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曾经也是一心为国,他是因为哪件事开始黑化成为枭雄的?

曹操,无疑是东汉末年最为顶尖的军事家,政治家,大文豪,一生丰功伟绩无数,让后世为之赞叹。但是最开始的曹操只能算是权利场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并没有多少存在感。可就是这么一个小人物,在刚开始却是一个一心为国的热血青年。

在大汉这栋大厦即将倾覆之时,曹操以小人物之身却展现出了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于将倾的英勇无畏。大汉名存实亡即将覆灭,所有人都在抢着划分自己的利益蛋糕,无人顾及国家的危亡,只有他,曹操,不计个人得失,不计生死义无反顾的孤身刺董,为国除奸。

奈何天意不可违,行刺失败,曹操仓皇逃窜,在董卓的全力追捕下侥幸逃出生天,要是换作一般人早已认命,但是曹操没有,对国家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督促着他为国挺身而出,毅然决然的传檄天下诸侯,号召诸侯联军讨董勤王。

可他哪里知道,所谓的诸侯都是各怀鬼胎,都是打着勤王的幌子来为自己赚钱名声积攒势力,根本就是出工不出力,只有曹操,用自己全部的家当拉起来的三千人家族子弟骑兵,就敢于奋不顾身的追击董卓的数万大军企图救回皇帝,然而等待他的却是对方数万伏兵围攻,三千骑兵瞬间全军覆没,要不是手下人拼死相救突围,世上恐怕再没有曹操这个人了。

此战是曹操起兵以来经历的第一次最为惨痛的大败,让他长久积攒的心血瞬间化为乌有,而打败他的不过是董卓麾下的一员小将而已。

曹操这一仗败的冤吗?冤!原本不应该战败的他,因为孤立无援再次身临绝境,也是因为这一仗,曹操看清了所有人的嘴脸,对大汉王朝的振兴不再抱有希望,彻底死心,从此,一代枭雄曹操,正式崛起!

之所以形成这种局面,因素多种多样,但是什么样的复杂坏境才能成就一个文武双全的曹操呢?只能说,东汉王朝的大环境给曹操提供了促进他黑化发展的沃土:

东汉从建国开始就不断的内耗走上了灭亡的路

东汉王朝是光武帝刘秀一手建立,但是光武帝的成功,离不开当时世家大族的鼎力支持,所以,自从东汉开国以来,国家的大权基本上就是在皇帝和世家两方的掌控之中,可以看看东汉王朝的历史,也只有开国皇帝汉光武帝刘秀时期,因为刘秀的威望很高,其他人不敢搞事,所以权利掌控在刘秀的手中,可是刘秀死后,后继之君基本上都是幼年继位,外戚专政,世家掌权,导致大权旁落。

这里我们就不得不说汉灵帝刘宏了,可以说刘宏就是东汉王朝彻底走向衰亡的起点:

汉桓帝刘志因为英年早逝,无子,所以只能在皇族亲王的子嗣中选择一位继承帝位,当时把持大汉朝政的窦太后为了继续掌控朝堂,经过千挑万选,选择了懦弱胆小的河间孝王刘开的曾孙、解渎亭候刘苌的儿子刘宏登基为帝,是为灵帝。

刘宏登基后,虽然年仅13岁,但是志向不小,也曾想过励精图治,消灭外戚打压世家重振朝堂,但是现实情况却远不是刘宏所能预料的。

当时的朝堂上有三股势力把控朝政,第一股势力是以窦太后和她父亲大将军窦武为首的军队势力,第二股势力是以太傅陈蕃为首的臣子势力,第三股势力则是以宦官曹节为首的宦官势力,原本这三方势力之间保持着一种微妙的平衡相安无事,但是因为曹节曾率领一千羽林军护送汉灵帝刘宏入洛阳称帝有从龙之功,被汉灵帝加封为长安乡侯,食邑六百户,深受汉灵帝刘宏器重,所以,引起了另外两方势力的联合反弹,打算消灭曹节,但是曹节反应更快一步,直接挟持了皇帝和窦太后,逼迫汉灵帝乘着窦武还没有反应过来的时候下达了诛杀的命令,结果窦武就这么稀里糊涂的死去了。

