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写的真好,我也想上这样的劳动课

劳动最光荣

共青团江苏省委宣传部指导

“我的劳动课”江苏省少儿征文大赛

持续进行中

劳动课不止是打扫卫生

学种菜 学炒菜

非遗手作

志愿服务

丰富多彩

全省同学积极参与

将自己在劳动过程中的真情实感记录下来

用写作分享劳动技能成长的满满收获

晒出了多彩的劳动体验

二年级小朋友

成为了

称职的丝瓜成长观察员

扫码进入专区后

点击报名直接上传作品

分享孩子的劳动体验吧

接下来我们就一起看看

优秀作品吧

下厨风波

余婷 10岁

南湖二小 四(2)班

指导老师:杨婧

今天,我自告奋勇,自己尝试独自做一盘西红柿炒鸡蛋,谁也不许帮。妈妈对我笑了笑,便走出了厨房。

妈妈一走,我就忙活开了:我拿出两个又大又红的西红柿,用流动的清水把残留的泥土洗掉,然后切成了八块,但我们家的菜刀今天好像“吃错了药”,平时在妈妈手里百依百顺,想要什么样都能很快切出来,而今天在我手里西红柿东扭扭、西扭扭,活像一个小丑,好不容易切完,麻烦又来了,鸡蛋又跑哪儿去了?我左顾右盼,东找西找,连鸡蛋的影子都没见着,怎么办?问问妈妈吧,她一定知道!可我又转念一想,我都说过独自做了,怎能反悔呢?于是我又找起来……啊!在木柜子底下哩,我快速拿出两个,又拿出一个碗,把鸡蛋轻轻地敲了敲碗沿,只听“咔吧”一声,蛋清和蛋黄轻轻流了出来。我又重复了一次这个动作,蛋就打好了,我再取出一双筷子,使劲搅打起鸡蛋来,直到它们充分地混和在了一起,材料就准备好了。我想:我做出来的菜好吃吗?

终于要炒菜了,先把锅洗干净,再把残留下来的水烧干,就可以倒油了,我再把油烧热,把打好的蛋液倒进去,“哧——”一股热气冒了出来,我仿佛置身于云雾中,但我立即反应过来,用铲子快速翻炒。这时,我关成文火,把西红柿柿倒入锅里头。我又拌了几下,呀,该放盐了,我放了一小勺盐。锅里的西红柿已经要烧干了,于是,我又马不停蹄地装了小半碗水,毫不犹豫地倒入锅中,我松了口气,把锅盖盖上焖了2分钟左右,放了些糖,拌了拌,便就盛上来了。

午饭时间到了,我热好饭菜,叫家人们来吃饭,他们尝了尝,又酸又甜,可好吃了。妈妈还说:“你的厨艺都可以赶上妈妈了。”我听了,心里比吃了蜜还甜。

我们还邀请到

原南京外国语学校语文老师

第四课堂创始人

龚春来老师

发现文章中的美好

传授捕捉灵感的妙招~

老师的话

西红柿炒鸡蛋出现在很多同学的作文中,因为它是入门级的厨艺。小作者的这篇文章亮点不少,如丰富的细节描写,这些细节都有一定的启示性,让读者置身于劳动的场景。再如细腻的心理描写,“怎么办?问问妈妈吧,她一定知道!可我又转念一想,我都说过独自做了,怎能反悔呢?”“我想:我做出来的菜会好吃吗?”“我听了,心里比吃了蜜还甜。”这些描写贯穿于劳动的整个过程,读来亲切!十岁的小朋友,能把一次劳动过程写得如此生动,不能苛求太多了!

劳动技能成长感受

刘思娇 13岁

苏州市阳山实验初级中学校 初二2班

说到竹子,你首先想到的是熊猫还是竹笋,或者,竹编?竹编是我国非物质遗产的传统工艺,而竹扇的做法却是更难的,首先取竹,破竹,再去节,破篾,抽篾。

但这节课因为时间有限,所以老师就给我们发了竹条,如果有机会的话,我一定会从取竹开始做。编竹条的材料为丝带,竹条装饰物,剪刀,双面胶,胶水,竹签。编织的纹样更是多样,如十字编,人字编,六角边。我选择了人字编。旧时的人家几乎每家都有竹编做成的日用之器。在发展如此快的时代,这些非物质手工还不能被机器所复制。

