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威股份主营业务特点与财报解读


视频加载中...

今天来说一下通威股份,它的主营业务特点有哪些,财报数据如何。公司有三大主营业务,硅料,电池片和饲料。因为对行业周期的把握比较准确,加上极致的成本控制,才能在这种超级内卷的行业中,一直没被淘汰。公司的饲料生产能力1000万吨,水产饲料产销量多年来都排在全球前列。硅料环节产能18万吨,电池片的产能超过45GW,是行业的头部公司了。硅料和电池片,有多种周期相互叠加,比如库存周期、产能周期,还有技术进步导致的新旧产能替代周期等等。所以一般会以周期股的特点来估值,如果未来想有成长股的价值,就要看行业增速如何了。

一,行业与公司特点

从通威的业绩上,似乎看不到明显的周期痕迹,之所以在强周期波动的行业中,他还能有平稳的表现,主要是因为公司的产能周期和行业大周期,一直都尽量保持同步。也就是说付出最小沉没成本的同时,尽可能实现最大程度的扩张。想在周期性行业中走的平稳,并不容易,企业至少要有择时的能力,什么时候扩产,什么时候减少产能,都得计划好。硅料行业竞争很激烈,同行企业也都在发力研发,行业技术被大家推着往前走。技术是企业必备的,研发投入也是必须的,没有不行。通威在研发上的投入算高的了。但目前还很难形成有绝对性、压倒优势的技术壁垒。关键还是它的成本管理能力,确实优秀,以及这些年一路走来对产能增减时机的判断和对行业周期的把控能力。

硅料不仅是产能周期长,产能弹性还低,这就导致了三年不开工、开工吃三年的特性。龙头企业也不是一劳永逸的。一方面,行业热度高的时候,就会有其他公司涌入、扩产。另一方面,昔日龙头协鑫科技,也带着颗粒硅技术,给行业带来了一些冲击。这些都是通威在未来需要重点留意的。今年,硅料是光伏产业链最紧缺的环节之一。这种阶段,硅料企业主要赚的是供需周期的钱,也就是说生产规模很关键,决定了公司业绩的是多是少。通威在这个阶段的产能扩张速度是超过行业平均水平的。此时,成本差异对利润的边际影响并不大,即使是成本落后的企业,也能有高利润。

2023年开始,硅料供需周期大概率是向下的,因为产能大幅释放,供应就不再那么紧张。2023年大概率是硅料供需周期向下的一年。产能逐渐释放下,预计明年硅料供给量有希望达到130-140万吨,比今年提高50%-60%。这个阶段看的就不是规模,而是成本管理能力。通威的成本一直算比较低的,主要是因为它在电价、折旧、硅粉个人工上的成本优势,多年的技术积淀、产业资源、资金体量个生产管理经验等等很多方面,二三线企业或行业新进入者,比较难追上它。但是,也正是因为2023年之后供应不再像现在那么紧张,这种周期向下的风险,对市场估值的负面影响非常大。除非,因为供应缓解,带动行业需求提高,整体的行业增速上来了,才有希望给出更高的估值。

电池片方面,通威的成本控制能力比较突出。因为电池片不耐保存,企业的开工率一般都是跟着需求快速波动,所以没法一直保持满产,不容易发挥出规模效应,成本也不容易摊薄。通威在电池环节没有账期,这点在同行中比较难得。技术上来看,公司在电池环节的成本优势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个是它精于PERC工艺,非硅成本在行业中是领先的。另外就是在硅料的协同下,电池开工率高,更能发挥规模效应。

通威在HJT上积淀还是比较深的,TOPCon研发也比较顺利,这些情况都支撑后续N型产能的放量。同时它也在准备对现有部分PERC产能的技改提升,比如眉山基地、 金堂基地的产线,都预留有TOPCon设备升级空间。这也是后期的一个关注点。总体看下来,通威的特色,除了除了对成本的极致控制,还有就是硅料和电池片能形成很好的,协同,互相帮衬。比如2021年,电池片环节盈利不好,很多企业甚至亏损,开工率大幅下降,通威的电池片依然满产满销、保持微利,这离不开硅料的协同。明年硅料供应提高,周期可能下行,或者起码比较难继续冲高,电池环节如果未来景气度可以提高,那么硅料业务的开工率就会受益于电池片的保障,通过与硅片企业协作的方式,完成硅料的顺利销售。

二,财报解读

财报上来看,通威算是重资产模式,尤其在十多年前 行业最艰难的时候,他的资产负债率甚至超过70%,2020年开始降到50%多。


营收今年三季度翻了一倍,扣非净利润翻了将近三倍。主要是因为公司硅料产能落地比较顺畅,在重资产生产设施成本回收速度也还不错。

公司跟隆基、高景、宇泽、双良、美科、晶科这些下游企业签订了硅料长单合同,对公司后面硅料产品销售渠道是个保障。

今年多晶硅价格上涨的比较多,整个三季度硅料价格都在每吨30万左右。电池片业务上产销两旺,目前电池产能达到54GW。之后金堂二期还有8GW、眉山三期有8.5GW项目建成投产,今年底电池片产能预计有希望超过70GW。公司也在积极提高大尺寸电池的比例,今年底182及以上尺寸的电池占比估计能超90%。

负债方面,合计负债今年三季度增加了53%,长期借款比去年同期提高了一倍多。主要是通威除了原有业务之外,还在布局组件项目。

今年9月宣布在江苏盐城布局23GW的光伏组件生产项目。之后公司在硅料,电池片,组件,就都有涉及了。

现金流上,公司今年三季度现金净额同比增加了758%,主要是因为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多了,而且筹资流入的现金也在增加。

整体来看,通威在硅料和电池片的行业地位都很领先,但技术上也并没有绝对性的壁垒,后期公司的看点主要是: 硅料-电池片-组件的一体化。可以用硅料的利润养活组件的价格战。同样,当组件景气度提高时,也可以帮助硅料业务,或者公司内部进行产能消耗,都是可行的,以此来保证开工率和公司整体利润,这是一个很明显的优势。不过明年硅料周期可能很难像今年这么强势了,对公司业绩的影响要留意。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2

标签:开工率   产能   组件   周期   环节   电池   成本   股份   行业   公司   企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