朝堂上看似除掉了一股势力,可实际上朝堂的平衡也正式打破了,曹节以宦官之身领大将军之职,权倾朝野,以太傅陈蕃为首的臣子势力基本上都是世家大族子弟,为了蛰伏自保,积极向汉灵帝刘宏靠拢表忠心,刘宏认为自己整肃朝纲的机会终于来了,兴奋非常。

经过刘宏和世家大族数年的谋划,终于消灭了曹节为首的宦官势力,表面看起来汉灵帝权利一统,可是随着时间一长,刘宏才发现,事情远没有他想的那么简单。

随着消灭曹节的斗争过程,世家大族子弟逐渐掌控了各行各业的命脉,对于他这个皇帝下达的政令也是阳奉阴违,导致全国各地基本上都是世家说了算,皇帝反而成了皇宫中的金丝雀一样的存在。

时间一久,汉灵帝刘宏的斗志彻底被瓦解了,再也没有了当初的雄心壮志。一心贪图享乐,骄奢淫逸,迅速耗尽了国库积累,然后又巧立名目敛财,设置西园,甚至公开卖官换取钱财供自己享乐,朝堂上十常侍以张让为首,屠夫出身的何进为大将军成了世家大族的代表,两方斗的不可开交,朝政彻底荒废。一时间,整个国家乌烟瘴气,贪官污吏横行全国,百姓水深火热,易子而食,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饿殍遍地,宛如人间炼狱。

乱世开启,刚开始的曹操赤胆忠心

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汉朝彻底失去了民心,老百姓活不下去了,他们就会渴望有一个救世主来带领他们走出黑暗重见光明,这种渴望的心理随着大汉王朝越来越混乱,更是与时俱增,到了民乱爆发的临界点的时候,太平道张角应运而生了!他打着“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的口号正式造反起义了!也正式把高高在上的东汉王朝拉下了神坛,拖进了深渊:

公元184年,注定成了东汉王朝走向灭亡的起点,黄巾起义正式爆发,活不下去的老百姓拿着锄头镰刀也要紧紧跟随,不到两个月时间,黄巾军人数就达到了百万之众,席卷大汉八州,成为了前所未有的浩劫。

眼看江山倾覆在即,慌张不已的汉灵帝刘宏听信了藏有私心的世家大族臣子的挑拨,下诏允许全国各地刺史太守等大小官员私自募兵抵抗黄巾,后来,虽然黄巾起义被快速镇压下去了,但是国家更乱了,全国各地官员拥兵自重,对朝廷阳奉阴违。

而汉灵帝经过黄巾之乱后非但没有振作起来,反而变得更加荒唐昏庸贪图享乐了,在刘宏的心里,已经丝毫不管国家发展成什么样子了,只要不影响自己享受,根本不管天下有多乱,后来更是在宗人令刘焉的建议下重启州牧制,分封了十三个州牧主管大汉十三州的军政大权,自此,汉末军阀割据的局面正式形成,各州州牧纷纷招兵买马,只待天下大乱后逐鹿中原称霸天下,天下彻底乱了起来。

公元189年刘宏病逝,长子刘辨在何进和何皇后的拥护下登基为帝,是为汉少帝,可是何进屠夫出身,是依靠妹妹何皇后的裙带关系当上大将军的,没有任何才能,做事优柔寡断,手握重兵,却对张让为首的宦官集团不敢下手,听从了袁绍的建议,召西凉董卓入京勤王,结果却被十常侍提前知晓,在宫道设伏杀了何进,袁绍带兵乘机攻入皇宫,见人就杀,十常侍急忙裹挟太后和少帝刘辨以及陈留王刘协仓惶逃出皇宫,结果却被西凉赶来勤王的董卓碰了个正着,十常侍被杀。

董卓的西凉军正式进入洛阳,把控朝政,董卓残忍弑杀,荒淫无道,夜宿皇宫,后来为了进一步树立自己的权威,毒杀少帝刘辨,改立陈留王刘协为帝,是为汉献帝,董卓自己加封太师,剑履上殿,参拜不名!从此,董卓权倾朝野,众臣敢怒不敢言,选择了隐忍,其中最为隐忍的人就是曹操。