首先把竹条摆齐,并不是所有的竹条都摆上去,而是选择一半,一定要双数,不然人字标是无法形成的。为了防止竹编随意走动,我们把编好的双竖竹条用双面胶粘起来。

接着就可以开始编人字纹了。编织之前口诀要记牢,第一步,挑二,压二,挑二,压二。第二步,挑一,压二,挑二压二。第三步,压二,挑二压二,挑二。第四步,压一,挑二,压二,挑二。然后按照这样的顺序接着往下编,千万不要搞重复了,不然的话会像我做的第一遍一样,做错了得重新做。把它们编织完之后,把它们压实,把双面胶取下来,开始修剪,剪成喜欢的形状,再用竹签穿过扇面,再用丝带缠住竹签,最后再用装饰物装饰一下。

这次编织,我从中感受到了中国非物质遗产的手工魅力,让我感受到了中国的几千年手工文化。

老师的话

这篇文章令人眼前一亮。文章选材是新颖的,竹编,非物质文化遗产,出现在课堂上,多么美好的事情。另外小作者用了很多专业术语,再现了劳动的场景,比如:“接着就可以开始编人字纹了。编织之前口诀要记牢,第一步,挑二,压二,挑二,压二。第二步,挑一,压二,挑二压二。第三步,压二,挑二压二,挑二。第四步,压一,挑二,压二,挑二。”如果制作过程描摹得再清晰些,增加一些全班同学劳动的场面描写,文章会更出彩!

手把手教写作

劳动技能成长感受

说到竹子,你首先想到的是熊猫还是竹笋,或者,竹编?真开心这次,老师给我们上竹编课啦!

竹编是我国非物质遗产的传统工艺,而竹扇的做法却是更难的,首先取竹,破竹,再去节,破篾,抽篾……仅仅程序就有很多道。

但这节课时间有限,所以老师就给我们发了竹条,如果有机会的话,我一定会从取竹开始做。编竹条的材料为丝带,竹条装饰物,剪刀,双面胶,胶水,竹签。编织的纹样更是多样,如十字编,人字编,六角边。我选择了人字编。旧时的人家几乎每家都有竹编做成的日用之器。在发展如此快的时代,这些非物质手工还不能被机器所复制。

首先把竹条摆齐,并不是所有的竹条都摆上去,而是选择一半,一定要双数,不然人字标是无法形成的。为了防止竹编随意走动,我们把编好的双竖竹条用双面胶粘起来。

接着就可以开始编人字纹了。编织之前口诀要记牢,第一步,挑二,压二,挑二,压二。第二步,挑一,压二,挑二压二。第三步,压二,挑二压二,挑二。第四步,压一,挑二,压二,挑二。然后按照这样的顺序接着往下编,千万不要搞重复了,不然的话会像我做的第一遍一样,做错了得重新做。把它们编织完之后,把它们压实,把双面胶取下来,开始修剪,剪成喜欢的形状,再用竹签穿过扇面,再用丝带缠住竹签,最后再用装饰物装饰一下。

这次编织,我从中感受到了中国非物质遗产的手工魅力,让我感受到了中国的几千年手工文化。

我的劳动课

潘奕丞 13岁

无锡市梁溪区江南中学阳光校区初二(7)班

劳动是快乐的,让我感受到生活的美好;劳动是幸福的,让我体会到生活的温情;劳动是智慧的,让我们摆脱稚嫩,不断成长,走向睿智。劳动像一堂课,我在劳动中感受到成功的快乐,感受到家人的幸福,让我走向成熟。

从小到大,我都是吃着家人给我做的美食,今天我也要为他们做一道好菜,让家人也尝尝我的手艺,尝一尝幸福的味道。这是属于我的劳动课。

爸爸刚买了一个大烤箱,这让我想到烧烤店的烤肉,顿时口水直流,我迫切地想马上吃到美味的烤肉。于是我就心急火燎地配好腌料,简单地将排骨腌了一下,就送进了烤箱。10分钟过去了,20分钟过去了……“叮”的一声,烤肉烤好了。我兴奋地冲过去,迫不及待地准备尝一下那诱人的烤排。一口下去,又苦又淡,里面还带着血丝,“咦……”这也太难吃了!

“美味的烤排这么这么难啊?”我自言自语道。这时奶奶走过来,微笑着对我说:“烤排不难做,来,我们一起按照步骤做,但是要注意一些细节。”于是我一步一步按照流程来做。我仔细地把排骨洗干净后,趁着沥水的时间,把姜和蒜洗净切碎,按比例放入酱油、盐和水做好一盘美味的腌料;然后戴上手套把排骨放入料理盆中均匀搅拌,经过了一个晚上的漫长等待,排骨吸足了料汁,变成了诱人的深红色。我急忙把排骨放进预热好的烤箱,坐在沙发上焦急地等待着。我想要是再次失败就真是无地自容了。25分钟过去了,房间里已经溢满了香气,又是“叮”的一声。我飞奔过去,迫不及待地打开烤箱,“哇!”只见一块块酱红色的排骨整齐地躺在烤盘中,“滋啦滋啦”的声音,简直是人间美味啊!夹块排骨放入口中,肉汁在我口中炸开,浓烈的鲜香蔓延到整个身体,爷爷奶奶也赞不绝口。

在这堂劳动课中,我感受到了成功的喜悦,我明白了:“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不管什么事都要用心去做,才能收获成长,收获成功!

