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屠城是把城里的人全都杀光吗?

屠城,一个熟悉而又陌生的词语,绝大多数人理解的屠城,是把所有人都找出来处死,不论男女,不论老少,统统处死!

其实,真正的屠城更加残酷,那是一个漫长、压榨、煎熬的过程,绝不是被一刀砍死那么简单!

1645年4月25日,扬州沦陷,多铎纵兵屠城,下令十日封刀,史称“扬州十日”。

明末遗民王秀楚是扬州城中的一员,亲身经历屠城,侥幸存活,后来他写了一本书,名为《扬州十日记》,书中详细记载了屠城十日的全过程。

全文以第一人称口述,让人身临其境,心情复杂,有语难言,久久难以挣脱!

高能预警:屠城即将开始……

1645年4月25日,扬州沦陷,多铎纵兵屠城!

按照普通人对屠城的理解,清军进城的第一件事就是屠杀,其实,人家的第一件事是搞钱!

《扬州十日记》中记载:始知为逐户索金也,然意颇不奢,稍有所得,即置不问,或有不应,虽操刀相向,尚不及人!

清兵入城的第一天,并没有大开杀戒,而是挨家挨户砸门,索要钱财,或者说是入室抢劫。

按照王秀楚的说法,清军并不算贪婪,只要给他们一些钱,他们就不会动手,如果不愿意给钱,他们顶多就是拿刀恐吓一下,并不会真的伤人。

王秀楚是一个土豪,家底颇丰,扬州城破之前,他就跟守军将领称兄道弟,所以,他是一个不差钱的人,愿意花钱买平安,对他来说,几十两银子就是毛毛雨,实在不值一提。

不难看出,屠城的第一天,清兵还算比较冷静,只谋财不害命,只要能拿出钱财就能安然无恙。

可惜啊,扬州城太小了,总人口仅100万人,十万大军入城,平均一个清兵只能抢劫2户人家而已,很快就把全城所有人都抢了一遍,遇到大户可以捞一笔,遇到小户根本就赚不到钱。

如果说扬州城是一个羊群,那清兵就是一群饿狼,一开始,他们只是薅羊毛,然后发现羊毛太少了,如果再不抓紧时间行动,羊肉可就全被别人吃光了,自己连一口汤都喝不上!

屠城的第二天,真正的剥削开始了,拿不出钱就得丢命!

清兵疯狂了,你不抢,有人抢,你不杀,有人杀!

不管你第一天给谁交过钱,今天必须再给清兵交上一笔,还得让他们满意,否则就会有性命之危。

很多人得知城破之时,第一时间把钱藏起来,然后打扮成穷人模样,试图蒙混过关,可惜在生死面前,他们不得不主动把钱拿出来换一条生路。

以死相逼,这是最高效的方法,清兵可不管你把钱藏在什么地方,他们也从不自己去找,不给,那就得死!

有时候,一家人全都被杀绝了,依旧没能拿出一文钱,这时候清兵才知道,这家人是真的没钱,杀错了,可是无所谓,这就是屠城!

此时的清兵不再是战友,而是竞争对手,每一个人都在用最快的方式敛财,生怕被别人抢先,为了更快地拿到钱,他们的手段越来越狠,慢慢丧失了底线!

《扬州十日记》中记载:凡金珠之类莫不取,而衣服择好者取焉,既毕,视儿项下有银锁,将刀割去,去时曰:吾不杀尔,自有人杀尔也。

清兵一开始只是抢金银珠宝,后来,他们连女人身上漂亮的衣服也要抢走,孩子脖子上戴着银项圈也要抢走,走得时候留下一句话:我不杀你们,也会有人杀你们!

他说得一点不错,所有钱都被抢光了,再也拿不出一文钱了,当下一轮清兵过来的时候,便是他们的死期!

随着时间的推移,搜刮的次数越来越多,越来越多的人家被搜刮干净,越来越多的人家因为拿不出钱而被屠杀。

一些人身无分文,想要活命,只能找一个地方躲起来。

一些人身无分文,想要活命,只能去举报躲起来的人。

人性,从来都是如此!

经过无数轮“压榨”和“屠杀”之后,侥幸存活下来的人也被压榨干净了,此时,依旧有清兵没有赚到钱,于是,他们将目光转移到了女人身上,发泄兽欲,然后卖掉换取钱财。

在那个环境中,女子一旦被抓走,绝不仅仅是被玷污那么简单,她们所承受的一切,是普通人难以想象的。

此时,扬州百万人口被屠杀了七七八八,侥幸活下来的人被榨干,十日之期到了!

《扬州十日记》中记载:查焚尸簿载其数,前後约计八十万馀,其落井投河,闭户自焚,及深入自缢者不与焉。

扬州百万人口,经过十日大屠杀之后,清点出的尸首多达80万具,这还不包括投井、跳河等自杀死亡的人数。

十万大军,连续屠杀十天,平均每人杀8人,平均一天杀0.8人,效率并不快,这也是最难熬的一点!

如果清军一进城就大开杀戒,他们还能壮烈而亡,可清军却选择钝刀子杀人,给了他们生的希望,却又将他们生生逼死,这才是最绝望的!

越是有钱的人,承受煎熬的时间就越长,因为他能抵御一轮又一轮的压榨,可最终总有被榨干的一天,最终的结局依旧是死亡!

如果十万大军全力出手,一天就能完成屠城,可他们偏偏选择屠城十天,这才是最煎熬的!

后记

在古代,人口是非常重要的资源,是一个城市的生机,不到万不得已,将领不会轻易下令屠城。

屠城,其实从将领的角度出发,可以起到3大作用:

1,快速摧毁一个城池的生命力,以便于快速推进,拿下更多城池。

2,屠城可以起到震慑作用,警告后续城池,不投降便是如此下场,不战而屈人之兵!

3,报仇雪恨,让士兵发泄情绪,提升士气,提升战斗力!

从普通兵卒的角度出发,他们是不愿意屠城的,但是他们很喜欢烧杀抢掠!

有时候,真相很残酷,古代的兵卒几乎全都是穷苦人家出身,他们当兵不是保家卫国,而是为了搞钱!

广东水师给万历皇帝的奏折是这样写的:众军离乡背井抛弃父母妻男,戍守异海不辞辛苦者,图维报效,觊觎钱粮。

福建水师给万历皇帝的奏折是这样写的:舍家忘身,服役异国,岂真重义而捐躯命耶?不过离家逾远,得饷逾厚!

兵卒抛弃妻儿老小,驻守在异国他乡,明面上是忠君报国,其实是为了搞钱!

古代的兵卒,的确有一些忠君爱国之辈,但大多数人都是穷苦出身,为了一口饭吃才从军,他们就是奔着钱来的,皇帝和将领都清楚知道这一点,但这是潜规则,谁都不会拿到明面上来说。

将领之所以会下令屠城,或者下令破城之后抢掠三日,目的就是为了犒劳兵卒,让他们更有干劲,更有拼劲儿!

兵卒一开始是不愿意屠城的,可是为了抢到更多的钱,他们的手段越来越狠。

你不抢,有人抢,你不杀,有人杀,其实,他们也是一批可怜的内卷人!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7

标签:兵卒   奏折   清兵   水师   扬州   城池   将领   钱财   侥幸   大军   城里   古代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