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岭禁地,5年来46人失踪!这里到底有多危险?带你一起了解一下

秦岭,中国地理中最为独特的一座山脉,秦岭北麓与松岭、冷水岭一起构成了中国地理的中轴。秦岭的地势极其险峻,其中部为云贵高原,南边是四川盆地和云贵高原,北、西南侧分别为山西高原和云贵高原。秦岭山脉主要由东、西两大山脉组成。

其中东岳山至秦岭一线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秦岭以南称为秦岭国家公园;西岳山至南岳主峰莲花峰为省级自然保护区。秦岭山脉东起山西省平遥,西至陕西省商洛市镇安县黄龙一带为陕西省秦岭山脉主要组成部分。

一、秦岭深处的“人类禁区”

秦岭山脉,因为特殊的地理环境,形成了不同的气候。海拔在1500米以上的山峰共有50多座,它们之间的距离为1200-1600米,海拔落差高达1000米。在我国秦岭山脉之中,也有一处“人类禁区”,那就是著名的南诏山。在秦岭中段腹地,一个名叫佛坪县的地方。

在这里,山峦层峦叠嶂,连绵不绝,云雾缭绕,令人敬畏、胆战心惊。山上有一个洞,洞口紧闭,无法进入,人只能待在里面或者顺着山上下山。这里就给人一种“人在囧途”、“人在家中坐,锅从天上来”,这里就是秦岭中“死亡之谷”佛坪,如今这里已经成为了“人类禁区”之一了。

二、秦岭有多险峻?

秦岭山脉绵延三千多公里,它是中国地理中最为独特和重要的一条山脉。由于秦岭和陕西地区的地理差异性,使得秦岭山脉与四川盆地、云贵高原之间形成了一种明显的地形地貌,山高谷深,沟壑纵横,因此山脉形成了极其独特的地形特征。不仅有巨大的山势和险峻,而且还存在着大片河谷和陡峭峭拔之地。

特别是在秦岭东段地带,由于地势险峻,山体陡峭,海拔落差达三千多米,在这条山谷中生长着许多植物,在海拔上千米地区,生长着许多野生动物,它们会对植被造成毁灭性的打击。因为植被覆盖率高,就意味着更能促进物种保护,进而实现了“人与自然共生”。

三、死亡人数为何如此之高?

这已经不是第一次有人在这里遇难了。2020年4月21日,29名驴友在秦岭太白山徒步时遭遇火灾身亡,这也是太白山地区首次发生火灾。2020年8月12日凌晨1点左右,4名驴友来到太白山景区,当时已经下起了暴雨,山体滑坡,导致了道路受阻,驴友在徒步时失去联系。随后当地救援队伍赶到现场后,最终在凌晨2点左右将4名失联游客救上了直升机,但由于缺氧在直升机上长时间等待后却迟迟没有找到。

当地消防大队出动后,于当天下午4点左右抵达了事发现场。根据救援人员在直升机上面拍摄的照片来看,当地已经处于满目疮痍,许多地方都已经被雨水淹没,而直升机在高空中盘旋飞行几分钟之后,却发现救援人员已经没有了踪影,于是通过搜救队员寻找到了失联者,但是此时已经失去生命体征。

随后在山上发现了他本人和一名同伴遗体,目前都还在医院抢救之中,具体原因还有待进一步考证。在2020年2月18日晚上,西安南郊高陵警方接到报案称有一名驴友在爬山时不幸遇难。据了解,这名驴友遇难已经五年了,但是每一次搜救都会让人触目惊心。

四、探险者的心路历程

从2001年到2020年,秦岭北麓死亡事件有50多人,失踪人数超过20人,且每年都会有人不幸遇难。而根据官方的统计,截止到2020年9月5日,共有138人死于此山中。在秦岭中探险也是一种冒险与挑战自我。在秦岭探险一直不被大众所理解,也饱受争议,所以现在已经没有人敢去攀登这个“人类禁区”了。

他们只想安安静静地走完生命中的最后一程。秦岭在一年不断有人遇难,这些探险人群中,有很多并非专业人员,只是一些驴友慕名而来,甚至还有一些人想要探索这座山。但是,每年都有大量人遇难。

五、探索之旅还在继续—山门、驴友、探险爱好者的生存环境

随着国家对环境保护的日益重视,人们对于野外探险活动的安全也越来越重视。秦岭国家公园内的众多山门已经禁止进入,但仍然有一些驴友和探险爱好者们坚持走进这个“人类禁区”。每一个驴友和探险爱好者,都要在探险之前做好充分准备,以保证探险活动本身安全。即使我们能够穿越这个区域,在进行探险之前也要做好充分的准备。

当然,秦岭是大自然的馈赠,我们每个人都不应该去破坏它,然而却有人为了自己的一己私利去破坏,甚至导致自己成为“人肉监视器”。不得不说,秦岭真的很美,这片土地孕育了太多人与自然的抗争。然而,也正是因为这些人与自然抗争这么多年,才能让我们获得一个健康和谐的生态环境。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6

标签:秦岭   太白山   云贵高原   山脉   险峻   禁地   人与自然   直升机   禁区   海拔   年来   危险   人类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