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要是还活着,就不会有三国了

陈寿如此评价他:

①为人美姿颜,好笑语,性阔达听受,善于用人。是以士民见者,莫不尽心,乐为致死。

②策英气杰济,猛锐冠世,览奇取异,志陵中夏。然皆轻佻果躁,殒身致败。割据江东,策之基兆也,而权尊崇未至,子止侯爵,于义俭矣。

曹操赞叹道:猘儿,谓难与争锋。

袁术惋惜道:使术有子如孙郎,死复何恨?

刘晔赞叹道:孙策多谋而善用兵。

如果他活的久一点,就不会有三国了——孙策。

孙策


文武双全

因为孙策“小霸王”之名,很多人对他产生是个只会武的莽夫。实际上,孙策不仅武功盖世,更是智谋过人。

孙策之父——孙坚死时,孙策才17岁,孙权9岁。初平四年(193年)为父亲守完孝的孙策至寿春找到袁术要讨回其父亲的旧部。袁术很阴险,任命孙策的舅父吴景为丹阳太守,堂孙贲为都尉,以此来达到离间的计谋。

孙策凭借自己的人格魅力,能屈能伸,处处有着过人之处而获得了父亲旧部的青睐,更是连袁术麾下大将桥蕤张勋都是对孙策敬重不已。故此,借助各位的帮助顺利讨下了父亲的旧部,有了嫡系部队。

如果袁术当时重用孙策,安抚其心及孙坚旧部,我想,袁术有极大可能统一中原,逐鹿天下也未可知!

孙策

礼贤下士

相较于刘备的“三顾茅庐”,孙策也有同样的故事。在孙策搬往江都居住时,得知有一大贤张纮在江都正在守孝。亲自前往拜访,史书记载不详,拜访次数应该也是三次以上。与其讨论天下大势,并寻求崛起之路。在孙策坚持不懈的举动下,并且被孙策的忠义及英雄之姿所打动,张纮深受感动,答应扶持并制定了初步战略。孙策感动道:“我与你互不违背诺言,不背叛彼此,这样我就可以依言而行了,老母和幼弟就托付于你,这样我就没有后顾之忧了。”

孙策平定了吴,会稽等地时,因当时需要排除异己而大杀四方,盛宪是一位器量雅伟的人,弃官之时找到孙策并告知这样不对,因盛宪素有高名,孙策听其言,停止了杀戮。

礼贤下士

战无不胜

孙策借助舅父吴景的帮助,在丹阳谋的精兵后东渡长江开始了征伐之路。

孙策性格豁达开朗,并且非常乐意接受意见,在攻会稽太守王朗时,他采纳叔父孙静的建议,谎称兵士腹痛,摆出一副士气衰弱、无法抗战的柔弱病态,而孙策却趁王朗麻痹大意,夜袭王朗属地高迁屯,斩杀王朗大将周昕,并占领会稽。

孙策又善于用人,在得到二张之后——张纮和张昭后,又得到太史慈、周瑜、鲁肃等人,江东的班子基本完成,将士及百姓都愿意为其效死。

孙策治军极严,在袁术帐下时,就有一士兵犯了军法,跑到了袁术的军营里,藏到马棚以为能逃避罪罚。但不料孙策直接冲入袁术营中,派人搜捕到后,当即斩首,以明军纪。

故此,孙策用了不到四年的时间,占有了江东地盘。在当时的军阀中,孙策不仅是实力发展最快的一位,更是在争霸中最年轻的一位!

威震江东

天妒英才

在孙策马不停蹄为了统一大业而前进时,似乎上天不愿意如此任务简单至极的就完成了。故而收回了其性命。孙策去世时,年仅二十六岁。

有人说:“是郭嘉的谋划,导致了孙策的死亡。”是因为当时官渡之战,担心孙策派兵北上,袭取许县,故派刺客杀之。

有人说:“是因为孙策得罪了当地的士族,杀戮太重。”被刺客所杀之。

有人说:“孙策当时杀死了一名叫于吉的方士,死后化成厉鬼前来索命了。”

不管怎么说,孙策英年早逝,给三国造成了深深的遗憾。

天妒英才

我们细数一下孙策的一生,少年得名,能屈能伸,文武双全,礼贤下士,从善如流,治军严苛,爱戴百姓等等,已经具备了王霸之气,有能力在三国这样群星荟萃的时代做一个完结之人。

谨以此诗悼念我心目中的孙策。

《游昆山怀旧伤今》

王逢

丈夫贵善后,事或失谋始。桓桓张楚国,挺生海陵里。

一门蓄大志,群雄适蜂起。玄珠探甓社,白马饮浙水。

三年车辙南,北向复同轨。量容甘公说,情厚穆生醴。

誓击祖生楫,竟折孙策箠。天王诏褒赠,守将躬岁祀。

翼然东昆丘,兰橑映疏绮。青蘩春荐豆,翠柏寒动棨。

乾坤宥孤臣,风雨猖五鬼。铜驼使有觉,荐惧荆棘杞。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8

标签:太守   江都   丹阳   礼贤下士   舅父   能屈能伸   旧部   文武双全   大将   父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