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人来中国35年后,从“老外”变成了“老乡”

“37年前,我无法在世界地图上辨认出中国;而现在,我的身份已经与这个国家难以分割。我可以预见,自己的灵魂将永远漫步在喜洲的小路上。这里现在已经是我的家、我灵魂的归宿。”

一个美国人,不远万里来到中国,扎根在一个西南边陲小镇,开起了民宿,当起了村长,从“老外”活成了“老乡”。这样的故事,你听说过吗?

其实,这个故事的主人公,名叫林登

《人民日报》评价他“是一位在美国、中国和世界文化的相互理解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的社会企业家"

最近,林登的新书《寻乡中国:林登的故事》出版了,这是他在中国生活35年的回忆录

包邮 寻乡中国:林登的故事 布莱恩林登著 中信出版社图书 ¥50.7 购买


《寻乡中国》是林登的一封情书,写出了他对第二故乡中国的深情。

今天,阿信就想给大家讲一讲林登的故事,以及这个美国人的“中国梦”。



他从大洋彼岸来

林登在美国芝加哥一个普通家庭出生,1984年,正处于人生低潮期的他,幸运地获得了北京语言大学留学生的名额

他在书中回忆:

为什么是中国?我和我身边的人都发出过这样的疑问。然而对于一个想要改变自己生活的年轻人来说,更恰当的问题应该是——为什么不是中国?

在我忐忑不安地递交来中国留学的申请时,我以为中国不会对一个需要助学金的夜校生兼地毯清洁工感兴趣。

然而当我被录取时,他们告诉我:“布莱恩,我们选择你是因为你是一个劳动者,是无产阶级中的一分子。你可以从这个机会中获益最多。你的申请书感动了使馆中的每个人。我们愿意给你一个机会,一个新的起点。”

在中国,他找到了一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记者的工作,曾经和著名的新闻记者华莱士一起采访时任国家领导人的邓小平,邓小平的一句话,让他备受震撼和鼓舞:

中国必须改革开放,绝不回头。”

云南卫视对林登的报道

相比在美国时的迷茫,来中国后,他第一次感受到了自己的价值。而当时正处于改革开放浪潮中的新中国,充满活力和包容。
这一切,让林登迫切地想要更加深入地了解中国。



对中国的探索之旅

1987年,林登与同在南京大学留学的华裔姑娘瑾妮一起,踏上了对中国的探索之旅。

近200多天的旅程,他们坐绿皮火车,住几毛钱的旅馆,喝海水,还吃过维他命,与不同民族的人们打成一片,疲惫不堪,但也收获颇丰。

林登和瑾妮在延安 1987

他在书中回忆:

“20世纪80年代在中国旅行需要一种浪漫主义精神

这块大陆从北京向北、向南、向西延伸数千公里,但旅行者对于这片广袤大地上的现实几乎一无所知。地图和旅游指南上只有部分省会城市的介绍,偶尔也能读到一些神圣的山脉或古老的寺庙,但更让我兴奋的是它们之间的“未知地带”,这种对于未知世界的渴望会泛起一阵阵不安的涟漪。

像许多旅行者一样,我也会被未知和潜在的危险所吸引,但正是这种隐约的不安感让每次出发都变得非常困难。

包头旅行 1987

爱尔兰哲学家埃德蒙·伯克在眺望汹涌浩瀚的大海时描述了一种类似的情绪。就像一个准备离港远航的水手,不可逆转地前往未知之地总是会令我不安,使我在恐惧和期待中辗转难眠。

为了挑战自己,我勇敢地选择了最偏远的目的地和最艰难的路线。我年轻时在美国的不安全感在中国的偏远地区被治愈了,我变成了一个更加自信和睿智的人。直至今天,我仍对未知事物怀有敬畏之心。

常州旅行 1987

我和瑾妮坐在一辆拥挤且没有暖风的客运车里,行驶在黄河以南的一条土路上,车上载满了农民、农副产品和家畜。

我们发现了一座色彩斑斓的寺庙,独自“漂浮”在冰冻的平原上。

我们听说所谓的成吉思汗陵墓附近建起了一座衣冠冢。陵寝黄蓝相间的砖瓦与周围的环境形成了鲜明对比,我们如同置身于“奥兹国”墨色中的海市蜃楼。金字塔形的白塔上飘扬的经幡点缀着路上的风景。

