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融资197.8亿元,常州600亿“王牌”要IPO了

编辑|吴昊钰


中创新航之后,又一家常州独角兽企业要上市了。

据证监会官网披露,11月18日,蜂巢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蜂巢能源”)申请科创板上市已获受理,中信证券为其保荐机构,拟募资150亿元。以公司的规划,蜂巢能源IPO前的估值为600亿元人民币。

蜂巢能源上市进程 图源:上交所科创板官网

成立于2018年,蜂巢能源是一家锂离子电池系统提供商,前身是长城汽车动力电池事业部,目前已与长城、吉利、零跑、东风、小鹏、理想等国内整车企业达成合作。据SNE Research和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数据,2021年,蜂巢能源的动力电池装机量在全球排名前十,在国内排名第六

投融资方面,蜂巢能源一直是资本的“宠儿”。去年7月一笔102.8亿元B轮融资,直接开启了“江苏融资纪录”之争。此后,常州中创新航完成一笔120亿融资,创下2021年江苏最大单笔融资纪录,而蜂巢能源则凭借年度融资3轮,累计融资197.8亿元,拿下了2021年度“融资王”的称号。

可以说,蜂巢能源和中创新航是常州新能源产业的两大“王牌”。如今,中创新航已于今年10月顺利在港股敲钟,蜂巢能源也紧随其后,启动IPO进程,能否成为动力电池股的又一员猛将,也备受瞩目。

不止是蜂巢能源和中创新航,常州布局新能源由来已久,目前已集聚300多家新能源汽车及核心零部件企业,不断擦亮着“新能源之都”的金字招牌。由此,常州为什么“能”?同样也是备受关注和热议的话题。

拟募资150亿元

常州600亿估值独角兽启动IPO


新能源汽车发展如火如荼,动力电池需求也呈爆发式增长。对于蜂巢能源而言,研发动力电池却是一个深耕十年之久的项目。

脱胎于长城汽车动力电池事业部,早在2012年,长城汽车就已开始动力电池预研工作。在接受每经新闻采访时,蜂巢能源董事长杨红新曾言:“我们很早之前就意识到,未来能源结构和汽车能源形态会发生变化,这其中最重要的一环是动力电池。”

但不独立不可能做大。”2018年2月,动力电池事业部正式从长城汽车独立,在常州金坛成立蜂巢能源,并以“黑马”之姿杀入行业,推出了全球首款无钴材料电池,开创动力电池全新品类。

值得一提的是,作为当前动力电池技术演化的重要方向,无钴电池概念最早由特斯拉提出。然而,在2020年电池日上,特斯拉的无钴电池未等到,但蜂巢能源却在同一天给出了实质性进展,宣布正式接受无钴电池客户预定。2021年8月,这款全球首个无钴电池也正式量产装车。

此外,蜂巢能源也主攻锂电池方向,在江苏常州、南京、无锡、盐城等地多点布局开花。2021年6月,蜂巢能源先与南京市溧水开发区签订协议,计划投资56亿元建设14.6GWh动力电池生产基地;10月,在盐城签署协议,将投资100亿元在大丰高新区建设22GWh锂离子动力电池项目;12月,总投资达150亿元的蜂巢能源锂离子电池项目四期在常州市金坛区正式奠基;无锡也有蜂巢能源的动力电池研发中心……

图源:蜂巢能源

成立4年来,蜂巢能源的动力电池装机量在已在全球排名前十,在国内排名第六。就在去年的第二届电池日上,董事长杨红新在第二届电池日宣布,到2025年,蜂巢能源的全球产能规划目标提升至600GWh。而宁德时代的产能计划则是至少达到520GWh。因此,蜂巢能源的600GWh产能计划,也被称之挑战“宁王”之举

营收方面,过往三年,蜂巢能源从2019年的9.29亿元增长至2021年的44.73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超过128.36%,但尚未实现盈利。

据经济观察报,蜂巢能源本次IPO的募资不低于150亿元,将投向9个项目,包括三个分别位于常州、湖州和遂宁的锂离子电池项目,位于无锡的研发中心建设项目,三元高能量密度电池及系统开发项目,“二代”无钴正极材料、无钴电池及系统开发项目,“短刀”电池及系统开发项目,新型电池开发项目以及补充流动资金。

常州为什么“能”?

纵观常州的新能源产业版图,如今的常州,可谓各路“豪杰”蜂拥而至。

除了蜂巢能源和中创新航外,宁德时代、理想、比亚迪、东风、北汽、上汽大通等企业也先后落地常州,这背后离不开常州新能源发展的浓厚氛围和早期布局。

常州为什么“能”?

“能”在布局早。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崛起,始于2009年的“十城千辆”,而常州在2011年便开始布局,成立常州新能源汽车研究院和千人计划(常州)新能源汽车研究院,仅1年就吸引11个项目入驻。

2014年,常州正式制定扶持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政策——《常州市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实施意见》。也是在这一年,常州开始围绕引入宁德时代布局,由此迎来新能源企业的集聚和产业集群之势的爆发。据经济参考报,截至目前,在动力电池领域,常州已拥有相关专利4444件,位居全国第一。

“能”在集聚度高。从上世纪江苏华鹏、上上电缆、天合光能等一众企业创建于常州,到本世纪数字能源独角兽星星充电、复合材料企业宏发纵横等企业在行业内精耕细作,产业集聚下,常州已逐步形成以“发电、储能、输送、应用”为关键环节的新能源产业“大循环”发展格局。

根据胡润研究院在今年11月发布的《2022年胡润中国新能源产业集聚度城市榜》,前5位的城市分别是深圳、上海、北京、武汉和常州。常州是前5中唯一的“二线城市”,也是唯一一个GDP不足万亿的城市。

“能”在产值强。官方公布数据显示,今年1月至9月,常州市新能源汽车整车制造、动力电池、光伏行业产值分别增长204%、125%、36%,对规上工业产值增长贡献率超90%。作为新能源产业应用与输出的大市,常州新能源汽车产量占全省1/2,动力电池产销量占全国1/5、全省1/5,已成为江苏极具潜力的“新能源之都”。

城市竞赛说到底还是产业竞赛。如今,新能源之风已在常州掀起,我们亦期待,随着产业集群效应进一步凸显,常州能以产业助推城市发展,在今年冲刺成功GDP破万亿的目标。


本文素材来源:

经济观察报:《成立四年即跻身行业前十并冲击IPO 蜂巢能源高歌猛进之下有哪些隐忧?》

奔流财经社:《常州为什么“能”》

常州日报:《中国新能源产业第五城!常州,为什么能?》

创客公社过往报道


免责声明:

1、文章部分文字与图片来源网络,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2、因编辑需要,文字和图片之间亦无必然联系,仅供参考。涉及转载的所有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

3、本文章内容如无意中侵犯了媒体或个人的知识产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联系方式:13770773618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1

标签:常州   宁德   融资   常州市   蜂巢   江苏   新能源   王牌   布局   电池   能源   产业   项目   城市   动力电池   企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