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蓝色/淡蓝色 - 为什么和你说话这么累?

这个瓶子意指我们拥有内在宁静和清明心,我们是无私的,关心他人更胜于关心自己。


这个瓶子指出,我们需要去找到爱太多与爱太少之间的平衡。这个瓶子可以在我们感到不被需要或不被爱的沮丧中,或是难以表达自己的感受时帮助我们。 它可以引导我们找到关怀和慈悲的独特品质。


这个瓶子也有神圣的母亲的能量。

“以后再也不理你了。”

“算了,找你聊天是我的错。”

“管好你自己吗,你总以为只有你才是对的。”

如果双方以这种方式进行交流,就是失败的对话。


那么,什么是成功的对话呢?


“和你聊天真是找对人了。”

“谢谢你听我说话。”

“感谢有你,我心里舒服多了,我现在知道自己该怎么做了。”

如果双方说出这种话,就是成功的对话。

两者的差异来自哪里呢?

来自我们所说的“瞬间思维。”

如果对话效果差强人意,多数人就会攻击对方的人格或者怨恨自己,认为那是一次失败的对话。于是,他们毫不保留与对方重修旧好的余地,或者认为只能选择绝交。此外,还会因为自责而变得难过。


突然浮现的自动思维变成语言脱口而出,双方的交流变得困难重重;如此反复下去,矛盾会越积越深。


什么是阻断对话的自动思维呢?“阻断式对话模式”源自以下六种自动思维(AUTOMATIC THOUGHT) :


1. 判断

2. 指责

3. 强迫,胁迫

4. 比较

5. 理所当然,义务化

6. 合理化。


上个周末,我和交往三年左右的男朋友吵架了。那天,我们约定两点见面。我平时总是先到的那一个。我在等他进,看到邻桌的男生正在等女朋友。我虽然不期待男朋友能做到这一点,可是他那天大概迟到了十五分钟,笑嘻嘻地走进来,非但没有说“对不起,”第一句话居然是:“你怎么来得这么早?”我忍无可忍,大发脾气。

“喂,是我来得早吗?明明是你迟到了! -- 判断

“你会不会好好说话?你到底有没有时间观念?你在公司也这样吗?” - 指责

“我已经说过很多遍了吧,让你好好守时!” - 强迫

”邻桌的男朋友早就过来等着了,你对此毫无感觉吗?” - 比较

“守时不是最基本的吗?不是理所当然的吗?” -- 理所当然

哪怕你说一句“对不起,我能这么生气吗? --合理化


女朋友等候多时,又委屈又生气,她希望男朋友可以真心歉,或者感谢她的等待,男朋友却想一笑而过,她便不由自主地大肆发泄。


然而,这样说话通常无法得到对方的真心道谦。在这种情况下,对方可能会习惯性地重复“对不起,对不起”,或者火上浇油,说出以下这番话。


“我每天都迟到吗? - 合理化

“你就没有迟到过吗?”- 比较

“你总是只看到别人的缺点。”- 判断

“如果你能好好说话,我本来是打算道歉的。”- 合理化

“别那样说话。”- 强迫,胁迫

男朋友对女朋友的话感到不愉快,习惯性地做出回应,启动了阻断对话的自动思维模式。可见,自动思维才是罪魁祸首。这种模式反复的时间越长,尤其是心存不满时(所谓心情不好时),对话就会变得越困难。


通过自动思维进行对话,并非总会与对方产生矛盾或者引起不适。只不过,在对话中若是相信了自动思维,很可能会习以为常,逐渐无法认知并表达我们想要的东西。把自动思维当真,就会在对话中不经意地流露出来,在这个过程中人们会产生矛盾,自身也认识不到问题的本质。


思维之所以会通过对话表现出来,是因为思维对感受和行为产生着很大的影响。感受和行为会根据思维而产生改变,因此我们的对话也会有所不同。 然而,练习健康的对话,不是停止消极思维,只保留积极思维,而是“认识思维的训练,不论某种思维是积极或消极的。”


对自动思维不加怀疑,而是相信并指导自己的行动,我们的感受和行为就会脱离自身的控制,在无意中形成习惯。


接下来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扭曲我们思维的11认知偏差:

1. 二分法思维 -- 以极端模式对情况进行是非判断,主要表现为“非黑即白”,不承认中间地带。 二分法思维主张两个极端,不有变通的余地,所以对沟通是毫无帮助的。

2. 过度引申 -- 过度引申,就是以一两次的经验为基础,做出普遍结论,在无关的情况下也采用这个诘论的认知偏差方式。人们都想知道什么是舒适安全的方式,但也不愿过多思考,只想通过迅速判断得出结果。自己只经历过一两次,却要判断全局,以这种思维评判他人时,会带来难以预料的后果。比如:“我去国外旅游,看到有人等出租车插队。那个国家的人真是没有礼貌。”

