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予我一世悲伤,我还你心之艳阳

天才也许有很多种,但是真正的天才只有一种。如文森特·梵高。天才不是靠习得的知识层层垒起阶梯,从而登上高台。天才以手扪心,追问自己是谁的那一刻,已然站在群山之巅。

这样一位天才,手握画笔的时间太短,离去时又太过匆匆。这已令人惋惜。然而真正的悲伤,并不在于离去的方式。

有人说,梵高是自杀的。我忍不住反复追问,这样一个人,怎么会选择自杀?生是多么不堪承受之重,使得这样一个人也无法忍受?从《向日葵》到《星空》,从与恶龙生死相搏的勇士,到得胜归来的王者,一颗明星已然升起,怎会突然间陨落?

《至爱梵高·星空之谜》给出了一部分答案。我知道他不是自杀,这一点毋庸置疑。我也知道,真相远不止这些。梵高之死,天才陨落,不是因为一个人,一把枪。而陨落的天才不只梵高一人,被埋没的天才从不为世人所知,他们又因何而亡?

杀死天才的那把刀

杀死天才的那把刀,名为规则,名为对错,名为分别心。

回顾梵高那短暂一生,这把刀一次次现身,被握在不同的人手中。他们不曾怀疑,不曾犹豫,毫不留情地用手中刀砍向梵高,那个在未来被他们称为天才的人。

多么顽强的心,多么强悍的自愈能力,才能在这一刀刀的狂砍下存活?梵高活下来了。但是这一刀刀的伤害仍在。若非如此,天才未必会英年早逝。

梵高想当牧师时,因为没能通过考试,被宣布此路不通。他转而去当传教士,又被那些通过牧师考试的人赶走,理由是他的工作过于热情。当时牧师和传教士已经成了一种职业,有自己的职业规范,只有符合规范的人才能生存。至于怀揣热情与信仰的人,反倒是这个体系中的最不需要的“毒害”,堪比洪水猛兽,必将除之而后快。

试想,若是允许怀揣热情与信仰的人存在,那些通过考试遵守规范的人又将如何生存呢?毕竟他们所会的,就是照本宣科。若是允许 怀揣热情与信仰的人存在,那些身居高位的人又将如何生存?毕竟他们所擅长的,是制定规则约定牧师、传教士和教徒。他们能给予教徒的爱,是在对方严守规则的前提下,依照规则而给予的冰冷的爱,如果那还能称之为爱的话。他们是寒冰,容不得火一般的热情。

这就是当时的教会。他们手舞大刀,砍碎了梵高的梦。

有多少天才,在梦碎的时候,已然死亡?而能熬过这一次次生死危机的,才有可能为后世所知。

你生来就是天才,不需证明

如果曾有人对梵高说过类似的话,这个人一定是提奥。梵高是天才,不是因为他画出了惊世画作,他生来就是。如果梵高一生不曾作画,他依然是个天才,只是不为世人所知罢了。天才不需要用作品证明自己。天才和凡人的距离,在于他能够做到,而不是他做到了。就像神和凡人的差距,在于神能够创造一切,但是神并不会为了证明自己是神,在凡人面前以创造为己业。只有当神想创造时,他才会创造。然而,无论神做或不做,他都是神。天才也一样,不论世人知或不知,他们都是天才。

梵高是天才,也是天才中为世人所知的一个。只是这条天才路,走得太艰辛。原因很多,其中最令人悲伤的,是他想证明自己。

在一个扼杀天才的时代,想证明自己,无异于火中取栗。奇怪的是,这样的时代只对天才苛刻,却对庸才友好。只要按着这个时代的规则来,庸才也能熬出头,若是有个好出身,更是名利自来。

天才,似乎总是与时代逆向而行。也许那些顺行的人,都或多或少被时代同化。唯有逆向而行的人,小心翼翼守护着自己的初心,最终留给世人的,才是那颗未染俗尘的心。

只是在逆行的路上,鲜有人能走得足够远。这条路没有终点,只有一身孤胆,勇往无前。梵高所拥有的时间太少,太少,然而,他走到了很多人一生都无法企及的高度。可以说,天才的灵魂从来都站在苍穹之顶,俯瞰世人。也可以说,他选择了心所指的方向,剩下的,唯有前行。

那些不为人知的天才,有些倒在了逆行的路上,有些其实走了很远很远,只是不为人知。可惜天才本就不多,就像敢逆行的人从来都是少数。

梵高死时,也同其他天才一样不为人知。若不是那一系列的画展和宣传,也许后世的人,又少了一次心灵被刺痛和治愈的机会。

生时一路荆棘,死后谎言丛生

还是从《至爱梵高·星空之谜》说起吧。真相并不介意从哪里出现,所以随处可见真相,只要你的心愿意寻找真相,相信真相。

梵高死后,小镇上的每个人似乎都挺无辜。而事实却是,有人因为见证了梵高生命的最后时光而声名大躁,曾经用于“抵债”的画作转眼身价不菲。有多少人从中获利?他们当初可曾对梵高伸出援手?甚至,不求伸出援手,可曾在他落难时,不曾落井下石?

