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废弃核掩体内,这群没有食物的蚂蚁,靠着同类相食活了20多年

在上世纪美苏冷战的背景下,为了应对可能出现的核打击,当时两国都建立了许多核掩体,其目的是在遭受核打击后,作为一个临时的庇护所。

由于核掩体的特殊性,不仅修建坚固,除去通风孔外,密封性也极好,为了避免核弹冲击波,掩体大多数修建在地底下。

在苏联解体后,冷战也随之结束,核打击的威胁也随之解除,曾经建立的那些核掩体也失去作用,纷纷被遗弃。这就意味着核掩体大门被关闭后,其内部将形成一个独立并且封闭的世界。

核掩体内特殊的生命

2013年,波兰生物学家沃依切赫·奇诺夫斯基(Wnjciech Czechowski),出于好奇想前往波兰西部一个废弃的核掩体,查看是否有生命的存在,如果有的话,在与世隔绝20多年后,这些生命会进化成什么样子?

本来这位生物学家也没有特别期待,因为在废弃的核掩体内,除了通风口流入的空气,黑暗湿润的环境,没有食物来源,除了细菌病毒外,稍大点的生命很难在里面生存。

但是当生物学家进入到核掩体内部后,却给他带来了意外的惊喜。到达核掩体深处后,映入眼帘的是一个60多厘米高的巢穴,里面生存着一群特殊的生命——蚂蚁,通过对巢穴的规模判断,里面的蚂蚁数量至少有10万多只。


经过研究,发现这个巢穴中的蚂蚁属于木蚁,这种蚂蚁在欧洲比较常见,之所以叫木蚁,是因为其一般生存在森林之中,在地面上或者是树中建造巢穴,其食物来源是以树上的蚜虫,以及其他昆虫为主。

如果是在地面上,建造60多厘米的巢穴很容易,获取食物也非常方便,但是一个没有食物,被封闭核掩体20多年的蚂蚁群,是如何生存下来的呢?在生存下来后,它们又是如何扩充到如此庞大的规模的呢?


蚂蚁的来源

可以肯定的是,在核设施被废弃之前,是并没有蚂蚁的,或者说没有如此之多的蚂蚁,那么这群的蚂蚁来源,是生物学家首要的问题。

在对蚂蚁巢穴的研究中,科学家发现一个有意思的现象,那就是其巢穴建立的位置,正好处于一个通风管道的整下方。

顺着通风管道,生物学家终于弄清楚了,这群蚂蚁的来源。

这根通风铁管长度共有5米,一端连接核掩体,一端连接核掩体正上方的森林地面上,由于年代太久远了,日晒雨淋下,地面一端的盖子被腐蚀出漏洞,当蚂蚁经过时就会掉落下来。


而对于蚂蚁来说,在掉下来后,就是一趟单程的旅途,由于核掩体的特殊性,即便他们可以爬到2.3高度的墙面上,也无法通过掩体顶部爬到通风管道的入口返回地面。

在蚂蚁掉下来后,它们就自然的聚集到一起,想办法自救,企图通过堆砌巢穴,达到通道的入口的高度,然后逃脱这里,经过20多年时间的累积,在生物学家发现它们的时候,巢穴的高度已经达到60多厘米。

如果不是生物学家发现了它们,那么它们这种行为还会持续下去,蚂蚁的来源弄清楚了,那么它们是如何维持如此大的群体,解决食物问题生存下来的呢?


一个奇怪的现象

在生物学家对这群蚂蚁进行研究的时候,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那就是这群蚂蚁全部是工蚁,并不是一个完整的蚂蚁群。

一般来说一个完整的蚂蚁群,会有四种不同类型的蚂蚁构成。其分别是:蚁后、雄蚁、工蚁和兵蚁。

不同类型的蚂蚁,在蚁群中承担不同的责任,它们相互合作,发挥整个团体力量,致使整个蚁群愈加庞大。

蚂蚁群与牛群和鹿群等不同,鹿群等群体只是一个个单独的个体,恰巧碰到一起,然后聚集在一起,彼此相互间没有合作,互不干扰,当有外敌的时候,它们会四散而逃。


而蚂蚁不同,其更像人类,属于社会性生物,蚁群有不同着的社会分工,蚁后和雄蚁负者繁殖后代,其余蚂蚁没有则是放弃生殖权利,在整个群体中完成社会分工。

当有外敌入侵的时候,身材高达的兵蚁会冲锋在前,而平时的食物来源,以及筑巢等体力劳动,全部由工蚁完成,虽然工蚁个头最少,确是整个群体中数量最多的群体,它们一生都没有繁殖的权利,其忙碌一生,只是为了别人的后代,服务于整个群体。


所以从核掩体内整个蚁群的结构来看,在没有蚁后繁殖的情况下,核掩体内的蚂蚁,几乎可以肯定都是从地面上掉落下来的。

在经过长久累积,加上工蚁的寿命也有数年时间,在核掩体内,处于一个相对恒温的环境,寿命也有所延长。最终达到10万只的数量,即便没有蚁后和其他种类蚂蚁的存在,这群工蚁也形成了独特的社会形式。

它们或许来自不同的蚁群,以前或许为了食物还有所争斗,但是在被困后,全部抛开成见,重新聚集在一起,组建成一个新的群体,不仅存活了下来,20多年间,也在努力不间断的逃离核掩体。


残酷的生存之道

在弄清楚这群蚂蚁的来源,以及数量等问题后,摆在这群蚂蚁眼前的还有一个现实但却残酷的问题,蚁群在黑暗封闭的核掩体中20多年,没有任何食物来源,它们是如何生存下来的呢?

最终经过细致的研究,终于弄清楚其中的原因

科学家在这群蚂蚁巢穴的不远处,发现一堆已经死去的蚂蚁,在把这堆蚂蚁带回去用仪器研究发现,这些死去蚂蚁身上都有咬痕。

而相对柔软的腹部全部被咬破,内部组织全部都不见,只剩下一层空壳,那么一个残酷的事实就摆在科学家们的面前,这群蚂蚁在这20多年里,就靠着同类相食而存活了下来。


可以肯定的是,掉下来的蚂蚁数量远远不止这些,它们可能来自不同的蚂蚁群,但是有着共同的身份标签,全部都是外出觅食的工蚁。

这些外出觅食的工蚁不断掉落下来,同时也会不断有蚂蚁死去,而这些死去的蚂蚁,就成为后来者的食物,形成一个残酷的循环,靠着同类相食,它们在黑暗潮湿的核掩体中,度过了20多年时间。

在对这群特殊的蚁群研究完毕后,科学家们最终用木板,从地面到通风管道间,搭建了一座桥梁,实现了这群蚂蚁20多年努力,但却没有完成的工程。当第二年科学家再去看望它们的时候,已经人去楼空,它们通过搭建起来的桥梁,回到各自的蚁群之中。


结语:

有科学曾建议,蚂蚁不能看成单独的生物,而整个蚁群才能看成是一个大型的生物,而每一只蚂蚁个体,只是这个大型生物的一部分。

但是波兰核掩体中的蚁群,却颠覆了生物学家的常识,那就是由单个工蚁组成的群体,其意义又在哪里呢?

也许有人会觉得蚂蚁靠同类相食的生存方式非常残忍,遥想50多年前,发生在南美的那场空难,坠落在安第斯山脉上的45个人,最终28个人也是靠同样的方式存活了下来,在那种环境下,谁又会去苛求他们呢?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7

标签:掩体   蚂蚁   工蚁   蚁后   苏联   食物   多年   生物学家   巢穴   群体   同类   来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