3. 精神过滤 -- 这种思维模式也称为选择性提取,忽略整体信息,选择性地将注意力集中于某些细节并妄下定论。认知偏差大多包含精神过滤。与积极信息相比,我们其实对消极信息更加敏感。因此,就算对方给出了整体上感激,肯定的反馈,也会对其中某些信息,缺点,不足等表现得更加在意。问题就在于,将细节看作整体评价,从而扭曲了判断。 就算称赞了一百种优点,只要指出一处不足,就会感到伤心欲绝。

4. 妄自断定 -- 还不确认情况,就迫不及待下结论的方式。我们已经养成了“快速”的习惯。例如,发送信息之后,明知道对方已经看到了,却因为没有第一时间回复而妄下结论:“他根本不在乎我的话。” 像这样,没有亲自问过对方,或听对方如此说过,却匆忙地自己下了结论,就是妄自断定的认知偏差。

5. 扩大化/缩小化 -- 过度扩大或者压缩事件的实际意义与重要性。我们的内心深处可能十分不安,所以会通过压缩事件或对方言行的意义以求安心,或者进行一些不必要的放大,试图控制这种不安。比如:老师找了自己担心的学生谈话。有的学生会压缩这件事的意义,认为没什么大不了,对此没有什么反应;有的学生则会扩大这件事的意义,认为自己一定是太差了。

“学校老师说,孩子领导力很不错。 我们家孩子一定会大有作为。” - 扩大化

“上司看了我的报告书,说我写得不错,只不过是我运气好罢了。” - 缩小化

6. 情绪化推理 -- 在某种情况下,没有确切的依据,而是根据自己的模糊感受妄下结论的方式。大多数情况下,人们在生活中很难认识到自己的感受,思考也比较随心所欲。我们的言行不是建立在理解的基础上,而是以感受为主。如果对自己满意,就会觉得自己是个优秀的人;如果对某个人感到拘束,就会觉得对方不是一个好人。如果被问起这样认为的根据,我们可能会回答:“我也不知道,说不清为什么。” “凭感觉。” 这种情况就是情绪化的认知偏差。以这种感觉,感受为根据,就会得到与实际不符的结论。

7. 义务性陈述 --- “当然应该这样做”与“一定要这样做”, 是一种毫无变通性与开放性的思维。义务性陈述受到”必须这样做的”压制,是一种被支配的思维。这种义务并非所有人都能共情,而是由个人制造出来的,会破坏与他人的关系。以这种义务与行为作为根据的刻板的认知偏差,阻碍了多样化,开放性的思维。“为什么”是一个很好的词汇,它可以激发创意,形成合理的结论。但如果束缚在“没有原因”“理所当然”这种形式的思维当中,就会丧失好奇心,人会像机器一样生活,不懂得生思考。以这种思维进行沟通,对话必然枯燥无味。“爸爸绝对不能流泪,不能表现出脆弱的一面。” “是朋友就帮我一把。”

8. 乱贴标签 - 给自己贴上极端,不恰当的标签。我们很喜欢给自己和他人贴标签,比如天才,傻瓜,利己主义者,天使,垃圾,圣人等。这种贴标签的过程,使我们无法把人看作一个拥有多方面能力的“完整存在。”而是一种只根据某个特征或者部分特点进行整体评价的过度引申。一个人虽然被称为“利己主义者”,但他在家人或者爱人面前可以是一个天使。我们有必要了解一个事实:在对话中过早为对方贴上象征性的标签,进行过度揣测,会对理解对方构成很大的障碍。

9. 个人化 -- 就算某件事与自己无关,也会错误地解读为与自己有关。越是相信有人总在注意自己,认为他人在评价自己,这种个人化就越会影响我们的生活。令人难过的是,越是陷入个人化,就越难活出自我。如果我们在生活总是迁就他人, 一切都要配合他人的行为,对话也会朝着这个方向发展。 在对话中最重要的,不在于他人的行为,而是认知自己的需要和感受的能力。

10. 灾难化 -- 不考虑解决方案,只预测最坏的结果,称为“ 预言者偏差。” “如果就这样生活下去,我的孩子一辈子都无法摆脱贫穷。” “如果我和这个人就这样过日子,恐怕一辈子都不会幸福了吧。”

