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安徽的庐江县出了哪些名人?

庐江县毗邻巢湖,位于合肥南边,因为境内是大别山余脉,所以地形高低起伏,自然环境非常好。庐江境内有享有“华东第一泉”的汤池温泉,还有素有“江北小九华”之称的冶父山,因相传是春秋时期铸剑之父欧冶子在此铸剑而得名,是一个3A级的国家森林公园。

今天我们不说庐江县有多美了,而来说说人杰地灵中的“人杰”,看看庐江县古代历史上都出过哪些名人志士。我们按照时间的顺序慢慢道来。

根据庐江县志的记载,庐江最早的名人是西汉时期的文翁,西汉的年代划分是公元前202年到公元8年,从这个年代可以看出,早在西汉时期,庐江就已有人在此居住和生活了。而这个文翁就是西汉时期庐江郡舒县(今安徽庐江西南)人。在汉景帝时期到蜀郡(今四川)当官,兴修水利,据说当时是一个管理都江堰的官员。这是庐江历史上的第一个名人,从西汉开始。

到了东汉时期,庐江出了个名人叫左慈,在范晔的《后汉书》中还有《左慈传》,记载的就是关于左慈的传说。据说左慈这个人是个东方术士,喜欢炼丹。古人一直有追求长生不老的想法,所以宫廷及道士都好炼丹。左慈还会魔术,并与曹操有过节,后来曹操见左慈不顺眼,就想杀了他,左慈隐藏在羊群中没有被曹操的士兵发现而逃过一劫。

东汉时期庐江出的名气最响的名人就是周瑜了。周瑜是庐江舒(今安徽庐江西南)人,为建威中郎将,人称周郎。建安十三年(208)率吴军大破曹兵于赤壁(今湖北蒲圻县西北),尔后又率兵西上夷陵(今湖北宜昌)解围,回师进逼江陵,督战攻城时被流箭射中右胸。建安十五年(210)率军西征途中,由于长期征战,积劳成疾,箭伤复发,卒于巴丘(即巴陵山、今湖南岳阳),时年36岁。现在庐江还有周瑜墓。

东汉时期庐江还出了一个孝子:毛义。毛义是东汉庐江郡舒县(今庐江西南)人。自幼丧父,母子相依为命。母亲生病,毛义就箪食瓢饮,奉养其母。为了治疗母亲的疾病,毛义还割下自己小腿上的肌肉为母亲治病,这在古代是一个偏方。毛义的孝行得到乡里的称赞,举为贤良。后东汉朝廷有感于毛义的大孝,封他为安阳县令。然而毛义上任不久,就听闻母亲病逝,毛义辞官回老家守孝,不愿再为官员。

到了唐代,庐江出了个人物叫王绾,是杨行密手下的将领,数立战功,历任行营诸军都尉,检校左仆射,海州刺史,涟州制置使,平卢节度使,定南大将军,知虔州防御使。顺义元年(921),授百胜军节度使。

南唐时期,还有个将领叫王会,也是庐江人。为人老实本分,也是杨行密的亲兵。一天,杨行密登高观察敌情,王会作为手下亲兵,站在杨行密的身边,忽然一个小兵手持长矛要行刺杨行密,王会眼疾手快,张弓射箭,射死了这个行刺者。杨行密为了表达感恩,擢为袁州刺史,历典数郡。南唐禅代,用为虔州节度使。

南唐时期另一个有名人物是伍乔,至今庐江还有伍乔墓。伍乔于南唐保大元年(943)以《八卦赋》中进士第一,元宗命人将伍乔的这篇文章刻在大石上,然后立在城门边,可见重视程度有多高。后伍乔官歙州通判、考工员外郎。年70卒于官。

到了宋代,庐江出了个朱定国,是个孤儿,从小家里就比较穷,但穷人的孩子早当家,朱定国读书非常勤奋,在北宋庆历二年(1042)考中进士。后到池州和贵州担任主簿。任期因平冤狱而声名大振,迁任饶州军事判官。后调任梓州观察推官、著作左郎。宋神宗即位,朱定国迁任太常博士。后又改任尚书屯田员外郎,因力阻开凿马昌河通滁州而招致非议。主动辞官回家。元丰四年(1081),皇上恩赐改任朝奉郎。哲宗即位后,又改朝散郎致仕。朱定国79岁时再次辞官回家,颐养天年。

明代庐江的名人还是比较多的。先从朱元璋开始。明太祖时期庐江出了个名人叫:吕谊。吕谊,庐江人,据说7岁就能做诗文了。洪武十年(1377),以神童荐于朝,皇帝朱元璋召见,命朗诵《大诰》,吕谊抑扬顿挫,应对浩然。龙颜大悦,御赐袍带笔墨,授翰林院博士。

