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奋斗者为本,华为企业分析

华为一直很火,在读完以《以奋斗者为本,华为公司人力资源管理纲要》之后,我深受启发,华为公司之所以能够取得这么大的成就,一方面是顺应了时代的发展,更重要的一方面是其领导人任正非有着超人的才智和坚毅的品格,以超前沿的管理智慧和洞察人性的人生觉悟打造了华为这个组织和品牌。华为2017年全年的财务报告,营业总额达到6000亿元,是两倍于万科,三倍于阿里巴巴,很了不起的成就。我们应该向华为学习,首先要做的就是了解华为,知道他为什么而成功,他成功的底层逻辑是什么,当然也应该看到他战略优势下的不足之处。

华为成功的关键在于以客户为中心,只有客户才会为公司带来源源不断的资金,股东投资需要回报,员工需要发工资,只有服务好客户,创造价值,才能形成源源不断的现金流,社会那只看不见的手才能发挥力量,因为社会经济是以相互协作为基础的,现代经济本质上就是相互协助。那么如何服务好客户呢?

我想很大的原因就是《奋斗者为本》这本书提到的内容。华为公司员工具有狼性精神,面对欧美公司的围追堵截,他们艰苦奋斗,不怕牺牲,他们去到非洲,去到中东,那里生活条件艰苦,只有这样的员工才能在强敌环伺的环境中生存下来。“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个公司如果天天躺在功劳簿上过好日子,满足于老婆孩子热炕头的小资生活,注定是不能获得非凡的成就。华为公司以奋斗者为本,组织不会让奋斗者寒心,组织提供了一个大舞台,能者上,弱者下,在优胜劣汰的丛林中,只有狼才能生存下来。

华为公司以奋斗者为本的理念还贯穿到企业的方方面面。华为公司的人力资源不会让本应该奋斗的年轻人安逸,不会让本应该安逸的中年人、老人去奋斗。青年人能够在各自的领导岗位上发挥自身的才能,通过岗位考核,让中年人和众多中层干部力不从心,主动让贤,使得组织的新鲜血液不断得到补充。任正非也是以身作则,主动从管理层退出到顾问团队,用思想指导公司的发展,而不是自己冲锋在前,身先士卒。

根据管理学大师爱迪思教授的企业生命周期理论,华为公司的P(目标)很强,执行力很强,富有使命感,能够时刻关注顾客的需求,一线员工的战斗力充沛。另外A(行政)也很强,组织完善,行动高效,富有纪律,有所为有所不为,在自己的能力圈里面,拒绝了地产高利润的诱惑,这是一家民族企业所应该担负的责任。E(创新)比较强。企业的企业家精神没有消失,企业的创新能力很强,企业形成了完善的创新创业能力。任正非作为顾问团的首席,不断聘请国外优秀的咨询公司为公司进行把脉,不断地有新鲜血液在公司流淌,创新创业的冲动不可遏制,企业结构和企业文化内在就有创新的机制,所以华为公司具有一颗不断搏动的心脏。最后华为公司的I(整合)能力比较强。华为公司全员具有统一的价值观,全民持股的管理方式使得企业各部门之间不会相互扯皮,他们知道他们的利益挂钩整个公司,公司整体员工经常进行批评与自我批评,任正非出身军队,对于军队的管理非常谙熟,企业的价值观非常重要,华为公司能够做到利出一孔,力出一孔。但是华为是军队化管理,压制了个体创造的积极性,曾经认为那位写万言书大讲企业战略的员工是神经病,企业的创新和整合能力还不是很完善。

所以,综合来说,华为公司处于他的壮年前期,PAei各方面综合看,还会继续发展,而且没有任何衰老的倾向,即使任正非不再管理公司,华为公司也能活得非常好,因为华为公司已经把创新力内化到它的制度之中了。

另外,我也要谈谈华为公司的品牌管理。“华为”这个品牌成功地占据了消费者的认识,华为成功地占据了“国货当自强”的心智模式,随后成功地在40~60岁年龄段形成高品质国货的品牌形象。定位,定位,定位!企业的品牌竞争力来自其产品在顾客心智中的认识。正如房地产行业,关键在于好地段,而顾客的认识就是地段。品牌是竞争的基本单位,而不是公司。顾客不会去了解公司如何运作,只为品牌溢价。战略,竞争,其实是围绕定位开展匹配和舍弃,进而极大提高企业的绩效。企业的业绩直接反应在财务数据上,但是根本在于产品定位的失败!企业只有拥有强势品牌,才能建立长远的竞争优势。华为正是占据了这个“好地段”,随之而来的销售额大增也是意料之中。心智资源是企业经营的起点,品牌是企业内部外部交流的媒介。

围绕着华为在顾客心目中的价值,企业的经营围绕着这个目标和结果进行努力,这样才有价值。作为员工,员工工作要以结果为导向,再苦再累也要把结果拿出来,企业的定位正确了,员工就很难去做把煤球刷白那种无用功,那样没有价值,员工只有生产出了价值,你对公司才有意义,公司才能对外进行价值交换,创造利润。

所以,从外在品牌或从内在管理来看,华为公司都是一家非常优秀的公司。但说回来,华为公司的成功的一切起点就是从顾客的需求出发。在以客户为中心的核心下,华为以奋斗者为本,形成狼性组织,团结合作,真诚待人,以人为善。企业应该以组织的利益为第一位,员工要通过为企业创造价值而体现自身价值得到回报,企业最低的原则是生存,只有提高核心竞争力,优先从有奉献的人来培养,挖掘潜力,坚决淘汰不思进取者,不然企业迟早要被市场淘汰。员工要发展生产力就要有决断力和执行力,理解力,人际连接能力。客户的需求不断升级,那么企业也要不断发展,在发展中求得管理的平衡,这就是骑单车理论,只有合理的速度下才能骑好单车,停下来或者太快都不行,形成耗散系统,不断打破平衡中求得动态平衡。

企业不应该把战略关注在企业内部,是如同骑自行车只看自己的脚,而不看路一般!华为基本法中以客户为中心是对的,长期占据把握顾客的心智认识,占据这个“高端国货”的好地段,盖起大厦不断装修不断经营。如果不是这样,奋斗者再努力,也终将失败!为什么?因为顾客自己的观点和认识,是依靠品牌进行改变,很少有客户去关注企业内部如何运营,所以企业应该把战略关注在企业外部,产品、品牌上面,特别是在竞争激烈的手机市场上。君不见联想手机,长虹空调,茅台啤酒,娃哈哈童装,神州数码。。。。。这些失败的案例吗?这些企业不可谓不努力,但是在战略面前,战术的作用就微乎其微了。

我们不能把品牌建立在消费者心智阶梯上数一数二的位置,随着市场的成熟,企业就非常危险。通用电气的总裁杰克韦尔奇说过,如果你的产品品牌不能占据行业的前一前二名,那就谈不上你对社会的贡献。

企业管理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不仅要低头走路,也要抬头看路。在内在管理上,做好PAEI各个管理要素的完善,使得各管理要素相互配合。没有完美的管理者,只有完美的管理团队。另外,在外在管理上,我们要看到品牌和定位的力量,企业的指南针不能够偏离正确的方向,谨以此与读者诸君共勉!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17

标签:奋斗者   华为   企业   心智   顾客   员工   客户   组织   品牌   公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