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蜀孟昶宠妃花蕊夫人,俘虏后被赵匡胤霸占,留下一首诗传唱千年

君王城上竖降旗,妾在深官哪得知?

四十万人齐解甲,更无一个是男儿。

花蕊夫人,五代后蜀后主孟昶妃,姓费,也有的说姓徐,青城(今四川都江堰市)人。花蕊夫人自幼能文,尤长于诗,加上貌美若仙,以才艺选入蜀宫,深受孟昶宠爱,先拜为贵妃,又升号慧妃,别号花蕊夫人,因为人们常以花比喻美女容貌,但孟昶却认为该妃之美,花尚不足以比拟,故赐号“花蕊”。从此,花蕊夫人开始了她的以色事君的生涯。

花蕊夫人虽有才有貌,但她碰到的孟昶却是昏君。当时中原纷争,战乱频仍,巴蜀由于地理环境的限制,孟昶的父亲孟知祥便摆脱中原的控制而拥兵自立,但登基称帝才半年;就因病死去。

16岁的孟昶在前臣的辅佐下承继帝位。孟昶上台,不思进取,不图北伐,偏安一隅,反倒骄奢淫逸,赌酒吟诗,大兴土木,整日沉溺在酒色苑池之中。

春日来临,他派人在宣华苑广栽牡丹,品种繁多,有深红、浅红、深紫、浅紫、淡黄、银黄、洁白、正晕、斜晕、金含棱、银含棱、旁枝、副博、合欢、重台、擅心如墨、红白间开等四五十个品种。

每当花开季节,姹紫嫣红,争奇斗艳,香气四溢之际,孟昶便与大臣们携带妻妾歌女,在花苑中饮酒赋诗,醉生梦死。夏天到来,孟昶又令人在成都锦江两岸修建大批舞榭歌楼,让都城士女倾城游玩。名花放春,异卉展颜,香郁十里,锦绣两岸,孟昶则乘坐华丽的龙舟,观看伶人嬉水。

后蜀都城成都素有“芙蓉城”的美称,秋季到来,芙蓉花盛开,蔚若锦霞。孟昶仍嫌不足,派出大批人力,在城墙上全栽上芙蓉,并盖上帷幕,花开时节,花帷映照,更添美丽。

寒冬腊月,万花凋谢,便以锦罗编织成各种花卉,极璀璨之盛。皇帝如此,全国风气便趋于奢华,加上十年无事,五谷丰登,上下都是寻欢作乐,追求享受。

孟昶奢侈享乐,又滥用臣僚,所用大臣或以聚敛民财为能事,如王昭远,李昊、范禹偁等;或以滥施酷刑为娱乐,如李匡远等;或是沉迷玩乐,不理国事,如欧阳炯等。

腐败与淫乐总是相伴而生,孟昶又于广政六年,下令在全国挑选13岁以上,20岁以下的民间美女丽姝充实后宫。此令一出,蜀中惊乱,有女儿的民家为避此事急忙托媒说亲嫁女,时称“惊婚”。

孟昶把选中的美女充入后宫,各赐位号,分成昭仪、昭容、昭华、保芳、保香、集衣、安宸、安跸、安情、修容、修媛、修娟等十四等,甚至将舞娼李艳娘也召入宫中,安为女官,还特赐娼家钱十万缗,代作聘金;后蜀亡时,后宫宫女还有三千,足见孟昶荒淫之极。花蕊夫人就是在此时选入宫的。

花蕊夫人进宫后,由于擅长诗咏,曾仿效唐代诗人王建作《宫词》一百首,富有思致,得到当时人的称许。除王建之外,历代作宫词者不乏其人,然而大都出版外臣之手,往往记载失实,或情思隔膜,难述真意。

