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生甜蜜似糖,半生流离感伤|才女李清照那些优美诗词背后的情感

导语:说到才女李清照,这位婉约词派的代言人,应该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可是,她的情感之路和生活经历,却远没有卓文君那么一帆风顺和甜蜜——或许,这就是上帝为你打开了一扇门,就要关上一扇窗吧。

李清照,号易安居士,汉族,齐州章丘(今山东章丘)人。宋代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

赵明诚,字德甫(一作德父),山东诸城龙都街道兰家村人,北宋末年至南宋初年官员、学者。左仆射赵挺之第三子,女词人李清照的丈夫。

提及李清照,大家都知道,这是千古第一才女,而说到他的丈夫赵明诚,虽然也颇有名声,却得在后面加个头衔——女词人李清照的丈夫……

几乎每一处提及赵明诚的地方,后面都会跟上这个头衔。

不管赵明诚服不服,显然,他在文坛的地位,在后世人眼里,是远不及李清照的。

那么,他是怎么追上李清照的,他们的情感之路,又是什么样的呢?

为何他会病死于建康(今日南京),与李清照有关系吗?


二人初识相国寺,一见钟情爱慕生

李清照出身于书香门第,家境优渥,名声在外,乃京城一颗明珠。

天资出众的她,被京都的繁华景象大大激发了创作热情——一度到了“此情此景,我想吟诗一首”的地步。

尤其是那首《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一出,更是使她早早地名冠京城。

当时文士莫不击节称赏,未有能道之者——《尧山堂外纪》卷五十四

当然,身为千古第一才女的她,也并不都是儿女情长,对于当下形式,她也有也有独到见解。

读了著名的《读中兴颂碑》诗后,她当即写出了“夏商有鉴当深戒,简策汗青今具在”,这样劝诫当朝、令人拍案叫绝的诗句。

一时间,她的才情之高,为世人所称道,尽皆赞叹不已。

以妇人而厕众作,非深有思致者能之乎?——宋代周煇《清波杂志》

这名声一大,招蜂引蝶自是避免不了——赵明诚就是仰慕者之一。

赵父与李父同殿为官,两家后辈自是有所往来。一来二去的,赵明诚与李清照的见面机会就来了。

赵明诚闲来无事,约了李炯(李清照从兄)去相国寺赏花灯——恰好,李清照也在。

恰好,在那么多人中,俩人还遇见了——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啊!

李清照那边咋想得还不知道,赵明诚这边的小心思已经呼之欲出、按捺不住了。

就是因为在人群中多看了你一眼,再也没能忘掉你容颜——王菲《传奇》

小伙子回去之后,茶不思饭不想,满脑子都是那个小姑娘的倩影。

到最后,他实在按捺不住躁动的内心——跑去给他爹出了个灯谜:爹啊,我梦见了一个灯谜,咋也解不出来呢!你老人家给瞅瞅?

言与司合,安上已脱,芝芙草拔——词人之夫

赵父本身是个文化人不说,自己儿子他还能不了解?

听完他的灯谜,赵父略一思索就明白了:这臭小子绝对不是做梦,这是春天来了啊!

不过,这是涉及到子孙延续的好事儿——你就瞧好吧,爹必须得给你办了!

扭头,赵父就提着重礼,上李家求亲去了。

一则,两家门当户对,皆为书香门第,二则闺女一直待字闺中,也老大不小了(16岁),所以,李父也乐得促成此事——这事儿,就这么成了!

千古第一才女李清照的第一段婚姻,就这么波澜不惊地开始了。

余建中辛巳,始归赵氏——李清照《金石录后序》


时事复杂几辗转,青州十年得小安

新婚二人似蜜糖,琴瑟和弦众人羡

同为文化人,俩人共同语言挺多,诗词歌赋、金石典故,他们时常彻夜欢谈。

在京城的那一年,着实是不羡鸳鸯不羡仙的幸福生活。

在太学读书的赵明诚,当初一、十五告假回家与妻子团聚时,常先到当铺典质几件衣物(他生活非常节俭),换一点钱,然后去相国寺市场,买回他们所喜爱的碑文和果实,夫妇“相对展玩咀嚼”。

天上浮云似白衣,斯须改变如苍狗——唐杜甫《可叹》

这世间事,谁又说得准将来如何?