曹操原本是夏侯家子弟,只是因为曹操的父亲是过继给宦官曹腾的养子曹嵩,所以姓曹,但是因为宦官之后的名声,曹操自小就被人看不起,在那些鲜衣怒马的世家子弟面前更是小喽啰一般的存在,在四世三公的袁家子弟袁绍眼里,就是一个跟班的存在。可是就是这样的一个人却是一个心有大志忠心为国的人。

原本宦官之后的曹操几乎是没有机会进入大汉官场的,正巧赶上了汉灵帝公开卖官的政策,曹操的父亲曹嵩用曹腾留下来的钱财加上自己多年的积蓄,高达亿钱的天文数字买了一个太尉的虚职。曹操也因此进入了世家大族的行列,通过举孝廉入仕,再经过曹嵩的各处打点,曹操一路高升,成为了西园八校尉之一,手下掌管大概两千人左右的西园军,后来更是在征讨黄巾军时屡立战功,斩首黄巾军多达万余,因功被朝廷封为济南相,俸禄两千石,相当于一郡太守,官职不小。

此时的曹操对未来是充满信心的,他有属于自己的雄心壮志,立志为大汉开疆拓土,让大汉重回巅峰,他的最大的愿望就是在自己死后,墓碑上能够写着“大汉征西将军曹操墓”的字样,他就心满意足。尽管后来汉灵帝一系列昏聩的行为让曹操有所失望,但是那颗忠臣之心并没有磨灭,董卓入京后恶行累累罪恶滔天,曹操深知自己此刻和董卓对抗无异于以卵击石,所以他选择了隐藏,假意投靠董卓,取得董卓的信任后伺机而动,为国除贼,重振朝纲。

果然,时机成熟后,曹操从王允处得到一把七星宝刀,曹操以献刀为名觐见董卓,孤身刺董。要知道,此时的曹操无依无靠,宦官之后的名声更是被太多人瞧不起,董卓府上更是有重兵把守,而曹操武艺又不高,孤身行刺董卓,不管成功与否,都是九死一生,也没有几个人会记得他敬佩他,死了之后或许还会被鞭尸不得安宁,可是曹操仍然这样做了,此时的曹操是一心为汉的,为了国家大义,他义无反顾,不顾个人安危,敢为天下先。

但是曹操失败了,原本利用董卓的信任,曹操轻易就靠近了熟睡的董卓,或许是董卓命不该绝,就在曹操掏出七星宝刀准备行刺的时候,烛光反射出来的刀光晃了一下董卓的眼睛,而董卓常年在西凉边疆与羌胡作战,对于武器有一定的敏感性,感知到危险,就在曹操持刀刺下的瞬间坐了起来,曹操大惊,眼看行刺失败暴露,曹操急中生智,顺势一跪,说是得了一把宝刀献于太师,出于对曹操的信任,再加上董卓刚刚醒来,头脑不清醒,也没有多疑。

曹操知道等董卓反应过来自己必死无疑,应该马上逃跑,但是又不能表现出慌张,于是假借一些由头,让董卓赏赐了一匹千里马,告辞之后,骑上快马直奔城门而去,没过多久,董卓在谋士李儒的提醒下反应过来曹操刚才是要杀他,雷霆大怒,派出重兵追击,但为时已晚,曹操早已逃之夭夭,董卓怒火无处发泄,屠杀了曹操在洛阳的所有家眷,全国通缉曹操。

曹操东躲西藏,历经千辛万苦跑回了老家陈留,集合曹氏夏侯氏两族子弟投靠了东郡太守张邈,算是有了栖身之地。

后来,董卓越发骄狂,欺压帝王,残杀大臣,毒杀太后,天怒人怨,立志报国的曹操面对此情此景,又如何能忍受?于是发布讨董檄文联合诸侯讨伐董卓,最终,以袁绍为盟主,共十一路诸侯组成了讨董联盟,严格来说应该是十路诸侯,因为此时的曹操只是东郡太守张邈麾下的奋武将军,算不得一路诸侯。