花蕊夫人以宫中人写宫中事,且描摹细致,可补正史之不足,如史载孟昶中年以后日渐奢侈靡烂,不问政事,终日打球走马,选取良家妇女以充后宫,这些都可在花蕊夫人的宫词中找到。这些诗就成了当时蜀宫四季行乐图的写照。加之词语工丽,清婉流啭,读起来更觉清新。如描写当时的游乐场景:

龙池九曲远相通,杨柳丝牵两岸风。

长似江南好风景,画船来去碧波中。

又如描写玩耍的娇憨与喜悦心境:

春风一面晓妆成,偷折花枝傍水行。

却被内监遥觑见,故将红豆打黄莺。

内家追逐采莲时,惊起沙鸥两岸飞。

兰棹把来齐拍水,并船相斗湿罗衣。

又如描述奢华宴席的筹备:

厨船进食簇时新,侍宴无非列近臣。

日午殿头宣索绘,隔花催唤打鱼人。

花蕊夫人在宫词中还描写了那些在孤寂与愁闷中打发日子的宫女生活与心态,这为我们了解后宫三千粉黛的真实生活提供了极好的教材。

众多女儿仰慕宫廷生活,却不知这红墙黄瓦里存蓄着多少辛酸与凄绝。花蕊夫人以同情的口吻叙述了后宫几千女性的无奈:

月头支给买花钱,满殿宫人近数千。

遇著唱名多不语,含羞走过御床前。

一个皇帝三千妃嫔,绝大多数终生无缘亲近君王,甚至连一面也未见过,只是在月初支钱点名时,才有一次从御床前走过的机会。那御床是多么令人伤感,此时,宫女们只有想象着自己被皇帝宠幸,哪怕一次也好,但这只是白日之梦,每天晚上等待的是孤眠伴青灯,冷衾独伤思:

春心点破花边漏,晓梦敲回禁里钟。

十二楚山何处是,御楼曾见两三峰。

传说楚襄王在巫山与神女幽会,所以宫女们也期望着有那么一天,皇帝能兴云布雨于自身。但是,巫山云雨在梦中也是那么遥远,那么虚幻。梦醒仍是冷气笼罩的冷宫偏殿,唯有叹息伴终生:

太液波清水殿凉,画船惊起宿鸳鸯。

翠眉不及池边柳,取次飞花入建章。

水中鸳鸯尚成双,柳花亦能进帝宫,而二八佳人却连柳花都不如。水禽尚有情,可宫女有情无处寄,芳心无人问,花蕊无人摘,可悲可叹宫女命。花蕊夫人的诗篇揭露了宫廷生活的阴暗面,让后人得以了解皇宫欢乐下的苦痛。

殿前官女总纤腰,初学乘骑怯又娇。上得马来才欲走,几回抛鞍抱鞍桥。罗衫玉带最风流,斜插银篦幔裹头。问向殿前骑御马,挥鞭横过小红楼。

有这样一个宠妃,孟昶自是心头狂喜,十分宠爱。

这年,后蜀与地处中原的北周开战,孟昶即遣将调兵拒敌,自己却在后方流连声色。天气渐渐炎热,孟昶挈花蕊夫人等后妃到摩诃池避暑,夜凉开宴,孟昶左顾右盼,环视群芳,欢娱无限。谛视嫔嫱,花蕊夫人秀出众芳,酒酣兴至,就命左右取过纸笔,即席赋词,赞美花蕊夫人,第一句写道:冰肌玉骨清无汗,第二句又写道:水殿风来暗香满。

再拟写第三句,突有紧急军情报来,说的是周兵连克几寨,直驱而入。孟昶不禁掷笔道:“可恨强寇,败我诗兴,”传令撤酒肴,重新调兵遣将。可惜一段艳词就此断绝。

后蜀僻处四川盆地,连年欢庆,而中原地区却发生巨变,此时北周已被宋朝替代,宋朝开国皇帝赵匡胤有心统一中国,依次削平各割据政权,可恨孟昶不识时务,反联络另一割据政权北汉,企图联合攻宋,不料密信被宋朝获得,赵匡胤大喜,马上发兵6万,分路伐蜀。

