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多岁被状元毕沅赐了举人功名的武威县贡生:张大烈

八十多岁被状元毕沅赐了举人功名的武威县贡生:张大烈

凉州贤孝博览馆 赵大泰


张大烈,字子节,武威贡生,曾在山西邠州担任学官。张大烈为人方严,自秀才到担任学官,未曾妄有所取,教授学生法度严厉而不为苛细。人们因此畏惧他,时间久了又会爱戴他。

张大烈在邠州任学官时,学生拿着礼物来求学,他则根据学生贫富来决定是否接受礼物。

如果是贫士,就说:“老夫我也是贫士,这点礼物,对于富人家无足轻重,对于贫士则要费心筹备,对于我无多大益处,对于贫士却是负担。”学生的礼物,张大烈往往不接受。


当时,担任陕西巡抚的是名士毕沅。毕沅听到张大烈贤德,并且年龄已经超过八十,就招来参加秋天的乡试,按照惯例,赐给了举人功名。毕沅敬佩张大烈老当益壮。

有一天,毕沅把张大烈请到官府的后花园赴宴,还把自己的儿子叫出来和张大烈比试文章,比试谁先写成文章。毕沅的公子一贯自负,出来后与张大烈行礼完,就对案而坐,等候毕沅出题。顷刻间,毕沅出好了题目。张大烈吮墨濡毫,文章先成。毕沅看完后大喜,对左右说:“文笔清新,书法尤其端谨,并且先写成,此真老师啊!”毕沅便对张大烈厚礼相赠。这是乾隆五十四年八月,秋试之后发生的事情。


毕沅画像

过了不久,毕沅对张大烈说:“我本就知道你是贫士,我将拿五百金帮助你去参加礼部会试。按照你的年龄,可以获得翰林检讨的功名。”张大烈回答说:“九十岁的老汉了,勉强去参加会试,追求不可必得的翰林检讨功名,并且借着会试的名号得到五百金,中饱私囊,追逐虚名,又追逐私利,辜负了明公您造就人才之心,又失去学者恬退之义,大烈我不敢接受啊!并且大烈我将离开,这五百金还是还给你吧!”毕沅尤喜,便允许张大烈回乡。


张大烈回到家乡,德高望重,为一乡之冠。嘉庆丙辰年间,家乡举行乡饮酒礼,推选张大烈为大宾。张大烈进退揖让,德容润泽,乡人望而敬之。

张大烈审鬼的故事,在武威民间广为传颂。因篇幅原因,另文介绍。


附录:

乾隆年间的状元郎:毕沅

毕沅(1730—1797) ,字纕蘅,小字秋帆,自号灵岩山人,江南镇洋县(今江苏省太仓市)人。清代著名学者。

幼年丧父,师从沈德潜,喜欢金石地理之学。考中举人,授内阁中书,迁军机章京。

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状元及第,授翰林院编修,历任侍读学士、太子左庶子,实授甘肃巩秦阶道台、安肃道道台、陕西按察使、陕西布政使。河南巡抚、湖广总督。

嘉庆帝即位,赏轻车都尉世袭。嘉庆二年(1797)年,病逝,获赠太子太保。受到和珅案牵连,坐罪抄家,革除世职。

著作有《续资治通鉴》,又有《传经表》《经典辨正》《灵岩山人诗文集》等。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31

标签:贡生   举人   功名   嘉庆   状元   乾隆   会试   巡抚   陕西   礼物   武威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