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腐里的生意经,谁能想到做一次豆腐能衍生出这么多的农产品?

#中国地道风物#

在大多数人的印象里,做豆腐是最辛苦的活,如果不是生活过不下去了,谁也不愿意去做豆腐的,特别是在追求效率的今天,没有几个人愿意像过去那样手工做豆腐。但是在我的老家霍山农村,就有这样一位农村大娘,一直坚持手工做豆腐,用她的话来说,豆腐里的生意经一般人不懂。

做豆腐有什么生意经呢?还别说,真的是有的,比如说我们大多数人会单纯地认为,豆腐作坊唯一好卖的产品就是豆腐,6-7斤黄豆做一个豆腐,切成25块,每块豆腐2块钱,那么做一次豆腐收入就是固定的50块钱,去掉黄豆的成本25块钱(我们这3.6元一斤黄豆),卖一个豆腐最多就能挣25元,还不算人工和燃料费,那么事实真的如此吗?

其实豆腐作坊最好卖的并不是豆腐,而是做豆腐的时候衍生出来的各种衍生品,比如在煮豆浆的时候,都将的表面会凝结出一层薄薄的蛋白质,山里人把这个叫做豆腐皮,大娘告诉我,做一次豆腐能产出6长豆腐皮,这种豆腐皮在山区特别好卖,属于抢手货,一张能卖1.5元,6张也就是9块钱。

除了豆腐皮,大娘做豆腐的时候还能做“豆腐棍”,和豆腐皮很类似,只不过是卷起来的,这种卖得就贵了,25元一斤,平均的话,做一次豆腐又能有3-5块钱的收益。

我这位大娘,一直在老家坚持手工做豆腐,这种传统方式做出来的豆腐特别好吃,所以特别好卖,在我们老家这一块,她应该是唯一还在用传统方式做豆腐的人了,做豆腐的过程很简单,泡黄豆,磨黄豆,煮豆浆,点豆腐,压豆腐,流程就这么些,但是真正做起来确实比较耗费时间和精力。但是做豆腐其实也挺挣钱的,这就是我大娘所说的做豆腐的生意经。

豆腐做好以后,锅里结的锅巴其实也是能够卖钱的,而且价格还不低,这种锅巴我们县城的很多餐馆抢着收购,价格在12元每斤,这样做一次豆腐又增加了将近20元钱。

也就是说做一次豆腐,去除人工和其它成本(对农村人来说,不算成本),大娘差不多能有60元的收益,她每天在老家做两个豆腐,也就是将近120元的收益,而且做两个豆腐只花费她不到半天的时间,这样算下来其实还是很有赚头的。当然了,其实在我们大别山区,做豆腐还有一个衍生产品,那就是“坏豆腐渣”,就是把豆腐渣炒熟以后,让它长霉,这种长霉的豆腐渣也特别好吃,一个豆腐渣也能卖10多块,所以做豆腐真的不是大家想象的那样,赚不到钱,用我大娘的话来说,在农村只要不懒,都能挣到钱。

不过对我来说,最喜欢的还是大娘家制作出来的各种豆制品,虽然卖的比市场上的贵,但是口感真的是有很大区别的。个人感觉吧,很多农产品,还是传统工艺制作出来的味道更好吧!您觉得呢?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6

标签:生意经   豆腐   豆腐皮   锅巴   豆腐渣   大娘   黄豆   块钱   农产品   老家   好卖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