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则天最终被逼退位,根源却是自己最信任的狄仁杰埋下的暗棋

武则天到67岁高龄,才取得皇位登基,而当时她为了培养自己的势力,根据宰相娄世德的推荐,一手提拔了狄仁杰,作为自己的亲信。

武则天一生好杀,宰相都杀了一箩筐。但她却对狄仁杰另眼相看,称他为「国老」,不让狄仁杰下拜。古代人们把由重要位置上退下来的官员称为“国老”,比如孔子在鲁时被这样称呼,很有点顾问的意思;还有把在宫廷中负责教化帝王大臣德风的官员称为“国老”,被称之为“帝王师”,狄仁杰的地位,可见一斑。

狄仁杰说的很多建议见解,她都相信、都照做不误。公元700年,狄仁杰去世,武则天很伤心,对着朝堂上的人说:“朝堂空矣”,意思是朝堂空了、空无一人。这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感情??武则天对狄仁杰的信任,几乎到了言听计从,特别对他推荐的人才,一概加以重用。所以导致了狄仁杰能够短短四年宰相就能做到「桃李满天下」的局面。

这,绝对是个奇迹。武则天为什么这么信任他?

武则天和狄仁杰是君臣最佳组合。武则天一个杀伐决断,韬略智慧及美貌于一身的一代女帝,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狄仁杰一代名臣,断案如神,把忠,孝,廉称之为大义 ,深知为官为臣之道。 真实的历史上,武则天在用人方面继承了李世民和李治的优点,爱才惜才的用人特点,使得武则天对有能力的狄仁杰十分赏识。

不管是影视作品还是真实历史,狄仁杰的确都是武则天的心腹,狄仁杰当年一度影响到武则天择相的定夺,地位非凡。世人常说“沧海遗珠”这个词,殊不知,这个词最早就是用来形容狄仁杰的。

狄仁杰是通过科举入仕,刚开始的时候,他是一名小小的并州都督府法曹。后来狄仁杰升任大理寺寺丞,他在一年内判决大量积压案件,涉及一万七千人,却无一人冤诉,后改任侍御史,不再处理什么案件,开始走向了唐朝的政治核心。可以说狄仁杰的福尔摩斯的生涯主要是年轻的时候一段经历,后来他并没有像影视剧中做了一个神探,而是主要处理国家大事。

有人问,狄仁杰为何不学其他大臣反对武则天?作为员工,现在公司有两大领导:老板娘和老板:老板娘一个是从底层摸爬滚打起来的,手腕非常厉害,才能极其突出,而且是公司的现任CEO,对你极其的信任,常常对你委以重任。这个老板娘的能力以及对整个公司的贡献全公司人都看在眼里。而老板是个前任老板的二代,就有个背景光环,能力手腕一舨,跟你关系也一般,后来还不怎么管事了。请问这种情况下,你是选择哪个领导呢?

武则天与狄仁杰,他们二人在关系上,除了君臣关系外,他们是老乡,而除这二者外,另外,他们二人在普通的君臣关系之上,其实还有另外一层有别于其他臣子而至关重要的关系,那就是“人与镜”的关系,“物与照”的关系,就像是当年唐太宗与魏征的关系一样。一个敢冒死犯颜直谏,一个虚心若谷善于听纳忠言!

如果把狄仁杰比作是一条鱼的话,那么武则天就是一潭活水。有了武则天的赏识,狄仁杰这才发挥了物尽其用的最大作用。

狄仁杰是年少通过科举考试选拔出来的人才,而他在唐高宗李治当政时并没有得到重用,一直外派做一个寂寂无名的小官。令人心生疑惑的或许正是这样一个默默无闻的外派小官,在女皇上位之后,居然能够像开了外挂一样平步青云。所以就连当时朝野上下都是议论纷纷的。

但是很快狄仁杰就用自己的一桩桩一件件漂亮的业绩,啪啪打脸非议他的人。他能得到重用的法宝,无非就是一颗赤子之心,为国为民,又加上她果断干练的政治手段,与女皇十分相像。女皇爱俊男不错,但是作为一个优秀的政治家,武则天比任何人都会重视下属的才干。在那个繁华的盛唐,其实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狄仁杰无疑是十分幸运的,他遇到了自己的伯乐。

武则天“冒天下之大不韪”直接称帝,却又没引起举国动荡,从这一点就可以看出武则天治国能力很厉害。换句话说,老百姓并没有对武则天的统治有太大的不满,有不同意见的,只不过是李唐王室和唐朝旧臣。从唐高宗统治时期人口才380万户,而经过武则天的轻徭薄赋,达到了615万户。可见老百姓是得到了实惠的。