这时孟昶还沉浸在除旧迎新的春节准备中,亲自为自己的官门题写:“新年纳余庆,佳节号长春”的对联。据考证,这是中国最早的对联。

从此,春节题联便成为民俗传了下来,这也算亡国昏君为中国人做的一件有益事情。但孟昶迎来的却是亡国厄运。

宋军抵达蜀境,孟昶慌忙派兵抵挡。蜀国虽然拥有数十万大军,但蜀军将领昼夜嬉乐,有的甚至还带着爱姬和几十个伶人,笙箫管笛,沿途吹唱。

可想而知,这样的军队能打仗,宋军似风卷残叶,从兴师出兵到蜀,历时仅66天。面对此情孟昶只有哀叹:“我与先主用暧衣美食养士40年,一旦临敌,都不能为我效力,虽想固垒拒敌,又有谁给我防守啊!”

后蜀亡国,花蕊夫人同孟昶一起做了宋朝军队的俘虏。据说,在押解去汴京的途中,经过葭萌驿时,听到杜鹃声啼;花蕊夫人心中悲痛,不可抑制,遂挥毫在驿站的墙壁上填词一首。

初离蜀道心将碎,离恨绵绵。春日如年,马上时时闻杜鹃。

这首词刚写到半阙,她哀痛欲绝,神情昏迷,不能再续写下去。词仅半阙,却是一字一泪,凝聚着亡国之恨,读来催人泪下。

后来有好事者续成下半阙:“三千官女皆花貌,妾最婵娟。此去朝天,只恐君王宠爱偏。”补续作者心怀鄙陋,视女性为玩偶,何能理解深层感慨与亡国惨痛?

孟昶到汴京,宋太祖御崇元殿,赐坐赐宴,面封孟昶为检校太师兼中书令,授爵奉国公,宋太祖早已闻孟昶宠妃花蕊夫人艳丽无双,极思一见,借慰渴念。

但怕对亡国妃子的兴趣引起朝臣的物议,便心生一计,命侍臣对孟昶的家属遍赏金帛,按礼仪,受礼者须入宫向施礼者答谢。这样可名正言顺一睹美人花貌。

果如其料,孟昶母亲带着孟昶妻妾入宫拜谢。太祖一一传见,挨到花蕊夫人拜谒时,才至座前,太祖忽觉鼻中闻着一股撩人心绪的香泽,心弦拨动,眼睛忽地一亮,果然是国色天姿,不同凡艳,正凝目端详时,花蕊夫人折腰下拜,几似迎风杨柳,凫娜轻盈,更觉柔媚,太祖心跳个不停,正恍惚间,耳边忽响娇语:“臣妾费氏见驾,愿皇上圣寿无疆!”

虽是很平常的,客套话,但出自花蕊夫人之口,听在宋太祖耳中,却是珠喉宛转,呖呖可听,太祖心荡神摇,只顾盯着花蕊夫人脸上,花蕊夫人已感觉到,便偷觑了太祖一眼,转首即去。

这秋波一转,顾盼生姿,在太祖眼中似嫦娥下凡,洛神出水,累得这位黄袍加身、发动陈桥兵变的开国皇帝魂飞天外,心动不已。

自这以后,宋太祖心猿意马,茶饭不思,害起煎心熬肺的单相思来,一心想在花蕊夫人身上,竟把国家大事搁在一边。宋太祖自付,继后王氏已崩逝,六宫虽多妃嫔,都不过寻常姿色。此时正在择后,偏偏遇上倾国倾城的美人儿,怎肯放过?沉思默想好几天,想出一个好计策。