李家逢难,赵家被贬,二人重聚青洲以求小安

朝堂争斗之下,李家被贬出京城,李清照为之受了牵连,不得不与丈夫分别,过上了两地分居的日子。

这还不算,过段时间,赵家升升降降之下,也被贬出了京城——似乎是上天不愿意他们分开?

歪打正着之下,二人再次聚首,安安心心地在青州过了十年。

这十年李清照将住所改名为归来堂,自号易安居士。

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归去来兮辞》

这十年他们相互支持,研文治学创作,李清照写出了《醉花阴》这样优美的词句,赵明诚也登山入寺,拓印碑文。

这十年他们节衣缩食,搜求金石古籍,度过了一段和美日月。

后屏居乡里十年,仰取俯拾,衣食有余……每获一书,即同共勘校,整集签题。得书、画、彝、鼎,亦摩玩舒卷,指摘疵病,夜尽一烛为率——李清照《金石录后序》

然而,他们无论如何也不会想到,这段时间,是他们生命中最后的十年美好。


第一次对丈夫失望:数年分居纳新欢,人至中年难欢颜

在青州十年后,赵明诚离家,开始了新的一轮仕途奔波生活,而李清照,则依然留在青州老家。

休说情比金坚,人心经不起考验!

这一分开不打紧,赵明诚这货耐不住寂寞,早早地出了墙——纳了几房颇得他欢心的小妾。

李清照冰雪聪明。

虽然丈夫没说什么细节,但从往来的书信之中,她感受到了丈夫的日益冷淡。

因此,即便是后来,赵明诚让她去莱州汇合,她也忍不住哀怨,在途中,写下了《蝶恋花》。

这首看似是写给姐妹的词,却满含悲苦愁绪:

苦二人无子嗣,二苦夫君负心汉,三苦自己容颜老,四苦多年别两宽……

但是,时年40岁的李清照又怎能料得到——幸福日子有时尽,苦恨从来无绝期……


第二次对丈夫失望:恨夫不争恨世艰,一诗骂尽懦弱男

赵明诚出事儿了——他当了逃兵。

他手下御营统治官王亦造反,被属下察觉并告诉了他——他似乎并没放在心上,也没啥指示。

这属下倒是挺尽心尽力的,自行进行了准备。

夜晚,王亦果然造反了,但是被属下击败。等天亮,属下去找赵明诚的时候,你猜怎么着?

赵明诚这货,连夜用绳子从城墙顺下去——跑了……

从丈夫身上,李清照仿佛看到了整个朝廷的缩影——懦弱!

国弱民不强,何谈直脊梁?

此间,深深为国事民事忧虑的她,写下了不少讽刺朝廷的诗句,以抒胸臆。同时,她也渐渐疏远了赵明诚。

南来尚怯吴江冷,北狩应悲易水寒

南渡衣冠少王导,北来消息欠刘琨

在后来的一次逃亡中,他们向江西方向而去。

一路上,原本共同语言颇多的两人,竟然无语凝噎、气氛尴尬。

到了乌江,站在项羽兵败自刎的地方,李清照不禁浮想联翩、心潮激荡。

面对浩浩江水,她随口就吟诵出了《夏日绝句》——这一诗,既是对逃兵丈夫的不满,又是对当下时事的不满,更是对懦弱朝廷的不满!

自此,李清照和赵明诚的感情更加淡漠。


丈夫横死他乡,清照辗转逃亡

赵明诚终是死了,毫无征兆地病死了。

赵明诚患疟疾病卒于建康(南京),年仅49岁

有人说,他是因为李清照那首诗,被讽刺地郁郁寡欢,再加上病,就挂了。

实际上,临阵脱逃那事儿,对赵明诚来说基本没啥影响。

没看人家逃跑之后,隔阵子又被启用那刻:葛衣岸巾,精神如虎,目光灿烂射人——这分明是春风得意,哪有一点伤心难过的影子?

