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上下五千年之夏朝后篇

尊重历史,记录历史,感受历史留下的印记,从历史看今朝。

大家好,我是西柚哥,各位观众老爷们万福金安。上一篇我们讲了夏朝时期历代帝王[中华上下五千年之夏朝前篇],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朝代夏朝发生哪些重大事件。

大禹治水

大禹治水

大禹治水(鲧[gǔn]禹治水)是古代的汉族神话传说故事,著名的上古大洪水传说。他是黄帝的后代,三皇五帝时期,黄河泛滥,鲧、禹父子二人受命于尧、舜二帝,任崇伯和夏伯,负责治水。大禹率领民众,与自然灾害中的洪水斗争,最终获得了胜利。面对滔滔洪水,大禹从鲧治水的失败中汲取教训,改变了"堵"的办法,对洪水进行疏导,体现出他具有带领人民战胜困难的聪明才智;大禹为了治理洪水,长年在外与民众一起奋战,置个人利益于不顾,"三过家门而不入"。大禹治水13年,耗尽心血与体力,终于完成了治水的大业。大禹治水(历史典故)_360百科

涂山之会

涂山之会

涂山之会一般被认为是中国夏朝建立的标志性事件。涂山位于今天安徽省蚌埠市禹会区,传说禹建都阳翟(河南禹州市)后召集夏和夷的部落首领于涂山,史称涂山之会。涂山之会_360百科

禹划九州

九州

夏朝初年,大禹划天下为九州,州设州牧。后夏启令九州牧贡献青铜,铸造九鼎。事先派人把全国各州的名山大川、形胜之地、奇异之物画成图册,然后派精选出来的著名工匠,将这些画仿刻于九鼎之身,以一鼎象征一州。所刻图形亦反映该州山川名胜之状。九鼎象征九州,反映了全国的统一和王权的高度集中,显示夏王已成为天下之共主,是顺应天命的。正所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从此,九州成为中国的代名词,定鼎,成为全国政权建立的代名词了。禹划定九州之谜_360百科

禹伐三苗

禹伐三苗

在尧、舜、禹统治时代,华夏部落联盟与苗蛮部落联盟为了争夺中原地区而发生的战争。战争持续数十年,与战争相伴的是文化的碰撞。战争后,华夏部落联盟在中原取得优势,华夏部落联盟与苗蛮部落联盟在血统、文化上进一步融合。伐三苗之战对中华民族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伐三苗之战_360百科

皋陶作刑

皋陶教学

传说远在夏朝建立之前的虞舜时代已经有了刑法,《左传》中说:"《夏书》曰:'昏、墨、贼、杀',皋陶之刑也。不过中国古代始终沿用的所谓"五刑",其发源则还要延到殷商时代。《尚书·吕刑》记载的五刑分别为"墨(黥【qíng】,刺字)、劓【yì】(割鼻)、|(刖【yuè】,断足)、宫( *** ),大辟(死刑)。皋陶作刑_360百科

钧台之享

钧台之享

这是夏朝初年发生的一个重大历史事件。钧台是指为上帝群神修建的台坛。钧台之享是夏启剿灭有扈氏后,为废除传统的部落禅让制,巩固王权,确立王位世袭。而在都城阳翟召集各地方国首领,举行了一场盛大的献祭神灵的活动,同时这也是一次重要的方国盟会。这次盟会确立了夏启共主地位,开始了我国历史上的家天下局面。钧台之享_360百科

灭有扈氏

讨伐有扈氏

古部落名,姒姓,居于今陕西户县附近。启继承禹的权位后,在钧台大宴各地部落首领。有扈氏对启破坏禅让制度的做法十分不满,拒绝出席钧台之会。启以恭行天之罚的名义讨伐不服从他的有扈氏。所以《史记·夏本纪》有「有扈氏不服,启伐之,大战于甘」的记载。战争的结果是有扈氏被打败,夏后启灭掉了有扈氏,它的族众被沦为牧奴。有扈氏_360百科