我们在拥挤的人群中呼喊着“让我们下车”……

寻找成吉思汗陵 1987

这段旅程,使他彻底爱上了中国地域分明的民族文化,也爱上了中国独具特色的传统建筑

他和瑾妮在一起聊天说最多的,是想在中国安一个属于自己的家,去继承、发扬这种文化



大理喜洲的“洋村长”

在离开中国后,林登在斯坦福大学攻读了东方历史学博士学位,也曾游历过全球上百个国家,但始终思念的,依然是中国的土地。

他渴望为中美文化交流做点事情,也希望能有更多的人,爱上独属中国的美丽文化。

念念不忘,必有回响。

2004年,他和妻子瑾妮做出了一个疯狂的决定:卖掉美国的所有房产,带着两个两岁的儿子,从美国回到了魂牵梦绕的中国

林登在喜洲

他们探访了福建土楼、广州碉楼、康定藏族的老房子,还去过贵州、安徽……终于,在大理喜洲扎下了根。

他们花费数年时间,将民国时期著名商人杨品相的府第“杨品相宅”修旧如旧。

喜林苑杨品相宅外墙修复及粉刷 2006

他这样回忆与这座古老建筑的浪漫初遇:

我们打开了杨品相宅的大门,这是一座城堡般的建筑,仿佛漂在杨龙家对面的稻田里

六米多高由夯土筑成的院墙,在紫红色的阳光映衬下呈现出深深的赭石色,院墙顶部是雍容典雅的中式屋顶。三米高的木门因年久失修而吱嘎作响,老宅中结满蛛网,如同叠加了一层防护面纱,我们不得不穿过“面纱”来到中庭的雕刻入口

我不知道进门处这个回廊被认为是白族古典建筑最重要且完整的案例之一,许多关于传统中国建筑的书籍都收录过这个经典案例。

这个入口的细节之美、规模之大让我心生敬畏,它给我的感觉却又如此熟悉

从此,林登携全家定居云南大理喜洲,他与美国西德威尔高中、纽约大学等多所学校合作,将这座老宅打造成集精品酒店和教育文化交流营地为一体的“喜林苑”,建立了一种以尊重当地居民为本的新商业模式:

以住宿为基础,为客人定制有深度的人文旅行活动,体验插秧特色扎染、学习白族的传统手工艺,开展厨艺课程、摄影项目……将“住”与“游”深度融合,让来到这里的客人得以更深入体验到当地的文化。

他和村民们的感情也愈发深刻,被当地村民亲切称为“洋村长”。

纽约时报、中国日报、CNN旅行对林登的报道

2020年的2月到6月初,喜林苑酒店因为新冠肺炎疫情被迫按下了暂停键,在给中国读者的信中,他写道:

在那段关门的日子里,我重温了初次来到中国时写的日记,在北京、南京求学那三年里给家人的信件,80年代在中国的旅行故事与照片,还有与妻儿来到云南西北部小村庄、建立起喜林苑的种种经历。

回顾这些文字记录时,我看到了一个美国青年是如何被中国五千年文化逐步塑造,变成一个更加成熟和有个性的人。

林登与家人的明信片 1987

林登的故事,不仅仅是一个外国人被中国深深影响的35年人生经历,也提供了一个进入中国过去40年发展的入口,他对中国的理解,更是一个进入中国文化的切面

中国在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的同时,不仅仅是学习西方和向西方打开,更是将自己的发展机会与全世界的人民放在了一起,体现了强烈的国际主义精神。

而在近40年的发展中,中国老百姓不仅仅自己的生活发生了变化,更是将自身沉淀的中国传统文化里深厚的智慧,用在了待人接物、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上。

就像新华社对他的报道中说的:

“从初次来到中国至今,他见证着中国的发展和变化。中国人的勤劳踏实和中国政府为百姓脱贫所做出的努力令他钦佩。”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16

标签:美国   白族   中国   旅行者   成吉思汗   大理   林苑   云南   村长   北京   老乡   改革开放   品相   老外   年后   旅行   建筑   故事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