11. 读心术 -- 不亲自询问他人的想法,而是任意揣测并断定他人心思的方式 。不论对方如何否定,当事者也会坚持认为自己是对的。对话是一个相互的过程,应该放下认为自己“正确”的思维。一个人带着自己“正确”的推测与对方交流,对话会受到限制,变得自以为是。“你是讨厌我吧?” “你现在根本不是那样想的,只是假装对我好吧?”如果不断以这种话折磨对方,谁能受得了呢? 双方越是相互了解,相处的时间越长,越容易陷入这种读心术偏差。

理解自动思维(瞬间闪现的想法)和认知偏差的概念,与将这种认知融入生活,完全是两码事。也就是说,有人对自动思维和认知偏差的概念烂熟于心,在实际生活中依然坚信瞬间闪现的想法和判断就是“真相”。不论他人做出怎样的说明,他都听不进去。就算对方出示了证据,他也会继续怀疑,不愿意放弃或者改变自己的想法。这是因为,我们心里的某种信念已经“先入为主”,并且相信“这就是事实”,即如果自动思维是一种“意识”,那么这种信念就是一种下意识。


每个人都会拥有自己的专属的核心信念。这真的是一个悲剧,因为有的信念会把我们的关系变得刻板。因为这种信念的存在,我们的思维不再从容,失去了接受他人想法的余地。 如此一来,我们就会因为一些小事而莫名其妙地受挫或者发怒,误解对方的善意并与其争吵,做出一些令人费解的行为,搞得彼此非常疲惫。 尤其是童年的伤痛会长期反复,日益加重,来自父母的情绪需求过剩或者不足,这种核心信念企图支配我们的心灵和灵魂。 这种操纵感情,对话与行为的核心信念,称为“图式”。


孤立的心灵循环构造是阻断关系的原因所在。


心理学家杰弗里.E.杨说:对个人生活毫无帮助的消极核心信念,来自童年时期未能得到满足的情绪核心欲求。比如,与重要的人之间的眷恋依求(爱,照顾,看护,接纳等),表达需求或者感受的自我表达欲求,趣味欲求,选择的自主性与自我认知欲求,自我克制与管理的欲求等等。


良好的沟通一定是如实的描述和观察。当下流行的正念,强调的就是如实地接纳我们的思维,感觉和情绪,即以观察为基础的接纳。对话训练的目标绝对不是“停止自动思维”,而是“理解自动思维。”这两个目标有着明确的区别。这种差别可以解释为,判断“那个人是利己主义者”与认识到“我认为那个人是利己主义者”。前者是确定某个要是“利己主义者”,后者则明确认识到那是“我的思维”。如实看,如实听,这种努力的态度就是我们对观察的定义。表达时尽量不要加入自己的思维。观察是对话在最重要的开始,同时也是一一种让对方放松地加入对话的舒适方式。


我们的思维,其实长期支配着自身的感觉和情绪。如果在某种特定情况中觉得受到威胁,就会明显产生担忧和各种身体感觉(眩晕,发寒,呼吸困难等)经历身体不适感的同时,还会开始进行预测严重后果的危机分析(即灾难化:对死亡的恐惧,惊慌),由此引发的不安再次加重身体的感觉,从而导致更极端的分析,形成恶性循环,最终引发恐慌症。


我们在观察某物或者进行思考的时候,身体会自然而然地产生感觉与情绪。 比如,走在黑暗的夜路上,如果认为(看到或者听到)有人在身后跟着,就会产生全身发抖,起鸡皮疙瘩,心跳加速等感觉,继而引发恐惧,惊慌等情绪 感觉和情绪像是一对双胞胎兄弟,在日常生活中也会保持一致。


如果对方是我们十分讨厌的某个人,我们会产生什么情绪呢?我们可能会有这样的思维和情绪:“这个人怎么总是这么随便?” “真是令人不爽。” 反之,如果对方是我们深爱的恋人或者喜欢的朋友,我们的思维便会有所不同:“这个人真可爱,为什么总是和我开玩笑呢?”“真好奇他为什么这么做。”同样是“掐”这个刺激,我们的情绪却随着思维的改变而发生了改变。


人们在表达自己的情绪时,通常会混淆思维与判断,有时还会搞不清自己此刻的情绪,于是压抑情绪,只表达思维。因此,我们会把情绪区分为好与坏,积极与消极,然后进行回避或者抑制。不过,身体的感觉和情绪会如实告诉我们某些事情的信号。 当我们得知自己升职时,我们的思维是“很好”,“太棒了”,但是我们的身体发生了怎么样的变化呢,“心跳加速”,“身体发热” ,感觉兴奋和激动就是我的情绪。