要说这样没骨气的一个人,能被李清照一首诗给骂死,我第一个不信……

丈夫死后,李清照更是孤苦无依、颠沛流离。

她从建康出逃,经越州明州奉化宁海台州,一路逃下去,一直漂泊到海上,又过海到温州

李清照一孤寡妇人,眼巴巴地追寻着国君赵构逃跑的方向——但一心只想保命的赵构,恨不得生就四条腿,跑得那叫一个欢实,她怎么也追不上。

她自己雇船、求人、投亲靠友,带着她和赵明诚一生搜集的书籍文物,这样苦苦地坚持着。

因为,赵明诚生前有托,这些文物是舍命也不能丢的:万一有事,你先丢这个,再丢那个,但那宗器,实在不行,你就抱着它一块死吧……

这是啥话,李清照在其心中地位,可见一斑。

一次别前,清照问夫君:一旦发生兵乱,我怎么办啊。

赵明诚答:从众。必不得已,先弃辎重,次衣被,次书册卷轴,次古器,独所谓宗器者,可自负抱,与身俱存亡,勿忘之。

而那些文物,每一次搬家逃亡,都会损失一些,到最后,还被偷走了一大批,文物所剩无几——那是寄托了她所有美好回忆的东西啊!

李清照悲痛欲绝难自已……

痛吧,反正这条路,也不知道何时是归途,反正这悲痛,也没个尽头!

人间离别尽堪哭,何况不知何日归——唐·赵嘏《江上与兄别》


改嫁又遇家暴男,一生所学传继难

李清照实在受够了居无定所的日子,遂嫁给了一个叫张汝舟的人,以求安定——谁承想,这货是个披着羊皮的狼!

婚后,张汝舟很快就露出原形——原来,他只是想占有李清照身边尚存的文物。

但是,这些东西是李清照的命根子啊!

两人先是在文物支配权上闹矛盾,渐渐发现志向大异,真正是同床异梦

到最后,他甚至对李清照拳脚相加!

李清照在给友人的信中写道:猥以桑榆之晚景,配兹驵侩之下材!

刚烈的李清照,又怎么可能凑合着过日子?

尽管,按照当时律法,妻子状告丈夫,无论对错,都要入狱两年,但是,她宁可坐牢也要终结这段婚事——她将张汝舟跟她炫耀的科举作弊之事,揭发了出去。

等到张汝舟被贬职、发配,她才算结束了这段被后世批判多次的婚姻。

赵死,再嫁某氏,讼而离之,晚节流荡无归——宋代·王灼《碧鸡漫志》卷二

然不终晚节,流落以死。天独厚其才而吝其遇,惜哉——宋代·朱彧《萍洲可谈》卷中

此后的李清照,当真是晚景凄凉。

尤其是,当她想将一生所学,教给陆游的妻子(那时还是十岁左右的小女孩)孙氏女之时,孙氏女一句“才藻非女子事也”,让李清照的心彻底凉透!

“夫人幼有淑质。故赵建康明诚之配李氏,以文辞名家,欲以其学传夫人。时夫人始十余岁,谢不可,曰:‘才藻非女子事也。’”——陆游《夫人孙氏墓志铭》

亲人离世,丈夫早死,晚景凄凉,所学无处付——原来,我才是那个与世界格格不入的人……

于是,她茫然地行走在杭州深秋的落叶黄花中,吟出这那首,浓缩了她一生和全身心痛楚、也确立她在中国文学史上地位的《声声慢•寻寻觅觅》: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结语:李清照的悲剧,悲在是个处于封建社会、偏又文化见地极高的女人。她身为平民,忧国家兴、虑山河亡,她身为女子,求平等爱、盼专一情。

以她不随波逐流、不凑合苟安的刚烈性格,有无法解脱的悲哀和超越时空的孤独,在所难免。

但是,无论如何,她那令人惊艳的才情和家国天下的情怀,都值得我们反复欣赏和赞叹!

瞎写一段,大家随便看看:

醉花阴·记李清照

颠沛流离风雨骤,不知何日收。 青州赴莱州,情淡意薄,两颗心凉透。

漫步残花黄昏后,有乌云依旧。 莫道不伤神,半生辗转,一人影消瘦。

#情感##头条创作挑战赛##情感情感##文化#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2

标签:才女   青州   晚景   京城   词人   金石   属下   宋代   半生   感伤   文物   诗词   优美   甜蜜   丈夫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