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古城修街巷 - 古城街巷,一座“闽南传统民居营造技艺博物馆”

泉州开元寺建筑一景。图:咱厝人-陈陈


在不同的时代,建筑的文化内涵和风格是不一样的;在不同的地域,建筑也有着不同的面貌。德国哲学家黑格尔曾说过:“音乐是流动的建筑,建筑是凝固的音乐”。泉州作为首批历史文化名城、世界遗产城市,具有丰富的建筑遗产,尤其在泉州古城区域,不仅有寺庙塔幢、社区民居、桥梁码头、历史街区等,还有着众多祠堂家庙、城门城墙。其中,最具特色的便是城内的红砖古厝,它有鲜红的墙面、飞翘的燕尾屋脊及精美的雕塑、剪粘、彩绘等装饰艺术,是中国传统民居的一大亮点,被许多建筑学家誉为“红砖建筑区”。


如今,古城29条街巷综合提升工程正有序进行中。随着街巷硬件功能提升,越来越多的市民、游客选择走进它,甚至留下来。而这背后,一方面是为了保护闽南传统建筑,另一方面是传承闽南传统民居营造技艺,让匠心风骨凝于古城,纵使千年流转,仍能谱写独属泉州的文韵。



泉州开元寺建筑一景。图:咱厝人-陈陈


追溯泉州建筑的发展脉络,那绕不开的肯定是被民间称之为官式“皇宫起”建筑(闽南传统红砖民居的营造样式)。这种建筑形制的独特,衍生了营造技艺上的一系列独创,独具双曲坡屋顶、燕脊高翘、“运落”舒展的特征,由此衍出造型工艺上“升山”“举折”“暗厝”等独特技法和“造脊”“造规”上的独殊工法。后人更是美赞:“出砖入石燕尾脊,雕梁画栋皇宫起。”


综合提升工程中,泉州中山路正骨医院门前加上的柱础,其功能是抬高柱子,防止雨水与潮气对柱子木材的浸蚀,延长其使用寿命。(柱础包括柱珠与磉石。柱珠,就是在柱子下方的垫脚石,其造型丰富。磉石是柱珠下面的方形地铺石。)

古民居的柱础间,有些还会有地伏石雕,形态简单,包括地牛和虎脚,有一定的视觉找平作用,给人以平整稳定之感。题材通常有“莲生贵子”“喜鹊登梅”“云纹”“龙纹”等,富含吉祥意义。(图为古榕巷36号)



“无木不雕,无石不刻”是典型闽南传统建筑的真实写照。工匠们用精湛的木雕、石刻技艺,在建筑上大放异彩,与红砖建筑的造型结构相融合,不仅体现了营造工法的技术,也将本土文化融入建筑,最终形成了独特的闽南风格。


传统的郡望堂号(门匾)通常由石块雕刻而成。

用剪粘瓷装饰的郡望堂号。


与石刻技艺有关联的还有古城依旧随处可见的郡望堂号(姓氏文化),这种通常由石块雕刻而成的门匾,代表着家族迁移的历史记忆。



“窗,聪也,于内窥见外为聪明也。”房屋有了门窗,便如同人有了耳目,所谓“诗意栖居”就是学会了在房屋顶上开设窗户开始。在窗框内雕刻螭虎图案称“螭虎窗”,螭虎是将云朵、花卉、草叶等程序化、抽象化的线条组成龙头、龙身、龙足等,也称草龙。木制螭虎窗根据窗户形态可制作称方形或八角形,有些还会上彩绘图。螭虎身体弯曲修长,表示长兽(长寿)之意。(图为后巷3号)

“偷梁换柱”是文物古建大木修复传统技法的一种形象通俗的表达,是指在不落屋架的情况下,对立柱、梁枋、檩条实施更换以及墩接等特殊技艺,能巧妙地达到“修旧如旧留旧”的修复效果。(图为后巷3号)


传统闽南建筑木作,分为大木作和小木作。大木作是指直接承重的梁、柱、檩、椽等屋架大构件及斗栱、瓜筒、梁引、托木等小构件。小木作通常是指装饰装修类的门窗、屏风、挂落等施作构件。闽南地区习惯将小木作称为“细木作”,将大构件的雕刻也包含在内,所以细木匠也称为雕花师傅。其中,雕刻是小木作中最主要的技艺。



封砖壁中的封砖拼花十三丁通常在街巷转角处以砖叠砌,上下顺丁塔砌,以保护、美化墙面。(图为三朝巷一景)

另一种样式的封砖壁。

外墙采用块石与不同规制的红砖片混筑墙体,上下间隔相砌,石块略退入墙面,称为“出砖入石”。“出砖入石”的墙体,艺术化地表现出砖、石本性,体现了材料的质感对比、色泽对比、纹理的大小粗细对比。砖石浑然天成,洋溢着淳朴的民风气息。(图为古榕巷一景)

拱门上的“出砖入石”。(图为玉犀巷一景)

蚝壳用来砌筑民居外墙,常建于闽南沿海一带。这种砌墙方式在如今,显得既美观又特别,许多游客特来泉州打卡拍照。(图为花巷一景)

