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的“机器水”

位于昆明市中心的翠湖公园,水光潋滟,绿树成荫,亭台楼㴬,沙鸥翔集,犹如镶嵌在昆明城内的一颗绿宝石,享誉海内外。但在公园一隅有一景致“养在深闺人未识”,这就是昆明市最早的自来水厂。

1912年中国大陆第一座水电站石龙坝水电站在滇池西岸隆隆发电,祖国西南高原向华夏大地照来第一缕水电之光。从这时开始,昆明市的一批开明绅士为“谋都市人民之健康及社会之消防安全”,以官督商办的方式首议创办自来水厂。只是这个项目和石龙坝水电站一样,还是由掌握水轮机技术的欧洲工程师设计修建,法国戴阿尔先生用西门子电机设备带动两台40马力的法国水泵将翠湖公园内九龙池的水抽到40米高的五华山蓄水池,经过多次过滤,再供给山下的市区用水户,习惯了河水、湖水、泉水和井水的老昆明人,笑称自来水公司为“水龙公司”,管从机器里“自来”的水叫“机器水”。

机器水的抽水泵和水轮发电机工作原理相同,水力发电是通过水轮机把水能转换为机械能,再把机械能转换为电能,而水泵正好相反,是将电能转换为机械能,再用机械能把水提升,转换为水的势能。其中机械能和电能转换的核心技术是英国皇家研究所的物理学家法拉第在1831年发现的电磁感应定律,这个重大的科学发现催生了西方第二次工业革命—电力革命,而这时候我国正处于清朝的道光年间,距古人发明用磁铁矿石做司南“指南针”已经过去了2200多年,两年后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期刊《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 》在广州问世。

历史上的昆明是座名副其实的壮丽水城,城东、南、西三面临水,东面是盘龙江,南面和西面是滇池,就连当今大名鼎鼎的翠湖也只不过是拉着滇池衣襟的小女儿。“千艘蚁聚于云津,万舶蜂屯于城垠,致川陆之百物,富昆明之众民。水生成了昆明明清时期的八景:滇池夜月、云津夜市、螺峰叠翠、商山樵唱、龙泉古梅、官渡渔灯、灞桥烟柳、蚩山倒影,经过近代大规模的围湖造地后,500平方公里的滇池退缩到现在的300多平方公里,在昆明城区留下了螺狮湾、倪家湾、董家湾、潘家湾、篆塘、苏家塘、菱角塘、官渡、船房、南坝、西坝、小坝、海埂路、茭菱路、双龙桥、德胜桥、交三桥、大小板桥这些水汪汪的地名。

老昆明的地下水丰富,龙泉喷珠吐玉,市井水清味甘,河水用来洗澡、洗衣、染布,但泡菜、酿酒、品茶当属山泉和井水,其中最有名的井水就是城东的吴井了,该井水“清冽甘甜,重于常水,非同一般,贮水家中,味久不变,沏茶尤美,为滇南第一。”于是便有人专门挑吴井水当街叫卖,这是不是昆明最早的桶装饮用水呢?诙谐的老昆明人还给这种行当起了个富有诗意的名号—清泉业。

1918年5月,自来水公司正式开机售水,可是新生事物从来都不是一帆风顺的,有人说把水抽上他们敬仰的五华山,破坏了当地的风水,不吉利;也有人说这个东西是洋玩意儿,说不定洋人会在里面投毒害人,导致很多人不敢饮用。幸好赶上那年昆明大旱,河湖干涸,井水见底,自来水公司就抓住时机,发放和粘贴《云南自来水公司白话宣言书》小广告,宣讲自来水的好处和免费送水“试用”,才终于打开了局面,被昆明市民所接受,自来水厂每天向市民供水1100方左右,也就是差不多现在一两个居民小区的用水量吧,不过这足以成为我国西南地区第一家自来水厂了。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100年过去了,昆明市现有三个主供水源,即松华坝水库、云龙水库和清水海水库,还有我参与组织建设的牛栏江滇池补水工程作为应急备用,设计供水能力达到191万方,比当年的“机器水”增加了1736倍。当你走进翠湖公园内的昆明市自来水历史博物馆,看到这些古老的生产设备和泛黄的历史资料,是不是有种沧海桑田,岁月如水的感叹?

这正是——

龙王有女初长成,

恋慕云岭好风景;

哺育子孙千千万,

凤凰涅槃浴重生。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28

标签:昆明   昆明市   龙泉   华山   机械能   机器   自来水厂   井水   电能   自来水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