在袁绍的带领下,诸侯联军挺进虎牢关,和董卓展开了较量,最终因为联军势大,董卓放弃了洛阳,挟持着汉献帝迁都长安。诸侯联军进驻洛阳。

一时间,诸侯联军弹冠相庆,忘乎所以,这些诸侯本来就各有心思,根本没几个人会想到此刻皇帝还在董卓的手上,他们的战略目的根本没有达到,都是想的如何让自己利益最大化。

现实的打击让曹操彻底失望死心了,逐渐黑化

只有曹操,他知道,董卓是匆忙撤退,如果此时派兵追击,定能打对方一个措手不及夺回汉献帝,眼看诸侯早已兴奋的无法自拔,因为救人心切,曹操急忙带领自己花费所有心血培养出来的三千骑兵和家族子弟追击董卓,却不想,中了董卓麾下大将徐荣五万大军埋伏,三千骑兵全军覆没,就连他自己,要不是因为兄弟曹洪等人的拼死相护,恐怕也活不了!

曹操灰头土脸的无功而返,回到联军大营后,看到的却是一帮诸侯忘乎所以的大摆筵席吃喝玩乐,对于自己险些丧命的遭遇不但没有安慰,反而一顿冷嘲热讽。

此刻的曹操,彻底失望了!这就是所谓的诸侯联军吗?这就是所谓的救驾功臣吗?可他们的表现哪里有一点儿为君分忧的急迫?如果他第一次追击中埋伏的时候,诸侯有联军追上来当作第二路追兵追击董卓的话,定能成功救回皇帝。可是看看这些人都做了什么?自私自利,胸无大志,目光短浅,见利忘义,心中无国无君,除了刚开始的孙坚真心出力之外,这些人哪一个不爱惜自己的羽毛?猛将和精锐大军一个没带,这哪里是救驾?装模作样罢了。在他们眼里大汉王朝早已是过去式了。

想他曹操,不计生死孤身刺董,落得个满门抄斩的下场,如今为救皇帝,又是全军覆没,自己也差点儿死掉,其他人呢?瞧不起他曹孟德出身不说,更没有一点儿为大汉尽心的意思,朝中百官更是只知道自保,又有谁管即将倒塌的大汉王朝?只有自己一次又一次的前赴后继舍生忘死,但是此刻显得却是那么的自作多情不知深浅,呵!想他曹孟德,一个小人物罢了,宦官之后,将不过数员,兵不过数千还损失殆尽了,他有心杀贼无力回天啊,而这些有实力有能力的人却是只顾自己,他曹孟德又哪来的能力力挽狂澜呢?

汉朝失尽了人心,已经无法凝聚了,既然如此,他曹孟德何不为自己谋?为天下谋?天才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既然无法挽大厦于将倾,何不推倒重建?让百姓少些苦难?自己也能建立一番丰功伟业?是的,应该这样的,曹操如是想道。


从此以后,那个一心为汉忠心报国的曹操死了,彻底黑化,一代雄主正式崛起。

曹操心里下定决定之后,冷眼扫过在座诸侯,呵的一笑,留下一句“竖子不足与谋!”之后扬长而去,他曹孟德要开创属于自己的时代。

奸雄曹操正式登场,魏武挥鞭时代的来临

回到东郡后的曹操从头开始,在家族兄弟的辅助下练兵强大自己,在兖州相邻的青州,还有数十万残留的黄巾,公元191年,曹操出兵青州剿灭黄巾,受降黄巾数十万,除去里面的老弱妇孺,组建了三万精锐大军,称之为青州军。袁绍为拉拢曹操,表奏汉献帝封曹操为东郡太守,曹操从此有了自己的地盘,正式走上了发展壮大之路。

而此时在长安的汉献帝,则是刚刚经历过了一场动乱的洗礼。司徒王允用计离间了董卓和义子吕布的关系,以汉献帝禅让为名诓骗董卓脱离大军至包围之中,被吕布杀害,董卓正式退出历史舞台。

汉献帝年幼,司徒王允加封太师辅佐朝政,在外面驻守的西凉军大将李傕郭汜听闻董卓被杀,害怕朝廷追究他们,所以主动请降,然而意外的是,被王允拒绝了?不仅如此,还派遣吕布带领大军剿灭李傕郭汜。

