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朝历代的党派之争有多严重?

什么是党派之争?说白了就是大臣们为了小集团的利益,你争我夺,搞窝里斗,中国历史上有过四次最著名的党派执政,搞垮了三个王朝,东汉末年的党锢之祸唐代末期的牛李党争,宋代的新旧党争,明代的东林党争

党锢之祸指的是汉桓帝、汉灵帝时,士大夫、跟贵族宦官乱政的现象不满,与宦官发生党争的事件。

事件因宦官以“党人”罪名禁锢士人终身而得名。前后共发生过两次。

两次党锢之祸都以反宦官集团的失败而结束,反宦官的士大夫集团受到了严重的打击,党人被残酷镇压。

当时的言论以及日后的史学家多同情士大夫一党,并认为党锢之祸伤汉朝根本,为黄巾之乱汉朝的最终灭亡埋下伏笔。

牛李之争是指唐代末年以牛僧孺为首的牛党和以李德裕为首的李党之间的斗争,朝中分为这两大派,斗了将近四十年,结果把唐朝都垮了。大诗人李商隐一生在官场上不得意,就是在两个党派之间没有周旋好。

从表面上来看,牛党之争似乎是庶族官僚和仕族官僚之间的权力斗争,实际上他们在政治上有着本质的分歧。一个主张通过科举考试来选拔人才,一个主张通过门荫进入仕途

在唐武宗时期,以李德裕为首的李党达到了政治上的巅峰,牛党纷纷被下放;在唐宣宗时期,李党也纷纷被贬职,最终以唐朝覆灭收场。

宋代的新旧党争是指以王安石司马光为主的斗争,他们围绕着到底变不变法争斗了几十年。新党支持实行新政,旧党派反对实行新政

改革虽然已经意识到当朝的弊端所在,但是制定和实施的政策并没有起到想象中的效果。正是因为如此,旧党派极力地反对如此激进的政治变化,其中就有司马光欧阳修苏轼等知名人物。北宋已经在内争中不断地衰退,改革还没有真正搞懂,北宋已经灭亡了。

明代的东林党争是指魏忠贤阉党与东林党之间的斗争。东林党是江南人士为主的集团,在明朝末年崇祯皇帝时代一朝得势,他们有极高的道德标准,能够准确地找到社会上的弊政所在,但是总是找不出有效的解决办法。

这一点和宋代王安石的变法十分相像。随着朝中大臣的结党内斗,不能够全力对付各地起义军和关外的满族威胁,明朝也随之灭亡。

单单从这四次党争就不难看出其危害之大,搞不好是会亡国的,这是任何一位帝王都不能承受的。

党争争的是什么?并不是所谓的正义,也不是为了国家,其根本是一个团体的利益。如何破解党争,解决方法还是被清朝统治者找到了,清朝统治者在内部加强了自己的统治能力,使得皇权更加集权化。

由此,新的矛盾就又形成了,那就是官僚与皇权出现了矛盾。不过,清朝失败之后,中国的封建王朝制度失败,中国出现了新的变化,形成了今天的新局面。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1

标签:党派   东林党   明朝   历朝   皇权   党人   宦官   士大夫   官僚   宋代   清朝   历代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