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福建监狱优良传统|“黄土”地上的如歌岁月

七十载岁月如歌。七十年前,一批刚刚离开战火硝烟的转业军人,在首任场长曹星同志的带领下,奉命来到崇安黄土,开始了改造罪犯的漫长历程。从上无片瓦、下无寸土开始,几代人垦荒造田,挖沟建渠,开山筑路,用忠诚与奉献,留下了弥足珍贵的吃苦耐劳、艰苦创业、忠于职守、甘于奉献的“黄土”故事。

建场初期的老同志大都已离退休,有的已经永远长眠在这块热土上,他们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监狱事业,奉献一生,无怨无悔。如今,新一代监狱人民警察继承和发扬老一辈留下的黄土精神,坚定信念,顽强拼搏,坚持监狱工作方针,不忘初心,砥砺前行,书写福建监狱高质量发展的崭新篇章。

01吃苦耐劳显本色

1953年1月,7名刚从战火纷飞的战场转业的军人,在曹星场长的带领下,押解200多名罪犯,从建阳专署公安处徒步来到崇安县城村,在荒山野岭中安营扎寨,开辟了闽北第一个劳改农场。

创业艰难百战多。首批创业者在荒无人烟、杂草丛生、山高林密的荒山野岭,靠着100多把锄头、8辆独轮车,开启了白手起家的创业历程。

“建场初期,条件十分艰苦,连宿舍都没有,一个干部带10多名罪犯,眼睛一睁,忙到熄灯……因为不通公路,运送物资全靠肩挑背扛。没有电灯,照明靠松油亮、煤油灯……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这是当时民警的常态……大山里天气变幻莫测,山高路远,最怕的就是去沼泽地开荒。沼泽地齐胸深,下去根本走不动,我们就通过砍伐松树铺路,边铺边走。”时任城村新生农场干事李生富回忆道。

许多老同志在黄土农场一干就是几十年,他们的身影留在了田间地头、学习课堂、改造现场。1958年,城村新生农场更名为地方国营黄土农场,农场基础设施依旧十分简陋。1959年,在广大干职的努力下,先后成立了10个农业分厂、1个加工厂。1963年,集中到河东分场开展劳动生产,组建成立了西郊分厂、馒头山分厂、农科所、茶叶专业队等机构。

在这样恶劣的条件下,经过20多年的艰苦创业,先后开垦了10000多亩土地,其中水田6000余亩,茶园、果园、旱地5000余亩,成为了福建省劳改系统拥有土地面积最大的农场。一个集粮、茶、果、畜、加工业并举的综合型农场基本形成,为后续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02艰苦创业谋发展

1973年,黄土农场更名为崇安劳改支队,也称福建省地方国营崇安黄土农场,黄土精神在这片炙热的土地上破土而出,茁壮成长。

当时农场面临许多困难,烂泥田、低产田多;没有电,严重影响生产、生活;产业过于单一,以种粮为主,工业和其他产业小而少;基础设施老化,监房破旧不堪,干职住房破旧。

面对种种困难,几届支队党委充分发扬吃苦耐劳,艰苦创业的精神,分阶段分步骤采取措施,逐项解决——全面引进农田改造技术,对全场农田进行改造,建设6个小型水库,到了1981年,全场改造烂泥田、低产田共4000余亩,粮食产量明显提高;针对无电可用的困境,支队党委一方面争取省局和水利部门的支持,一方面积极筹措资金,集中技术力量,建造了莲花山水电站,安装了4台发电机组,装机容量达500千瓦,解决了电力不足的难题,同时也为后续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主动与地方企业联营,先后创办铸造厂、机砖厂、茶叶加工厂,大力发展茶叶产业,营收显著提高;为解决基础设施差的问题,1983年,在省局的支持下,多方筹资,对办公楼、宿舍、监房等基础设施进行了大规模的扩建及修缮,整个农场面貌焕然一新。

1994年,根据要求,福建省武夷山劳改支队更名为福建省武夷山监狱,监狱发展进入快车道。

1992年至1999年,开垦优质茶园2000多亩,开办茶叶加工厂,也开始种植附加值高的小黄瓜等农作物。1999年至2004年,以茶叶生产为主,逐步引进电器和服装加工。1999年1月,撤销占家园关押点,改为监狱留守点。2001年至2004年,监狱初步完成了监区的收缩重组、布局调整工作。2008年,随着东山埔监区的竣工,全面完成布局调整,结束了长达50多年的分散关押。

03甘于奉献立潮头

新时代新征程,武夷山监狱结合时代背景与监狱发展的新态势、新要求,在民警队伍中,特别是青年民警中积极开展党性教育、职业教育、道德教育、思想教育,选树先进模范和优秀典型,大力倡导爱岗敬业的良好情操和优秀品格,切实做到“四个坚持”,不断擦亮黄土精神这张亮丽的名片。

坚持政治建警,确保躯体健康。持续加强队伍建设,强化正向激励,积极推进警营文化建设,开展道德讲堂、荣誉仪式,重温入党、入警誓词活动,提升队伍教育仪式感。结合疫情防控要求,开展好民警培训工作,做到“走出去、请进来”,不断丰富队伍教育方式和内涵,塑造监狱人民警察良好形象。

坚持从严治警,确保目标精准。监狱持续强化对领导干部特别是各级一把手的监督管理,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和队伍教育整顿,严格队伍管理,加强对民警“八小时以外”监督,细化延伸队伍教育管理,督促民警自觉遵守各项铁规禁令,强化令行禁止的纪律作风,进一步净化队伍政治生态。

坚持艰苦奋斗,确保“灵魂”不老。历代“黄土人”在条件艰苦,保障条件不足的情况下,依然扎根山区、坚守一线的精神代代相传。监狱通过宣讲会、青年民警大讲堂、演讲比赛、文艺作品大赛等活动,大力学习宣传传承发展黄土精神的先进典型、工作成效,让黄土精神在新时代充满活力。

坚持开拓创新,确保“锐气”不减。开拓创新是“黄土人”取胜的法宝,民警们在确保安全稳定的同时,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取得了一个又一个亮眼的成绩。新一届监狱党委,进一步坚定监狱工作方针,从打造“茶和狱园”特色自主教育文化改造品牌入手,提升罪犯教育改造成效,进一步推进工作创新,推动监狱工作业绩稳步提升。

为了铭记那段艰苦卓绝的奋斗岁月,武夷山监狱将老一辈监狱民警职工“吃苦耐劳、艰苦创业、忠于职守、甘于奉献”的黄土精神融入监狱工作的日常中去,融入每一批新民警教育中去,作为监狱民警的光荣传统代代相传的“传家宝”。

(李逸斌 陈平 黄政)

部分文字系离退休老民警转述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3

标签:黄土   监狱   武夷山   福建省   艰苦创业   福建   吃苦耐劳   民警   农场   地上   队伍   岁月   精神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