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杰:5G+医疗,正在从“新”到“多”,从“广”到“深”

(ChinaIT.com讯)在2022世界5G大会-5G与医疗卫生和健康论坛上,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大学常务副校长、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院长乔杰表示,5G新基建催生了全新的智慧医疗应用,从载体多样性的多,到覆盖广泛的广,到深入融合的深,再到新技术加持的新,多、广、深、新已经成为5G与医疗健康行业融合发展中四个重要的方面。乔杰表示,当下医院门诊高效运转对于信息化发展具有迫切需求,医院集团化发展对于互联互通具有迫切需求,而这些需求,5G恰恰能够有效满足。她希望,未来全行业能够持续创新,投入更多精力,将5G智能设备与健康管理、智慧医疗、智慧服务等有机结合在一起,建立5G+智慧医疗生态全链条一体化服务,共同为健康中国贡献力量。

以下为乔杰院士的演讲内容摘选:

全民健康是国家的要求,更是人民的期待,2016年国家就已出台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后来“十四五”中也提出了专门针对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建议,不断推动落实公立医院从规模扩张到提质增效,从粗放管理到精细化管理,让人才发挥更关键的作用,在这过程中,信息化的建设其实是非常关键的。

普惠数字医疗是医疗健康服务的大趋势,公立医院作为引领,提高发展新效能,激发新动力,离不开以5G为新基建建设全新的智慧医疗应用,从载体多样性的多,到覆盖广泛的广,到深入融合的深,再到新技术加持的新,多、广、深、新已经成为5G与医疗健康行业融合发展中四个重要的方面。在智能终端上,也将把医疗、教学、科研能够融合在一起。

高效运营,对于医疗健康信息化是非常关键的,像我所在的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十几年来门诊量一直是北京市第一,每天都有约1.5万名的患者来就诊,再加上他们的家属,实际上每天大概有3-4万人在医院,服务能否高效流转是非常关键的。信息化就成了医院发展中至关重要的部分。北医三院在管理上把平均住院日做抓手,在十年前进行了一个试点的推动,把平均住院日从以前的20天逐渐缩短到了6.62天。

同时医院集团发展对互联互通的需求非常迫切,北京三院在冬奥会上的互联互通起了重要的作用,崇礼院区、延庆院区和北京不一样,冬奥重要的场所也是两个重要的分院,如何使其高质量高效运营好非常关键,所以用信息化手段提升管理能力和综合服务能力非常重要。

北医三院有国家重点学科的支撑,能够让医院总体学科都在国家前列,优秀学科也带动了整体的发展。比如上世纪六十年代发展的骨科以脊柱为特色,加上四肢、关节整体的发展,这些方面的诊疗服务一直处于国际领先地位,最关键的是对疑难重症的诊治,基于技术创新像3D打印等,得到了国际上几百个媒体的关注报道。

另外我们的运动医学,也是世界上最大的运动康复的中心。每年的问诊量、手术量都是在世界领先的,也在冬奥会上取得了重要成绩,学科现在可以完成世界上所有最先进的技术,现在在单细胞遗传学诊断方面、疑难疾病的诊治方面都成为国际上的领跑。同时,我们作为全国的妇产疾病研究中心和国家疾控的单位,也在推广5G技术的应用以及引领新技术的诞生。

从信息化建设取得的成绩来看,作为5G+医疗健康试点单位,北医三院在信息化建设的转化上,在国内信息化优秀病案的评审上等等,已取得了一系列的成绩。灵活的网络资源组合非常重要,像我们多个院区,包括跨机构的信息平台,云影像平台,让各个院区诊断实现了高效的同质化,远程医疗依靠稳定的连接传输的能力也得到了发展。从医教研、储存、算力等方面,实现五位一体达到总体的智慧医疗,一站式智慧服务能够便民惠民。

在互联网赋能医疗健康高质量发展的同时,现在也有了图文问诊服务,一站式的服务、人脸识别等等都得到了患者高度的赞扬。

新技术的组合创新发展数字医疗普惠 ,是长远的战略。5G在2022年冬奥会上的应用,除了支撑其科技冬奥各方面,也在快速检伤、鉴别伤病、远程急救的救济诊疗、超声诊断等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像高山滑雪这样危险的项目都能得到迅速的救治。我们因此也得到了国家最高的奖励,国务院颁发的北京冬奥、冬残奥会突出贡献奖,这个是非常不容易的。

在救护车场景中,5G也得到了应用。例如5G+北斗救护车的病例中,可自动填患者的信息,基于院内共享的平台,马上基于5G和北斗实时查看轨迹,视频指导救护车人员直接采集病例特征,可非常迅速得到所有的诊断信息,然后帮助专家们迅速全面判断病情,让患者得到及时的救治。

AR智能眼镜也开始在专家远程指导等场景中得到应用,超声成像也用到了超声机器人,极大提升超声诊断的结果效率,提升医护轮转的效率,极大降低感染性。

同时,5G在保障全流程的疫情防控方面也发挥了很大作用,从线上问诊到智能流调到感知就医等等,以及疫情防控常态化、通行码多码合一等,也可方便患者候诊,以预问诊缩短问诊时间减少聚集,以移动终端智能采集信息,在就医流程上可以做到无接触操控,多院区5G连接预警监测等。对就医患者来说,也可提供最优路径的导航、候诊实时查询,注意事项告知等服务。

基于5G网络,还有数字孪生等技术,通过数字沙盘和状态可视等手段服务患者,提升基层和对口支援医院的能力,达到服务大健康人群这样的目的。这样的5G互联网赋能疾病预防管理和治疗的全链条,可更好地在患者和医护之间进行体征环境全面采集,实现精准个性化诊疗追踪,从远程会诊到查房,到远程手术,多个医院都有实施,感觉移动查房如影随形,远程指导近在眼前,远程会诊可以上下贯通。

在延安,北京的延庆,西藏等地方,我们都进行了云端培训,推行同质化管理。所以常态化、多元化、融合化、特色化,成为5G医疗健康的垂直融合特点。当然,从畅想走向落地,从星星之火到普惠适用,过程当中有很多具体场景需要医护管理人员大量的精力投入,最后才能使多个科室在运行当中不断的改进和提升。

从独立的场景到融合全流程的过程中,5G由点到面扩大联通的场景,摸索全流程的5G+业务泛式,这是5G最好的应用特色化,在单一技术和整体的技术组合上,像5G+机器人、5G+数字孪生、5G+AR/VR等等也有很多的可能性。

在未来,特别希望我们持续创新,投入更多精力把将5G智能设备与健康管理、智慧医疗、智慧服务等有机结合在一起,建立5G+智慧医疗生态全链条一体化服务,共同为健康中国贡献力量。



来源:世界5G大会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5

标签:医疗   北京大学   高效   超声   患者   智慧   关键   智能   医院   健康   乔杰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