狄仁杰正是有着洞察问题本质的能力,才让他从根本上,看透了这场权力争夺背后的关键点所在。在他看来,依照当时武则天如日中天的势头,以及她所拥有的政治资本,朝臣们以及李家所谓的“对抗”,远不能将武则天拉下台。更深处还有一点,即便是这些人成功了,期间所产生的斗争,足以让大唐的国力衰败。对于狄仁杰而言,谁坐在皇位上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坐在上面的人,能让大唐的百姓富足,让大唐的官员劳有所得。这一点,基本上没有人能够看透,而狄仁杰,则是少数人中的一位。

狄仁杰做的事情是本份,他没有越界,没有站队,他不跟上官婉儿的祖父一样和李治私下要“扳倒”武则天。能把自己的态度摆正,这是狄仁杰最好的“明哲保身”的方法。可能李治和武则天都暗示过狄仁杰“站队”,但狄仁杰只要装傻,两人都没办法。

所以武则天是霸道但不是傻,她当皇帝的时候,有些事情看起来很过分,又是支持女儿太平公主卖官鬻爵,又是斗杀政敌,自己还花大价钱打造“神都”洛阳,可她却知道自己有哪些人才的底线不可以触及,如果狄仁杰阻止她,那么她就收敛一点。

不过狄仁杰也不是没有过危机,当年武则天培养了一个酷吏,名为来俊臣,来俊臣本身就是个地痞流氓,却趁着朝政巨变之际,用残忍的手段上位,被武则天提拔,他得以晋升的功劳就是:造假诬陷。狄仁杰很不幸被来俊臣盯上,被来俊臣硬生生编造出一个“造反案”把狄仁杰抓捕入狱,幸运的是狄仁杰急中生智,没有为了所谓的骨气去送死,后来秘密联系上武则天换回了清白,捡回了性命。

再者,武则天登基已经67岁,在古代这个年纪已经接近风烛残年,说难听点就是"秋后的蚂蚱"。最后,李唐虽然被削弱很严重,但是唐朝建立还处于前期,王朝势力仍然很强大,大臣中大多数身在周朝心在唐,武三思势力并没有形成强大势力,武则天在立储方面态度模糊,没有最终确定皇位继承人,反而显得举棋不定,这些应该都在狄仁杰观察范围之内。很多李唐子孙起兵但最后都以失败告终,说明此时时机不到。狄仁杰亲手培养了很多复辟派,且位居高位。当然最重要的是保全了最有可能继承大统的庐陵王,因此不需要操之过急。

年事渐高的武则天,称帝一段时间以后,也不得不考虑继承人的问题,她心中意愿是要选武家的人,想从她的侄子里选一个。

狄仁杰劝她说:陛下可曾想过,如果您的侄子继位,陛下百年之后,侄子还会去太庙给您烧香祭祀吗?臣可从来没听说过,侄子会去祭奠姑姑啊!所以陛下要选人,只能从您的儿子里选。”一番话说得有理有据,武则天听得十分受用,因为显然狄仁杰是在为她打算,很明显,因为狄仁杰没有提到是该立庐陵王李显还是相王李旦!绝对是一片公心!是真正的在为武则天打算!这理由,真的打动了武则天,于是就立了儿子李显为太子。

没过多久,武则天让狄仁杰推荐宰相人选,狄仁杰力推张柬之,武则天看他态度这么坚定,出于对他的信任,就封张柬宰相之位。可是武则天决没有想到,这个张柬之就是狄仁杰留的后手。

在《新唐书》里说:「武后乘唐中衰,操杀生柄,劫制天下而攘神器。仁杰蒙耻奋忠,以权大谋,引张柬之等,卒复唐室,功盖一时。」就是说,武则天千算万算没算到,狄仁杰通过提拔张柬之等人这一手暗棋,最终由张柬之等人完成了匡复唐室的丰功伟业。

李显再次即位后,追封狄仁杰为司空,李旦追封狄仁杰为梁国公,可见他们对狄仁杰,也是有着深厚的感激之情。在大唐,狄仁杰一直都是一个官场的杰出代表,他蜕变于一个特别的时代,特别是完成了科举对人才择取的取向改变,光是这一点,就足够他的名声屹立不倒了。

狄仁杰深刻懂得求同存异的道理,并且能够在这种方略之下,为自己和百姓换来一个平稳的政治局面,这就是他的高明之处。不做强者的拦路石,只做弱者的护身符,不与强者争锋,而只在她大权的刀柄处,进行控力。此乃狄公也!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8

标签:伯乐   大唐   皇位   这一点   科举   宰相   陛下   女皇   侄子   根源   关系   狄仁杰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