我们总是关注好与坏,不想感受积极与消极,或者试图将其消除。如果可以正确理解情绪,就能很容易地从歪曲的思维中恢复,并产生好好听对方讲话的心灵空间。这种做法会成为理解彼此的需要与行动的根本力量,即可以细致地理解自己情绪的人,不仅可以健康地管理自己的情绪,也可以在与他人的交往中更好地传达自己的立场,因此能够建立更满足的人际关系。 也就是说,恢复关系的起点是细致的理解自己的情绪。


每个人的性格,脾气各不相同。同样的事件和刺激,每个人的反应有所差别,也是因为对刺激的“情绪灵敏度”不同。情绪灵敏度的决定因素有很多,包括刺激的强度与性质,个人的脾气与性格等。不过,只要花时间练习,就可以引起情绪变化,改变思维,或者做呼吸冥想,不要压抑情绪,顺其自然,这种练习的过程叫作:情绪调节。


情绪调节可以进行持续训练,它的核心不是压抑情绪,而是接纳情绪。


我们每天的感受,思维和所做的事都会受爱或恐惧两者之一的驱动。这两种情绪都会产生反射性的生物反应。 当我们感到害怕时,一系列激素会自动让我们感到愤怒,想要逃跑或不知所措。当我们感觉到被爱的时候,则会产生其他一些激素,让人觉得安全和愉快。一方面,感觉被他人所爱会让快乐充盈,因为我们觉得受到了保护,心灵和思维都处于接纳和开放的状态;另一方面,恐惧会让人封闭自己,剥夺生活中的积极情感,压抑身体,局限思维。


我们感觉被他人所爱时所处的状态与其他情感都不一样,它能使人感到快乐,平静,专注和放松。感觉被爱是一种强大的体验,它能让人在面对挑战时顶住压力,有助于从困境中复原 感觉被爱并不是一道关于“拿走还是留下”的选择题,它是一种生物需求,就像食物和水一样,如果缺乏就会渴求。如果感觉不到他人的爱,本能就会告诉我们生活中少了一些重要的东西。


我们都希望生活中有爱,但常常不知道如何寻找和维持这种情感。原因之一就是尽管我们想要爱,但对于爱究竟是什么感觉没有足够的认识。当我们没有得到自己所需的东西时,“更多”就会让人感觉“更少”。当我们沉浸于追求自己想要的东西而不去管那些我们需要感受的事物时,就有可能同时感受到满足与空虚。就像你会去吃没有营养的东西,喝不能解渴的饮料一样,有可能你与别人在形式上有联系,但感受不到与他们的真正联系


用语言来描述感受是一件很难的事,尤其是空虚或渴望的感受。被爱与感觉被爱不一样。有人关心自己和感觉到有人关心自己不是一回事。你可以照顾某些人,关怀和帮助他们,但如果你的脚步太快,或者不知道如何建立情感上的联结,那么你就不会体验到被爱的感觉。有些人可以不辞辛劳地满足你的每一项物质和智力需求,却完全没有注意到你的情感需求,因此也无法满足它们。如果他们不看你,就不什么知道你感觉很难过。如果他们听不出你的挫折与恐惧,就很有可能会做一些让你更加愤怒或害怕的事。在这种情况下,你可以意识到有人关心自己,却没有被爱的感觉。如果没有那些可以传达情感上的理解与联结的面部表情有肢体语言以及其他一些非言语线索,你就无法感受到爱,情感上无法得到满足。

情绪,情感负责很多对我们而言很重要的事:动机,行为,判断力,人格,共情和爱。情感对它们的影响比思维要大。


婴儿时,我们向世界表达身体感觉和情绪感受用的是非言语的方式,这为整个人生中的亲密沟通奠定了基础。每个人一开始的交流都是无言的,以情感线索为基础。我们感觉到饥饿,于是焦虑地寻找那个理解,关心我们的人,他会为我们提供食物。通过沟通,我们从情感上感到安心,甚至在看护者给我们喂食之前就能放松下来,感到安全而满足,产生情感上的联结。


这些让我们感觉被爱的安全感并不是一种单一出现的情绪。我们不可能只体验那些令人愉快的情绪,而抛弃那些让人不太喜欢的情绪。这就是为什么在每时每刻与自己的感受保持联结至关重要。我们不能根据自己喜欢什么或不喜欢什么而对想要感受什么情绪挑挑练练。情绪,情感,包括那些令我们不太愉快的情绪,情感,就像由人际关系制成的救生圈一样,能防止我们在生活的河流中下沉。当我们与情绪,情感脱离联系时,不仅会断开与自我的关系,而且会断开与我们所爱之人的之间的关系。


将这个瓶子涂抹围绕于喉咙与头部。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4

标签:偏差   消极   认知   信念   情绪   思维   说话   身体   感觉   方式   情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