明朝正统年间,庐江有个义士叫卢琳,是庐江矾山(今矾山镇)人。生平乐善好施,凡遇灾年,尽捐家中稻谷钱财,普济灾民,是个大善人。

明朝正统年间,庐江还出了个人物叫胡渊,字大原,是明正统七年的进士。后官至户科部给事中。

明朝弘治年间,庐江出了个人物叫:钱朝凤,明弘治九年(1496)进士。官至四川布政使司左参议。

明朝正德年间,出了个被誉为“天下清官第一”的何瑚,他是庐江黄屯(今龙桥镇)人。是正德年间(1506~1521)的贡生。先后任河南临漳知县、河南道监察御史等职,为人廉洁,两袖清风。因为为人正直刚烈,被小人暗中诋毁,毅然辞官归隐。

到了明朝嘉靖年间,庐江名人中出了个柳希玭,字子敬,号釜山,是嘉靖年的进士。后官至湖广参政。还有一个名人叫宛嘉祥,是嘉靖年的举人,在广信、临清任职。不久,提升为户部郎。一年后,任贵州思南府知府,廉洁奉公,政绩卓著。

明代隆庆年间,庐江白石山出了个朱来远,是明隆庆四年(1570)举人,万历丁丑(1577)进士。任秀水县令,主管陕西乡试,太常寺少卿提督四译馆等职。在任期间,他最大限度免除杂役,严禁私贩,规劝百姓务农。后因病回家,60岁卒,祭为名宦乡贤。

到了明代天启年间,庐江汤池出了个人物叫夏尚忠,是个武将。明天启五年(1625)授禁兵营都司,崇祯二年(1629)授都指挥佥事,后相继调守归德、扬州。崇祯十四年(1641),以功升海防参将、南京神机七营副总兵都督佥事,加中军都督府右都督,晋阶光禄大夫右柱国。入清后归乡,72岁卒。

明朝最后一个庐江名人是张宏任,他是明崇祯六年的举人,又在崇祯十三年钦赐进士,授四川威远县令,十六年(1643)擢升嘉定知州,加赠奉直大夫。那时候因为苛捐杂税严重,各地农民起义军四起,四川也被起义军围攻。张宏任誓死守城,令长子振祚领数骑突围,夜出求援。未至,城陷,为义军所捉,诱以官,张宏任破口大骂不受,誓死不屈,遂被割舌断肢,惨遭杀害。振祚还,见父遇害,挺身交战,不胜,遂触石而死。

最后就是清朝了,清朝庐江也出了不少名人。我们还是按照时间发展的顺序来一一诉说。

清朝康熙年间,庐江出了个武将叫王承业,年少从军。康熙十七年(1678)参加平定吴三桂之役,随将军莽依图进攻广西,受命为中营总兵,管副将事。康熙十九年(1680)春,奉命讨伐吴三桂,夺石门坎,克曲靖,取霑益、马龙、杨林等地,连捷三十余战。后兵锋直抵昆明,驻扎城外归化寺,于鏖战中阵亡。

到了清朝乾隆年间,庐江出了好几个名人。首先一个叫许应宽,是乾隆六年(1741)优贡生。博览经籍,尤好北宋朱熹之作,并对经学、史学、文学、佛学以及自然科学都有所涉及。著有《朱子性理吟集说》、《荣庵诗钞》等。

下一个是吴崇诰,庐江城关(今庐城镇)人,是庐江本地的乡绅。在乾隆三十一年间,与友人集资创办了潜川书院。

胡稷是庐江汤池百花寨(今汤池镇)人,清乾隆五十四年(1789)举人,任四川川东兵备道、江西盐法道等职,也是一个为民请命的清官,深受当地人的尊重。

到了清朝嘉庆年间,庐江出了个人物叫王大韶,是嘉庆十二年的举人,在赴南京乡试前,自题一诗:“家住钟楼桥,号叫王大韶;今日上京去,回把举人瞧。”他的行事民间流传颇广,但多半属低级趣味,不足为训。

下一个叫章廷梁,任湖北盐法道等职,也是一个清官,为民豁免赋税。大兴教育,建书院,每年给书院捐银千两作灯油费。发生大旱和发大水时,均捐助银两,路设粥厂,赈济灾民。

最后一个是章炜,是清朝道光九年的进士,官刑部陕西司郎中,总办秋审,清理积案,擢河南道监察御史。后任吏科给事中。丁忧回籍。著有《六家诗选》、《陶诗补注》、《涵翠山房杂咏》等。章炜也成了清朝最后一个庐江的名人。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4

标签:庐江县   崇祯   庐江   明朝   名人   举人   进士   安徽   清朝   年间   时期   古代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