一天晚上,宋太祖召孟昶赴宴,饮至夜半,孟昶拜别告归。次日,孟昶突然染病在身,胸间似有食物塞住,粒米都难下咽,多方医治,终属无效,奄卧数日,竞至毙命,年仅47岁。

宋太祖居然废朝5日,素服发丧,并追封孟昶为楚王。孟昶到达汴京不到10 天,便结束了他的一生。

孟昶丧礼完毕,花蕊夫人入朝谢恩。太祖见花蕊夫人满身缟素,别有一番风韵,愈比平时显得丰神楚楚,玉骨珊珊,当晚强留花蕊夫人住宿宫中,逼她侍宴。一个弱女子,怎能抵挡一国之君,只好惟命是从,饮至几杯,红云上脸,愈发俏丽,太祖越瞧越爱,越爱越贪,也顾不得君态君仪,索性站起身,走到花蕊夫人身边,抱她进入卧房,花蕊夫人娇羞满面,心中悲苦,但只有任其摆布。想必是宋太祖魂消良辰,赏心安魄,次日,即册立花蕊夫人为妃,对她宠爱非常!

太祖久闻花蕊夫人擅长写诗,便召她作诗。太祖问她,蜀亡的原因是什么?花蕊夫人随口吟出《述亡国诗》作答:

君王城上竖降旗,妾在深官哪得知?

四十万人齐解甲,更无一个是男儿。

表达了她对蜀国君臣昏庸懦弱,兵不能战的愤懑之情,表达了她的亡国哀痛之情。而太祖听了不禁极口赞美道:“卿真可谓锦心绣口了。”此诗传诵一时。

花蕊夫人身在宋宫,依然不忘故主,承雨露于新君,却怀念孟昶。孟昶死后,为寄托相思,她便亲手画了孟昶像,日夜焚香祭奠,后被太祖发觉,花蕊夫人托言画的是“张仙”,虔奉之可卜生男。

宫中一班妃嫔都盼望生男抱子,也都照样求绘,香花顶礼。俗称“张仙送子”,便由这花蕊夫人捏造出来。

宋太祖得了花蕊夫人,待她似活宝贝一般,每当退朝余暇,就与花蕊夫人调情作乐。花蕊夫人虽圣眷独厚,可她虚心谨慎,和蔼待人,官妇对她十分敬服,过了不久,宋太祖突发奇想,要立花蕊夫人为后,便与宰相赵普密议。

可遭到赵普的反对:“亡国宠妃,不足为天下母,宜另择淑母,才肃母仪。”宋太祖才取消了这个念头,但是对花蕊夫人的宠爱却未稍弛。

不过悲剧的命运终要降临。开宝元年二月,由太史择定良辰,册立左卫上将军宋偓长女为后。是时,太祖年42,宋后年17,老夫得少妻,恩爱非常。

宋后豆蔻年华,芙蓉笑靥,性情又非常温顺,很得太祖欢心,俗语说得好:“痴情女子负心汉”,那花蕊夫人,本有立后的希望,却被宋女夺去此席,现在,太祖宠爱也移到宋女身上。花蕊夫人宠衰,长门漏静,谁解寂寞?

关于花蕊夫人的死,有不同的说法,有说是病死的,有说被宋太祖赐的,也有的说是被宋太祖的弟弟晋王赵光义(宋太宗)射杀的,不过,花蕊夫人宠衰以后,终日悲伤、抑郁,因悲成怨,因怨成疾倒是最为可信的!

一代才女,徒落得水流花谢,玉殒香消,宋太祖闻知死讯,回想旧情,也禁不住涕泪一番,命用贵妃礼安葬。据传她死后葬在福建崇安县,但也只是后人的推测罢了。

总之,花蕊夫人像所有红颜薄命的女人一样,下场凄惨。从她留下的那些或华丽或哀婉的诗词中,我们看到了一个美貌才女那起伏跌宕不能掌控的命运。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关注遥山书雁,带您领略文化的博大精深!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8

标签:花蕊   夫人   太祖   宫女   亡国   宋朝   君王   宫中   后宫   俘虏   皇帝   千年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