花巷与井亭巷拐角处,运用闽南传统建筑材料和营造技法,打造别样的休闲空间。

样式丰富的红砖墙面。


闽南地区盛产红砖,随处可见的“红”,是许多游客对泉州的深刻印象。在古城街巷内,我们通常能看到封砖壁、出砖入石、夯土墙、穿瓦衫和少量的蚝壳墙。



镶嵌在墙堵上的砖雕,由数块大型方砖雕刻,拼成一整幅画面。



除此之外,与“红”相对应的还有砖雕、瓦作和屋脊。


砖雕常施于墙堵、门额等处,尤其是凹寿两侧的“对看堵”,用大型方砖雕刻,然后拼成一整幅画面。由于红砖易碎,砖雕多用压地隐起、减地平钑等浅浮雕或线刻技法。


瓦作是屋面铺装的统称。闽南传统建筑普遍使用红瓦,红瓦包括简瓦和板瓦,外观为橙红色,不施釉的居多。筒瓦,形状如竹简形,横截面半圆形,直径10厘米左右。简瓦一般用于规制较高的建筑,如庙宇、祠堂、官署、官宅等,泉州沿海地区民居亦普遍使用。


旧馆驿巷董杨大宗祠的燕尾脊。


闽南传统建筑的厅堂等主要建筑的正脊,一般不分段,称“一条龙”。正脊两端线脚向外延伸并分叉,称燕尾脊、燕仔尾。按照闽南民间的说法,只有举人以上的官宅才可营造燕尾脊。但实际并非如此,在泉州地区民居使用燕尾脊的现象十分普遍,所谓的“皇宫起”大厝,大多使用燕尾脊,称 “双燕归脊”。官绅大厝及宫庙祠堂常在燕尾脊上再加吻兽作为装饰,早期是手工塑制,加以彩绘,后多用陶制品或剪粘代替。



泉州中山路骑楼建筑上的剪粘技艺。图:咱厝人-陈陈


在古城,还有一类建筑广受欢迎,那就是中山路的骑楼建筑。


古建专家姚洪峰在书中介绍道:“中山路骑楼建筑,其外廊为柱列空间,形式为券式或梁柱式。起源自南洋新加坡住商一体的建筑,马来文称为kaki lima,骑楼式洋楼又称五脚基、五脚矩式券廊,闽南语中‘基、气、起’的发音相似,‘基’指的是雨水下泻不会淋到墙体的脚线,所以也称‘雨脚基’。现在普遍称呼走廊通行处为五脚基,甚至泛指一般洋楼的外廊形式。这种建筑风格常见于东南亚国家,中国部分南方城市受其影响而引进现代街市的兴建参考。因为亚热带气候温和湿润,跟南洋炎热多雨相似,为了使行人躲避艳阳及暴雨,达到‘晴不曝日,雨不湿鞋’的效果,街道两边设置开放的、连续的、有顶的走廊。随着中外交流的频繁,这种骑楼式洋楼也在闽南发展开来。1924年泉州市开始改拓市区的中山路商业街道,整条街分为南、中、北三段路。中山街宽12米,街的两侧是骑楼式建筑,一般为两层,前面是临街商铺,后面多为手巾寮式的民居住宅,骑楼柱廊宽度为2.7米。这种人性化十足的建筑样式是古城街区从古代过渡到现代的一种重要体现。这个风格是“海交”文化的建筑精华,既有西方建筑特点,又有闽南建筑的风格,并在建筑材料的使用上,运用了本地材料和工艺,是外来建筑文化和本地传统建筑风格完美融合的典范。”



中山路打锡街1号,工匠运用灰塑、堆剪等技艺装饰建筑。灰塑在泉州传统民居中运用颇为广泛,常见在水车堵、屋脊、山墙等处装饰。工匠们常以泥塑做成花纹,以丰富视觉效果,纹样两边对称,样式由中国传统图案,如云卷纹、花草纹、花形纹及拼花等演变而来。水车堵则常用戏曲人物形象,如岳飞、二十四孝、八仙过海等。


中山路打锡街1号,滴水兽结合堆剪技艺,样式十分有趣。泉州民居的屋面呈双向曲线,屋脊两端起翘高挑,常以堆剪、彩塑、灰塑装饰。堆剪包括白描、打底、安模、粘瓷四项,剪切瓷片是堆剪中非常重要的一道工序,是将专门到瓷厂定制的高温烧制、色彩鲜艳的碗,用钳子剪成各种需要的尺寸,然后根据需要的题材、位置,进行嵌瓷。例如,花卉的镶嵌,需要花瓣虫中间逐渐张开,角度越来越平缓,而花径枝干则平铺镶嵌。完成后的堆剪还可以用油漆上色或描金线,增加其艺术表现。

花巷里,有着许多样式好看的瓷砖。


泉州传统民居的装饰一般多采用传统寓意方式。明清时期,随着泉州出洋谋生的人越来越多,在他们衣锦还乡之后,通常都会回家乡盖大屋,并带来国外的装饰风格。例如油饰彩绘、堆剪、灰塑、砖刻等技艺。而在当时如此庞大的需求下,自然也就培养出了一批批依靠着传统技艺为生的匠人。现如今,古城29条街巷综合提升工程更是离不开他们的双手,为泉州书写“诗意栖居”。


漫步古城街巷,感受天工之巧与雅士之趣,那是传统智慧与现代艺术的结合。庙堂宙宇、民居古厝,构成星罗棋布的个个妙局。游古城,看建筑,徜徉在这座“闽南传统民居营造技艺博物馆”,耳边传来一首凝固的“美妙音乐”。


本文参考资料:蒋钦全《闽南传统建筑营造技术》

姚洪峰 黄明珍《泉州民居营建技术》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7

标签:闽南   骑楼   民居   技艺   燕尾   中山路   传统   泉州   街巷   红砖   古城   博物馆   建筑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