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文物故事:文精武壮女中魁 -孙晓梅给母亲的信

这件文物年代为1941年,纸质,每页长21厘米、宽18厘米,共4页,文字系钢笔竖行书写。这封信是孙晓梅在1941年 4月16日写给母亲陆琰的。1989年2月由浙江省富阳县党史办捐赠浙江革命烈士纪念馆。

孙晓梅1914年出生于浙江富阳龙门古镇一个世代书香的大家庭,她在母亲的教育下,自小喜读诗书,受当时新思潮的影响,主张男女平等,向往民主和进步。1936年冬与杭州横河小学的教师季诚性(浙江义乌人)结婚。婚后,孙晓梅也到杭州横河小学任教。“七七事变”爆发后,她联络爱国教师和进步青年,寻求抗日救国道路,还在《东南日报》《民国日报》发表散文、杂谈,宣传抗日。“八一三”淞沪抗战之后,因杭州疏散人口,夫妻俩回到龙门。她的丈夫季诚性投考了国民党中央军校,之后便留在国民党的军事机关工作。孙晓梅因与他志不同道不合,就此结束了夫妻关系。

1938年10月,孙晓梅接到堂弟孙成修的来信,她的堂弟从延安抗大毕业后分配到新四军总部。堂弟要她动员家乡青年参加新四军。孙晓梅说服母亲,带领家乡的几名进步青年,化装成难民,步行到安徽,参加了新四军。参军后,她进入军部教导总队学习,学习结业后,被分配到军政治部所属的薛暮桥任组长的农村经济调查研究组工作。1940年夏,孙晓梅奉命赴苏南敌后抗日根据地做民运工作,同年 9 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此后,她曾任中共镇丹县委、武进县委妇女部部长等职,经常出入日伪据点附近,在复杂险恶的环境中,发动和组织群众。

正是在这段时期,她收到了母亲的一封来信,要她离开革命队伍回家,与在国民党军事机关做事的、已离婚的原夫季诚性言归于好。孙晓梅在这封给母亲的回信中,毅然决然地拒绝了母亲的劝导,表达了自己对志同道合婚姻的追求和向往,同时对人生目标、理想前途等问题,也阐明了自己的见解。她对母亲说,“请原谅我,不能如你所愿,让我自己去做封建社会下的牺牲品。”“我有我天付(赋)的顽强心,我不怕任何压力、威胁、非议,我能毅然的(地)打碎封建礼教所束缚我的镣铐。我所要的‘名’和‘利’,是大众所需要的‘名’和‘利’,我并不稀罕个人的‘名’和 ‘利’。”“我们要解放人类,首先自己就应该有勇气来改革,我不愿一个思想完全相反的人和我共同生活下去。我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我只有牺牲自己的幸福。我相信,只要在全人类得到解放之后,我也一定会被解放的。……我要为我的理想斗争到底。……我们有力量战胜我们的敌人,来争取青年人最后的胜利和解放!”

之后,她更全心全意地投入革命事业。1941年10月中共长江工委成立后,她任工委委员,负责路北特委及其下属长江工委之间的政治交通,打通长江南北两岸的联系通道。她时而扮作农村妇女,时而装成小商小贩,经常穿越封锁线,出入敌占区,递送文件,联络工作,有时还护送来往的干部,或者购买的军用物资,每次都能出色完成任务。她果断、泼辣和无畏的工作作风,深受人们钦佩,不少和她一起工作过的人,都赞她是“女中丈夫”。

1943年4月27日,孙晓梅完成护送干部北渡长江的任务,返回途中,不幸被日军宪兵队逮捕。日军设宴“招待”她,企图软化诱降。孙晓梅拍案而起,掀翻酒席,大骂“鬼子”。日寇恼羞成怒,不久,她被押到南京龙潭老虎山凹,被剐掉乳房,残酷拷打。孙晓梅坚贞不屈,英勇就义,年仅29岁。

1984年6月,当年曾与孙晓梅共事的我国著名经济学家薛暮桥亲书诗一首,以表达对烈士的怀念:“二十年华运幄帷,文精武壮女中魁。昔日洒下一腔血,今朝腾起千枝梅。”孙晓梅以她短暂、绚丽的青春年华成就了其壮烈的一生。

资料来源:浙江省退役军人事务厅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1

标签:精武   富阳   母亲   女中   堂弟   浙江省   长江   杭州   县委   工委   日军   文物   红色   青年   故事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