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酒的阮籍还是醉酒的阮籍?看阮籍如何巧用以避杀身之祸

酒中有诗,诗中有酒,若是推荐一位人生主题满是诗与酒的历史人物,首推阮籍。阮籍的诗大都隐晦且无标题,让后人猜测无穷。

阮籍爱酒,到了何种程度?

根据《世说新语-任诞》记载:“步兵校尉缺,厨中有储酒数百斛,阮籍乃求为步兵校尉。”仅仅为了几百斛酒,入籍甚至辞去了司马家族的幕僚职务,去做了个基层的步兵校尉,不难看出其对于酒的痴迷。

阮籍

酒对于文人墨客情感的倾吐有着独特的作用。阮籍能文善诗,咏怀诗又为其最,而其存世佳作大多著于酒后。现实不济,其悲愤哀怨无以表达,由是借酒书愤;但世事炎凉,即便是酒后,即便是诗词,仍不可直白倾泻,时代背景造就了阮籍“隐晦曲折”之风格,影响深远。

虽酒不可令愤懑者全数倾于诗酒,但可激发文人的创作灵感。司马昭野心初现,欲夺权篡位,司马昭领各大臣写一封劝谏魏帝自行退位的简书。诸大臣深知此事不义,于是便将其推给阮籍。阮籍也非不义之仕,其自觉此文不得写,但司马昭也得罪不起,于是无奈之下部分昼夜,整日醉酒不问他事。

司马昭多次派使者前去,但当使者每遇原籍,就发现其已经酩酊大醉,呼呼大睡不得其文。临到用时,使者急切万分,叫醒阮籍索取。阮籍醉眼惺忪,无奈拿出纸笔,临场发挥,醉意之下《为郑冲劝晋王伐》一气呵成,文辞清正,使者叹为观止,阮籍醉酒成文的故事由此传开。

阮籍

阮籍爱酒,亦醉酒,国清则仕,建不世之功;国乱则隐,方明哲保身;复杂政治斗争之下醉酒亦是一种自保的手段,阮籍屡试不爽。

《晋书-阮籍传》中这样记载:“文帝初欲为武帝求婚于籍,籍醉六十日,不得言而止。”司马昭欲以联姻之法笼络阮籍,司马昭便以其子名义向阮籍提亲。司马昭时值一国之君,权势正盛,若是拒此联姻恐惹杀身之祸,若应之同流合污不可免。进退两难之际,阮籍酒醉了,一醉就是六十天,和亲之事“不得言而止”,既不与之同流合污,又免杀身之祸,妙哉。

身处官场,谗言在所难免,钟会对于阮籍心生憎恨,遂对司马昭谗言以进,妄图加害于阮籍,阮籍仍旧醉酒以对,其全套每每落空。

阮籍

文人于酒的结合,是华夏历史的一个闪光的点。阮籍等是代表的魏晋人士都选择了饮酒而狂的人生,这固然与时代的背景密不可分。但与此同时,阮籍与酒文化的结合又有其独特之所在,但阮籍诗中无酒可谓文坛之憾,由此不得不引起我们对于魏晋时代的深入思考。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1

标签:杀身之祸   晋书   司马   谗言   校尉   同流合污   阮籍   魏晋   步兵   使者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