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读 · 报告文学王牌号手(八)

何贤达性情温和,见人总是露出憨厚且带着一点腼腆的微笑。可熟悉他的战士说,他平时对我们很好,笑容满面,很随和,就是一个邻家老大哥,可一上训练场立马“变脸”,那双眼睛就像探照灯,目光所至绝不放过任何细小偏差,甚至透出一股威慑力,让人不敢对视。

战士徐继辉至今记得第一次实装操作时,何贤达给他上的“第一课”。当时,徐继辉还是个新战士,刚学通信专业不久,在铺设地线和撤收设备时,稀里糊涂地把通信电缆绕成一团,乱糟糟地塞进车里。

“你以为在学老太太缠裹脚吗?胡闹!”何贤达把脸一拉,没有好气地训斥道,“把刚才的线路重新铺一遍。”突然的一张黑脸把徐继辉吓了一跳,他慌里慌张地取出那团电缆准备返工,可这把“麻花”却像被施了魔法一样,理不出半点头绪。他用指头抠使牙咬,急得满头汗,使出吃奶的劲才把电缆铺展开来。

“班长,我……”徐继辉看着站在一旁的何贤达不知说啥好。此时的何贤达,怒气已经消散一半,仍很严厉地说:“要是打仗,你耽误的这几分钟,足以让大伙当炮灰,也许还会改变一场战争的结局。军人,永远要让装备随时可用。”他一边说,一边进行示范操作,把又好又快绕电缆的“绝活”尽数传授。

“王牌号手真不是吹的,都是一钉一铆干出来的,一点一滴严出来的。”徐继辉给战友讲起自己的经历,不仅心生感叹。没想到,他的故事顶多算个“抛砖引玉”,战友们带给他的故事,一次次刷新了他对何贤达的认知——

那年盛夏,导弹旅千里机动奔赴西北大漠,执行发射演练任务。军列停靠站台,导弹车还没驶下火车平板,就接到上级命令:不经休整,直接转进至数百公里外的演练区待命。

茫茫大漠,战车疾驰。经历了一个多星期的长途奔波,大家还没有喘口气,就直接挺进一线,身心疲惫、口干舌燥,高原反应也一股脑儿地袭来。到达演练区已是正午时分,炎炎烈日晒得人头皮发烫、汗水肆流,没有人顾得上,大家都忙着在四十摄氏度的高温下安营扎寨。

“我们一班先不急着搭帐篷,跑了好几百公里,咱们先进行装备维护保养。”何贤达的这句话,让大伙儿一愣,瞪大眼睛面面相觑。此时,营长听出了弦外之音,给何贤达竖了个拇指,大声宣布道:“发射一营都不要搭帐篷了,全部进行装备维护保养和故障检修。”

“老何这是搞啥幺蛾子?自个儿标新立异,还挂扯上我们!”有人愤愤不平,也有人埋怨起来,但演练就是打仗,谁也不敢“抗命不遵”。很快,全营的导弹战车重返“临战状态”。

谁也没有料到,导调组随即下达“转换部署实施火力打击”的命令,发射一营闻令而动,快速撤收转场,不一会儿就消失在茫茫大漠滚滚尘沙之中。又是几百里地的转进疾行,全营没有一台车抛锚掉链,第一时间机动至指定地域,率先实施多波次火力突击。

这一番操作,正是上级导调组给该旅出的“实战考题”,一营当之无愧得了个“优”。战罢归来,全营上下群情激昂,大伙儿把何贤达团团围住:“你是掐指会算呀,咋这么巧合就赶上再次转进呢?”何贤达笑着说:“这不是巧合,更不是运气,打仗的事就得备实备全,以万全应万变,这是胜战之道。”

这个故事,一茬茬老兵都在讲,一批批新兵都在听,官兵头脑里逐渐形成了“时时思打仗、天天做准备”的战场思维,“准备今夜打仗”早已渗透融入时时处处、点点滴滴:睡前衣服怎么放、战备器材怎么摆、拉动物资怎么装都有明确要求;单兵携行装具的绑带总是合体、防毒面具的头带总是最佳、防护服的裤腿总是上卷十厘米;每周对全营通信装备进行联试,确保时时畅通;无论近期有无演训任务,水壶都装满水、电池都充满电、油箱都加满油……

二〇二一年四月,火箭军组织优秀高级士官代表巡回基层宣讲,何贤达一身奖章登上讲台,用兵言兵语讲述二十多年的成长故事。片纸不拿,口若悬河,那风度气场俨然一位大学教授,赢得一阵阵热烈的掌声。每次宣讲结束,官兵都围着这位“老兵明星”,有的要签名,有的想取经,一位从军五年的士官问他:“我觉得自己做啥事也很认真,却没有勇气像你那样较真碰硬,这到底差在哪儿呢?”