太康失国

太康失国

启的晚年,生活日益腐化。他喜欢饮酒、打猎、歌舞,而疏于朝政。启死,其子太康继位,也沉湎于声色酒食之中,政事不修,促使内部矛盾日趋尖锐,外部四夷背叛。东夷族有穷氏首领后羿看到夏王朝内部矛盾重重,借太康外出狩猎数月不归之时,乘机掌握了夏的政权。太康死后,其弟仲康继位,仲康势弱,当了傀儡。仲康死后,其子相继位。后羿把相赶走,自己当了国王,这就是史书上称作太康失国和后羿代夏的故事。太康失国_360百科

后羿代夏

后羿代夏

当夏王朝的统治基本稳定之后,以启为首的贵族统治者,就肆意奴役和剥削广大庶民群众,放纵于淫湎[miǎn]康乐的生活。启死之后,由子太康继立,夏王朝内部发生内讧。先有五子(太康的兄弟五人)争立,接着又有武观叛乱,广大庶民群众就借此展开了强烈的反抗斗争。这就使有穷后羿有机可乘,他因夏民以代夏政,一度夺取了夏王室的统治权力。有穷氏首领后羿【夏朝东夷族】,以善射见称,是东方夷人诸部势力比较强大的首领之一。当夏王室发生内乱,统治力量大为削弱的时候,他攻入夏都,赶走太康。但后羿也是一个残暴的统治者,他自恃有强大的武力,不修民事,只管田猎游乐,把政事交给寒浞经营。后来,寒浞又勾结后羿的家众,杀死后羿及其家属,篡夺了统治权。后羿代夏_360百科

少康中兴

恢复夏朝统治

少康中兴是中国历史上首个出现以中兴二字命名的时代。少康是中国夏朝的第六代天子,其父相被敌对的寒促派人杀死。少康是遗腹子,凭借个人魅力,得到有仍氏、有虞氏的帮助,广施德政而得到夏后氏遗民的拥护。经过周密的策划,少康通过用间、行刺等手段,以弱胜强,最终战胜寒促父子,中兴夏朝。少康中兴_360百科

五十而贡

田赋制

五十而贡是夏朝的田赋制度。据说是以五十亩土地若干年产量的平均数,征收10%的定额农业税。文献最早见于《孟子·滕文公上》:"夏后氏五十而贡,殷人七十而助,周人百亩而彻,其实皆什一也"。五十而贡_360百科

孔甲乱政

孔甲

这位夏王孔甲等叔叔死、等堂兄弟死,好不容易坐上王位,继位时应该年事已高 ,可年轻时好鬼神、好淫(河蟹)乱的习惯可一点没变。使得各部落首领纷纷叛离,夏朝国势更衰落,逐渐走向崩溃。所以《国语·周语下》说:"孔甲乱夏,四世而陨。孔甲乱政_360百科

鸣条之战

鸣条之战

夏朝末年(约公元前1600年)在商灭夏的战争中,商汤率领商部落士兵与夏军在鸣条(山西夏县之西)进行的一场决战。在约公元前16世纪,夏王桀的统治出现了危机。夏朝在东方的属国商,乘机先征服邻近的夏属葛国(今宁陵县北),保障商都南亳(山东曹县南二十里)的安全。又派重臣伊尹至夏王都城探测虚实。再采取分别翦除夏朝羽翼的策略,各个击破了位于夏、商之间的豕韦(今滑县东南)、顾国(今范县东南)、昆吾(今许昌)等夏朝属国,使夏王桀孤立无援。接着,商汤又率战车70乘、敢死士兵6000人攻夏王都。夏桀只好仓促率王师与商军战于鸣条,结果夏朝军队大败。这场战争成为夏王朝灭亡的转折点。战争的结果导致夏王朝灭亡,商汤建立了中国的第二个王朝商朝。鸣条之战_360百科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1

标签:夏朝   太康   后羿   大禹   商汤   王朝   大禹治水   中华   首领   百科   部落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