老师的话

自己做的烤排一定是最美味的,劳动的过程也是收获满满。小作者行文时用了变化,使情节有了波澜,有了起伏:第一次做烤肉失败,第二次大获成功。而且第二次的食材准备步骤很详实,很生动,令人有看美食视频的感觉。美中不足的地方是,第一次失败的原因没有写出来,是放在烤箱的时间问题,还是食材的制作问题?

我的拿手好戏

马侯恩 11岁

南通市城中小学五(10)班

人人都有拿手好戏,我也不例外。对于我这个正宗“吃货”来说,拿手好戏肯定离不开“吃”。瞧!那圆乎乎、香糯糯的汤圆就是我的杰作!

记得一年级的寒假,我向奶奶拜师学艺,学习搓汤圆。开始,我搓的汤圆各种形状都有,可就是没有圆的。不过,我可没气馁,更没停下练习的脚步。

经过这几年的练习,我现在的手艺已经炉火纯青,不仅能搓出滚圆的汤圆,还能变花样啦!

今天,就让我给你露一手!来做个芒果味的汤圆吧。先把金黄色的芒果皮削掉,将果肉切块榨成粘稠顺滑的汁。将适量的糯米粉倒入一个大碗,再将芒果汁倒入其中,一条条金色的河流从“雪山”顶上奔流而下,很是壮观。紧接着,用手把糯米粉和芒果汁和在一起,捏一捏,按一按,再捏一捏……没多会儿功夫,粉和汁便在我的手下抱成了“团”。将“团”取出,放在案板上揉一揉,变成一条黄色的“毛毛虫”,再把“毛毛虫”切成小段,放在掌心一个个的搓成球,摆放在碟子中。一个个黄色的汤圆,像一个个胖娃娃,个头儿一般大,整齐列队。嘿,大功告成!整个过程行云流水,一气呵成。连爸爸都惊诧于我的技艺,竖起大拇指,连声称赞:“不错!不错!搓得又快又好!还挺有创意呢!我家宝贝了不起!”

怎么样?你是不是已经馋得口水“飞流直下三千尺”了呢?

老师的话

文章开头“圆乎乎、香糯糯的汤圆”一下子冲击了我们的味蕾。汤圆,中国美食文化中的杰作,美味,又有美好的寓意。经常写作文的同学知道,包粽子啊,做包子啊,包饺子啊,这些程序其实很难写好。要为小作者特别点赞的是倒数第二段,把做汤圆的过程写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写的真不错,邀请孩子参加

团省委宣传部指导

江苏广播主办

为孩子挥笔创作保驾护航

搭建专业平台

全省同步开赛

凡参与报名选手均可获得电子参赛荣誉证书

获奖选手皆可获得

由赛事组委会认证的荣誉证书

及丰厚奖品!

优秀奖获得者作品

有机会通过江苏广播官方微信平台

展示给全省小朋友~

*往期赛事评审环节

本次大赛主办方组建专业评委团

将从作品的原创性、主题性

艺术性和活动关联性等角度综合评审

选拔优秀作品~

让“劳动创造美好生活”传递

体会劳动和收获的快乐

开启全新成长之旅

报名即可获得权威证书

作品还有机会录制音频播出

让全省学生听到哦~

报名时间

即日起至12 月31日

活动对象

15岁以下青少年儿童

作品要求

“劳动技能成长感受”

为题,将自己在劳动过程中的真情实感记录成文投稿参赛,尤其欢迎短小精悍、500字以内的精品;作品须为作者本人原创。

作品提交

按规定填写报名表单

将作品以电子稿录入/手写稿拍照上传

图片文件大小不低于1M

作品授权

报名者上传本人原创作品,承诺拥有作品版权,且许可活动主办方将作品用于宣传推广等使用场景。

点击阅读原文

赶快报名

等你哦!

-扫码报名-

也可扫码进入专区后

点击报名 直接上传作品

BREAK AWAY

征文大赛作品展示

征文大赛作品展示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4

标签:劳动课   竹条   竹签   装饰物   烤箱   汤圆   西红柿   排骨   中国   美味   手工   物质   妈妈   老师   作品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