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马来兮从西极



马是“六畜之首”。我国人民养马历史悠久,经验丰富。早在秦汉之际。特别是西汉时,由于西域良马及苜蓿的引进,使我国养马业发生巨大变化。在历史上产生深远影响。

先民有言:“马者,甲兵之本,国之大用。”(《汉书》)。古代发生征战,骑兵、战车等装备都急需军马(古时称戎马),马在国防建设中扮演重要角色。

中原人第一次知道汗血马,始于张骞首次出使西域。张骞路过大宛时,见到了大宛的国宝汗血马,回国后即上禀汉武帝,称大宛盛产良马,奔跑时出汗殷红如血,故称“汗血马”,因相传是天马的后代。汉武帝听后大喜过望,为了这种稀世宝马,后来竟引发了西汉与大宛的两次战争。

在冷兵器时代,马匹是军队机动的主要手段。在西汉与匈奴的作战中,骑兵更是主要的战斗力。中原地区自古以来惯用蒙古马,这种马虽然耐力好,但马种矮小,奔跑速度不快,很难与匈奴的战马相抗衡。而且在那个时代,人们还不懂得为战马钉铁掌,在沙漠征战中,汉马马蹄磨损相当严重,一旦马蹄磨损,这匹马也就报废了。而匈奴马本出于山地,蹄脚要坚硬得多,磨损较慢。


因此,在西汉与匈奴数十年的争战中,汉马匹损失的数量惊人,往往一场沙漠之战打下来,便搞得“天下马少”。公元119年,卫青、霍去病率大军深入漠北与匈奴决战。仗虽然打赢了,但出关时所带的14万匹马,回来时所剩不足3万,损失竟达十之七八!

为了取得抗击匈奴的胜利,改良马种,提升骑兵的战斗力成为西汉亟需解决的问题。

大宛国位于帕米尔高原西麓,锡尔河上中游,今乌兹别克斯坦费尔干纳盆地,都城为贵山城(今乌兹别克斯坦卡散赛城)。那里土地肥沃,很早就发展出了成熟的农业文明。除了汗血马,大宛国还盛产葡萄,并擅长酿葡萄酒。据说,大宛的富人藏酒多者可达万余石,可存放数十年不坏。大宛还有个有趣的习俗:当地的女性社会地位很高,一旦妻子决定某事,丈夫必须照办不敢违背。

起初,汉武帝为了得到汗血马,表现出了十足的诚意,他派使者携千金,外加一座与真马同等大小的纯金马到大宛,希望换取大宛的宝马。大宛王毋寡与大臣商议后认为,汗血马是本国的宝马,不能轻易与他人交换。况且大宛与西汉相距遥远,中间又有匈奴阻隔,因此西汉绝不可能派兵来讨伐,于是便拒绝了汉使的请求。汉使被驳了面子非常生气,当场打碎了金马,拂袖而去。这下也惹恼了大宛王毋寡,他命人在途中截杀了汉使,并将其财物悉数劫走。


消息传到长安,汉武帝大怒,随即做出出兵大宛,以武力夺取汗血马的决定。公元前109年,汉武帝任命宠姬李夫人之兄李广利率骑兵六千讨伐大宛,同时征发各地的流氓、泼皮数万人一同参军。汉武帝要求李广利攻占汗血马的产地贰师城(今吉尔吉斯坦奥什市),夺取汗血马,便封李广利为“贰师将军”。

李广利出征之时,恰遇关东发生蝗灾,部队粮草准备不足,而沿途的小国又不愿提供给养,一路之上,士兵饿死、累死者不计其数。等到达大宛边境郁成城时,部队已不足数千人,个个疲惫至极,初战即被打得溃不成军,死伤惨重,被迫退至敦煌。

李广利上书汉武帝请求罢兵,等休整后再次征讨。汉武帝闻报大怒,派使者把守玉门关,传令道:军队有胆敢入关者斩。李广利吓得不敢入关,只得驻扎在敦煌。

就在这时,西汉与匈奴的战斗中吃了败仗,2万骑兵全军覆没。朝臣主张应停止进攻大宛,全力对付匈奴。汉武帝认为,如果连大宛这等小国都不能征服的话,西域诸国将轻视汉朝,有损于汉朝在西域的声威,因此坚持要再次出兵大宛。这一次征发罪犯、流氓、边关骑兵6万余人,还不包括自备鞍马衣粮随军出征的人员,征调牛10万头,马3万余匹,驴、骡及骆驼万余头。


汉军声势浩大,震动了整个西域。大军所到之处,各国纷纷出城相迎,主动提供物资给养。只有轮台国闭门不纳。汉军围城数日,攻下轮台,进行了血腥屠城。

汉军抵达大宛边境后,迅速击溃了大宛军队,一路直抵大宛都城,并派兵切断水源,围城达40余日之久。大宛内部军心动摇,一些贵族经过密谋,杀死了大宛王毋寡,派使者带着毋寡的首级向汉军议和,表示愿意献出宝马,提供粮食。使者还表示,如果汉军继续攻城,他们将杀尽宝马,等待康居的援军到来,同汉军死战到底。

李广利考虑到康居援军将至,而城内已有来自中原的人帮助凿井,水源问题得以解决,况且城中粮食储备尚足,汉军不利于久战,于是便同意了大宛方面的议和。汉军挑选上等马数十匹,中等以下的雌雄马3000余匹,并立亲汉派贵族昧蔡为大宛王,与他盟誓后,撤兵东归。

汉武帝得到了梦寐以求的汗血马,大喜过望,遂赐名“天马”,并赋《天马歌》以示庆贺:

天马来兮从西极,

经万里兮归有德,

承灵威兮障外国,

涉流沙兮四夷服。

值得一提的是,汉朝不仅得到了汗血马,还从大宛引进了汗血马最爱吃的饲草——苜蓿,这种优良的饲草在中原得到广泛种植,为汉朝马种的改良和畜牧业的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那么,汗血马真的会流汗如血吗?对于这一问题,目前学术界有不同的解释。

一种说法认为,汗血马生活的环境有寄生虫,马流血是寄生虫噬咬所致。另一种说法认为,由于汗血马毛短皮薄,奔跑时颈部血管贲张并渗出泡沫状汗液,对于枣红色或栗色毛的马,局部颜色显得更加鲜艳,在阳光下给人以“流血”的错觉。也有说法认为,由于汗血马常年生活在沙漠中,沙漠日晒强烈,此马长时间奔跑导致表皮温度急剧上升,一部分毛细血管破裂从而使少量血液渗出。但也有说法认为马出汗不可能会流血,动物进化首先要把循环系统进化好,如果一跑就流血,这个物种是难以生存下来的,这最初可能只是文学上的描述和想象。

总之,关于汗血马流汗如血的原因,各方莫衷一是,难有定论。两千年来,汗血宝马以其健美的身姿和未解之谜,给人们留下了丰富而美好的遐想,也给古老的丝绸之路平添了一份传奇色彩。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8

标签:天马   轮台   西域   宝马   汉军   汉武帝   汉朝   匈奴   西汉   骑兵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