在此关键时刻,李傕郭汜听从谋士贾诩的建议,率领麾下十万大军反攻长安,先是打败了吕布,然后围攻长安,最终长安被破,王允被杀,而李傕郭汜也正式开启了臣子兵变围攻皇帝的开端,大汉朝的权威彻底不复存在,天下彻底大乱。

李傕郭汜挟持着汉献帝把控长安,过了整整四年。最终,因为李傕郭汜二人争权夺利自相残杀,汉献帝乘机在臣子的拥护下匆忙逃出皇宫,并同时向天下诸侯发布勤王诏书,可是此时的汉献帝早已没有了帝王威严,诸侯们忙着争夺地盘,根本没人搭理他,就连离的最近的身在冀州的袁绍也是无动于衷。

此时身在兖州的曹操,经过四年的发展,早已兵强马壮,占领了整个兖州,听闻汉献帝出逃后,眼中精光一闪,他深知这是一个机会,亲自带领人马不远千里将汉献帝迎接到了兖州,在许昌修建皇宫供汉献帝居住。

虽然此时的汉献帝早已没有了帝王权利,但是却是大义所在,谁拥有汉献帝,谁就出师有名,更何况四百年大汉朝的威望深入人心,有很强的引导作用,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有志之士纷纷来投,其中以荀彧荀攸最为有名,曹操一时间实力大增。

此后一二十年,曹操灭袁绍,败袁术,擒吕布,定辽东,灭马腾,破张鲁,一统北方,如果不是赤壁之战曹操骄傲自满太过大意导致兵败的话,恐怕当时就能一统天下。但尽管如此,曹操对于北方一统,抵御外族,给予北方老百姓安定的生活仍然有着不可磨灭的贡献。如果没有曹操,那么北方的战乱还要持续多久谁也说不准,再加上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镇压不臣,杜绝了各地诸侯分裂九州回到战国时期各自称帝称王的局面。

有人说曹操不也称王了吗?他不是也挟天子以令诸侯了吗?不错,但是有没有想过,曹操能称王能够挟天子以令诸侯,那是对方实力使然,那是人家一手积攒起来的实力,而不是窃国得来的。就像曹操所说:

“若使天下无有孤,当几人称帝?几人称王?”

这话不假,如果没有曹操,天下只会更乱,再说了,如果曹操不称王,皇帝又无能,围绕着汉献帝的那些所谓的忠臣有几个有能力和曹操一样东征西讨平定叛乱?没有,到时候天下只会更乱,受苦的还是老百姓。

尽管后来的赤壁之战失败了,但是曹操一方的实力仍然是最强的,蜀吴两国加起来都无法对抗,曹魏一统只是时间问题,这种情况下,百官劝谏曹操称帝,但是曹操决绝了,为什么?

一来是因为他曾经对大汉的忠臣之心,虽然后来大汉的无能让他死心了,但是对汉朝他是有一份归属感的;二来,曹操已经老了,此时称帝,也当不了几年的皇帝了,虽说他的江山是他一手打下来的,但是后世的史书上写的时候只会说他曹操作为汉臣取代了汉朝,有篡国的味道,哪怕他知道自己不算篡国,但是不好听;最后则是因为他曹操是汉臣,不想在自己年老的时候亲手取缔了他曾经效忠的皇权,算是他对大汉的最后一份心意吧!

可以说,曹操对大汉真的仁至义尽了,早期不计生死的为大汉付出,直到看明白大汉不得人心无法扶持了才彻底死心,而后来虽说是挟天子以令诸侯了,但是也让汉朝的国祚多延续了几十年,到死都是汉臣,如果汉献帝落在其他人手里,恐怕早死了,大汉早亡了!

后来的曹丕称帝,那也不是曹操能管的了,新朝取代旧朝那是时代发展的必然,但凡当时的汉朝还能凝聚民心,曹丕都不可能称帝,可是事实就是,汉朝的民心早在汉灵帝时期就败光了,不然也不可能让黄巾军两个月就发展到百万之众,要是能好好活着,谁会造反?所以说汉朝当时不得人心了,曹丕的称帝是必然的,与曹操关系不大,对于汉朝,曹操做的足够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5

标签:太守   王朝   大族   宦官   汉朝   枭雄   东汉   诸侯   大汉   世家   势力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