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溃疡绝非仅仅甘草泻心汤证

最近遇见好几例反复口腔溃疡发作的患者,查阅其以往病历,除了常规清热泻火方剂之外,都用过甘草泻心汤,目前中医界在治疗口腔溃疡上,好像对此方有一种过度的滥用了。本着辨证论治的原则讲一下口腔溃疡的诊治思路。

首先必须要明确的一点,就是治口腔溃疡,不能根据局部的红肿来判断寒热,书上写红肿灼痛大都为热,而很多情况下,阳虚、脾胃虚弱的患者也会出现上部的热像,比如咽喉肿痛、口舌溃烂等。

本人一般会问其诱因,如果是吃辛辣刺激食物就加重,而且大便偏干,舌偏红,或者热像不明显,全身上下你又找不到什么虚寒的表现,只是以局部口腔溃破,这个时候,凉膈散无疑是最佳处方,可以根据大便情况,调整大黄、芒硝的用量。这种口腔溃疡最好治,也最不容易碰到,为什么?因为这种类型的口腔溃疡是个中医都能治好,真正找到你的患者都是缠绵许久的情况。这部分患者有些恰恰相反,是食凉或者受寒后会出现口腔溃疡发作,然后就要分情况了,如果脾胃虚弱,比如容易下利,纳差胃胀的,就要用附子理中汤加玄参清浮游之火,肉桂引火归元。而如果是脾胃功能正常,但腿偏凉,怕冷,尺脉弱的,就得用到金匮肾气丸了,有时两者会合用。

金匮肾气丸证和引火汤证很容易混淆,两者都用了大剂量的熟地黄,但是后者补阴力量更加强烈,张存悌认为口腔溃疡的阴虚证,为引火汤。阳虚证为四君子汤合肾气丸。这一点当然可以参考。

除了以上讲的方剂之外,笔者治疗口腔溃疡经常还会用到一张处方,就是《万病回春》的温清饮(黄连解毒汤+四物汤),此方的辨证要点在于皮肤黄褐、黑褐,干燥如涩纸。

还有这么一种情况,就是患者虽然口腔溃疡反复发作,但问诊时,跟饮食也没什么关系,脾胃也并不是明显虚弱,冷热证也不是很突出,就是感觉有些疲倦乏力,脉偏弱,这种情况下笔者会根据舌苔来考虑,分两种情况:

1.舌苔少:一般会用到《证治准绳》的清热补血汤(四物汤+知母、黄柏、玄参、麦冬、柴胡、丹皮、五味子),矢数道明提出,此方的使用目标为:贫血、乏力、皮肤干燥而口舌溃疡糜烂者,常用于肾盂肾炎、鹅口疮、口腔炎、白塞氏综合症的后期。

2.舌苔厚腻:这时候才会用到甘草泻心汤。当然了,使用此方的最经典方证是心下痞硬,上吐下利,但是有时候并不一定会出现的,如果它是用于治疗口腔、会阴部糜烂瘙痒的狐惑病时,就不一定要有心下痞硬。

如果能熟练掌握上述的方证,在治疗口腔溃疡时就能避免先入为主的概念,不过有些东西难以用文字来表达,还是需要耐心体会病人用药的反应。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1

标签:泻心汤   甘草   口腔溃疡   玄参   舌苔   方剂   脾胃   虚弱   患者   情况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