点积蓄的人家都会被抢个一干二净,官府也无可奈何。

安寨城西有个粪坑,每天都有无可奈何的父母把他们的小孩扔进粪坑里,被扔进粪坑的小孩嚎啕大哭,有的抓粪便吃。第二天早上,粪坑里的小孩全都死了,但又有新的小孩继续被丢进粪坑。

同时,诡异的事情发生了:往往小孩子或者独行的大人一出了城就再也没有回来,直到后来见到了城外的饥民以人骨当作柴火煮食人肉,才知道那些失踪的大人小孩都被饥民给杀死并吃掉了。

但吃人肉也只不过多活几天而已,因为过了几天后,他们就会面目红肿,内发燥热而死。就这样,到处都是人的死尸,臭气熏天。政府在城外挖了几个大坑来埋葬死尸,每个坑都可以埋葬几百具尸体,马懋才回到家乡时,这样的坑已经装满了3个。这是县城,远离县城的乡下更是不知道死了多少人。

马懋才在他的奏章中痛心疾首地说,一个小县如此,大县更是可想而知。一个地方如此,别的地方也可想而知。老百姓为了不死,只有流亡,可是各地都是如此,流来流去,就成了遍地都是流民。流民到最后都变成了强盗和反贼,所以,三秦之地遍地都是强盗和反贼了。

明末驿站

正如这位礼部小官员马懋才所说的,大明王朝末年崇祯皇帝当政时期,老百姓受到土地兼并、三饷勒索和天灾逼迫的压榨,纷纷流离失所,越来越多原本安分守己的良民被逼上绝路,从良民变成流民,从流民变成盗贼,又从盗贼变为反贼。

这里再讲一个偶然事件。崇祯皇帝即位不久后,有一个叫毛羽健的御史,他是个典型的“妻管严”。一次,他趁老婆回老家探亲的机会,在京城偷偷纳了一个小妾,他没想到这事被远在千里之外的老婆知道了。

这还了得?背着老娘纳妾?御史的老婆怒气冲天,马上动身赶往京城。正当御史和小妾颠鸾倒凤的时候,老婆从天而降,御史只有跪地求饶的份。御史的老婆何以如此神速赶来京城呢?就因为她利用了当时最先进的驿站系统,她是坐着驿站的车马赶来的。

古代的驿站是多功能的,既是政府的招待所,也肩负着国家邮政和信息传递中心的职能。正是得益于遍布全国的密密麻麻的驿站,中央和地方政府之间的公文往来、官员的交通往返才能得到及时而又必要的保证。

毛御史受了老婆的气,他拿老婆没办法,就把一肚子的怨气都算在了驿站系统上面。于是,这位御史向崇祯皇帝上了一道奏章,在奏章里,他充分论证了驿站的弊端和祸害,最后建议崇祯皇帝裁撤全国的驿站。

而另一个叫刘懋的给事中也跟着附和毛御史,说,如果裁撤驿站,不但可以禁止官员们借驿站揩国家的油,还可以裁掉驿站工作人员,为国家节省一大笔财政支出。崇祯皇帝本就乐意干这种事,因为省下来的钱可以进他的小金库啊。

于是,全国所有驿站全被废除,所有驿站数以万计的驿卒全都失业了。前文所述,老百姓已经在“土地兼并、三饷勒索和天灾逼迫”之下难以活命,驿站没了,失业大军里又添了驿卒这股力量,他们无以谋生,只好加入流民、盗贼、反贼的洪流之中。

李自成

而失业的驿卒中,就有一个叫李自成的。后来也正是这个叫李自成的人,用了15年的时间,最终把崇祯皇帝逼到煤山上吊自尽,直接终结了大明王朝276年的统治。说到底,还是像崇祯皇帝这样的统治者太蠢,使得千千万万个李自成这样的良民都被硬生生逼成了反贼。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1

标签:崇祯   大明   佃农   粪坑   都会   流民   良民   御史   统治者   硬生生   驿站   老百姓   皇帝   土地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