何贤达一听,这问题倒是挺有代表性,便结合自身经历说出自己的体会:“认真更多体现的是个人做事的态度,但较真有时候更能看出一个人的责任心,从认真到较真看似一字之差,但结果可能会相差很远……”

一语点醒梦中人,这位士官回到宿舍,在网上“百度”了一下何贤达较真的事,心中更添几分敬意。

一次,全防护状态下发射操作训练,战士小马嫌憋闷,便偷偷地将防毒面具留了个缝,何贤达发现后,当即判定他“阵亡”,还准备向营里进行汇报。小马赶紧说:“班长,你批评一顿我改正就行了,他们都没发现,不然还要扣我们班的分……”何贤达说:“没发现?我看到了,能假装没看见?!平时就习惯侥幸,战时是要死人的!”何贤达主动“自爆家丑”,同时暗自加大训练强度。

不久后,全旅搞特战训练,何贤达参与“战场设计”,有人认为,咱们火箭军打起仗来不用刺刀见红,意思意思就行了。何贤达和几名训练骨干转了一圈,专门挑了一块杂草丛生、满是石块瓦砾的荒地,还建议拉上铁丝网,备好火圈、发烟罐等物资,还调来消防车。大伙儿都纳闷,这是要唱哪一出?

轮到一班训练,何贤达叫人点燃发烟罐,训练场顿时烟雾弥漫;消防车发动,高压水枪对着铁丝网喷出几米远的水柱;火圈引线已点燃,火苗蹿得老高……见这阵势,人人心里都打怵。

“我是班长,先给大家打个样!”四十多岁的何贤达率先出场,刚钻进铁丝网,高压水柱就迎面打来,空包弹打出的枪声噼啪作响……爬出铁丝网,何贤达的脸、手臂上都挂着血珠。这一示范,群情激昂、人人争先,大伙儿都自豪地说,伤疤是军人的血性标签,是荣誉勋章!

“兵,当多久都是个兵,兵龄再长也要有兵的样子!”何贤达当了二十多年兵,也当了二十多年班长,还被评为“全军百名好班长新闻人物”,他带兵的感悟有很多,但自认为管用的就是当好标杆,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你是兵的样子,兵就是你的影子!”

那一年,何贤达刚当班长不久,正好赶上部队转进到几百公里外驻训。铁路一路机动,抵达目的地已是凌晨一点多,大家准备连夜进行装备卸载。几束强光手电筒一照,眼前的一幕令大家目瞪口呆:由于连日大暴雨,加上车站紧挨煤场,黑乎乎的积水足有齐腰深,连火车车轮都淹没了。

“水这么深,还这么脏,怎么卸啊?”大伙儿都在犯愁,几个营的官兵都面面相觑地待在火车平台上。一班的战士也在何贤达耳边嘀咕:“这黑灯瞎火的,卸载也不太安全,等天亮了再干就好。”

“夜里就不打仗了?有多少战争,打响都是在半夜!”何贤达说完,自个儿“扑通”一声纵身跳进黑水中,摸索着解开捆绑的绳索。看到这里,不知谁喊了一声:“一班长都跳下去了,咱们还愣着干啥?”只听“扑通!扑通!”的声音接连响起,没一会儿工夫,几十台装备就卸载完毕,比平常还快了不少。旅领导见了,拍着何贤达的肩膀说:“没想到,你还是个‘王进喜’!”

作为兵头将尾,何贤达的带头作用不仅体现在关键时候,更是被他落实到了工作中的每一个环节,绝不允许在任何一处降低标准,严格得近乎“苛刻”。四十多岁的人了,还像新战士一样要求自己,军装穿得利利索索,帽子戴得端端正正,着迷彩服时腰带扎得紧紧的,裤脚掖得严严的。

在其他人眼里,每周例行的装备维护算是“小菜一碟”,无非是擦擦车窗,抹抹轮子,半个小时就可以“打道回府”。他却不干,先是刷,又是擦,最后还要拭干滞在表面的水,每次都得折腾两三个钟头,战友们和他开玩笑说:车洗得比自己脸都干净。不过,每年年底进行装备检查评比时总会发现,何贤达维护的装备完好率最高,性能也最好。

装备操作时,营里要求把一套单元流程的具体工作细化到每一步,他则要求全班必须细化到每一分钟、每一名号手的具体工作;占领阵地时,他主动把允许的偏差值缩减到一半;导弹起竖时,在垂直度、水平度检查中,他也是让车控号手把精度标准提高一倍。

山登绝顶我为峰。众人之中,何贤达能够凸显出来的原因是什么?正如他谦虚所言:我只是比别人目标稍微再高了一点,标准稍微再“苛刻”了一点。

作者:李永飞

播音:刘敬一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6

标签:号手   大漠   发烟   报告文学   士官   铁丝网   较真   大伙儿   官兵   王牌   导弹   班长   电缆   战士   装备   操作   发现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