梵高曾被小镇居民写联名信赶走,被迫住进医院。奇怪的是,梵高在小镇的生活从未伤害过任何人。小镇居民的借口是,担心他精神病发作。可是就算精神病发作,他也从未伤害过别人,伤害的只有自己。这样一个人,怎么会被当成“祸患”驱赶?这与当初教会以过于热情为名的驱赶有何不同?

每个人都认为自己在做正确的事。他是外国人,是外乡人,无依无傍。他行为怪异,醉心于艺术,是个与当地人不同的怪人。

可是,脚下的土地何时被烙上名姓?何时成为某些人的私有物?真正伤害了这个世界的,究竟是梵高,还是那些自以为掌握了正义的教会伪君子、小镇居民?

如果大地有心,会爱梵高。可惜大地之心,却被一群私欲熏心的人践踏了。他们借着大地的恩赐,逼死了梵高,逼死了如他这般的天才。只留下丑陋的规则,和一迭迭可笑的凭证。

据说,有人接受采访,却前后说出了诸多版本。梵高只有一个,真相只有一个,如此怪异之人也只有一个,被小镇居民如此齐心协力驱赶的也仅此一人。小镇居民们还真是健忘啊,竟然忘记了这样一个人,忘记了他的事。然而记忆是个奇怪的东西,有时又偏偏好得出奇,今天忆起一点,明天又能忆起一点。只要不把这些记忆拼凑起来,还真会让人信以为真。

不同的版本下,他们在掩盖什么?又在隐藏什么?曾经有过的善意,如今正好可以光明正大地宣告。值得隐藏的,只有自己的不堪、私心、恶意……

到这时候,谁杀了梵高,还重要吗?

梵高之死,天才之亡,又有几人敢说自己清白无辜,双手未曾沾染鲜血?

你敢禁锢我的灵魂,我便把它撕碎了,还世间一片艳阳

《向日葵》是勇士屠龙的战记。

世间规则的重重束缚,无情压迫,足以逼死任何一个人。有多少人倒在了抗争的路上,又有多少人跪地求饶,戴上枷锁沦为奴隶?恶龙是规则,是既有的不合理的规则,是既得利益者压榨奴隶,阻止奴隶起身的利刃。

梵高,曾被这样的恶龙缠身。更准确地说,他一直被恶龙缠身。只是屠龙之后的他,有时可以无视恶龙的存在。

《向日葵》是在重重束缚下,不得不撕裂灵魂的痛;是燃烧灵魂的光,如太阳般炽烈;是屠龙的刀,一往无前。

画出《向日葵》的那个人,曾经历过难以忍受的痛,却忍着剧痛,击碎了禁锢自己的牢笼。这样的人,是勇士。

此后《星空》的平静,亦如勇士之心。

人们说,自己爱梵高的画作。可是又有几人,真正爱梵高这个人?爱他的疯狂,爱他的勇烈,就像爱《向日葵》所追的太阳,炽烈到能焚尽一切?

真正的梵高,本不是这样。就像他给提奥的信里,总在描述大自然的美,他的心里装满了美。他喜欢自然,欣赏自然之美。这不是一个画家的本能,是身而为人的本能。如果不能欣赏人世的美,生与死又有何异?

所以真实的梵高,是一个曾真正活过的人。若不是灵魂被一次次禁锢,他又怎么会画出《向日葵》?《向日葵》在他心里,又曾画过多少遍?每画一次到底有多痛,只有他自己清楚。

如果可以,宁愿他永远像个孩子般在乡间奔跑;宁愿没有禁锢,没有《向日葵》;宁愿他以另一种方式,把心中的艳阳留在人间。

如果可以,仍想告诉他,你就是天才,不需要证明。

作者@梦绕边城

我写我心,我书我意,我只做我自己。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31

标签:梵高   牧师   向日葵   艳阳   所知   小镇   世人   真相   天才   悲伤   热情   规则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