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长河人物小传:徐乾学的自白

我是徐乾学,字原一,老家是江苏昆山的,我舅舅是顾炎武,我这个人从小就聪明,8岁的时候就能写文章了。两个兄弟一个是顺治十六年的状元徐元文,另一个是康熙十二年的探花徐秉义。而我是康熙九年御赐探花,人称“昆山三徐”。

可能很多人对我不是很熟悉,我提两个人你们就知道了,一个是御史郭秀,一个是纳兰容若。知道吧。这两个人都是我的学生。

因为很多人说我凭借权势,结党营私,收受贿赂,曲意奉承,其实你们大家都不了解我。借着这个场合我也说说我的人生履历,你们大家评评理。

我中了探花之后,就进了翰林院上班,这是我的第一份工作。但是我一个南方汉族出身的人,想要在康熙朝,出人头地,谈何容易呀,不得已我投入满族权臣纳兰明珠门下。还收了纳兰容若为学生,每逢三、六、九日,我都为纳兰容若讲解史书技艺,每次都是从大早上一直讲到晚上。

我又将自己三十年来搜集、校定的宋元以来家藏珍本书籍交给纳兰容若,指导他,加以编纂、校订,编成《通志堂经解》,以纳兰性德的名义刊印发行。功夫不负有心人啊,纳兰容若终于在康熙十五年高中进士。当然明相对也也是投桃报李,没有几年,我便成为翰林院最瞩目的任务。

当时正值朝廷裁撤三番,我上奏皇帝建议早日完成《明史》的修纂。在大内设置南书房,找些有学识的人每天值班,方便随时咨询。

康熙十一年,我作为科考副官,与蔡启観一起主持顺天府乡试。我慧眼识才,从废弃的试卷中发现了韩菼。最终韩菼也高中成为状元。可以说没有我,韩菼根本中不了状元。

康熙十四年,父母先后去世,我就回家丁忧了。在丁忧期间我先后推荐黄与坚参加考试。同时还资助了当时号称“江左风凰”的名士陈维崧入京应试,这两个人都是天下名士。

康熙十九年,我丁忧期满,恢复原职。由于我在延揽人才,加强文治等方面卓越的贡献,得到了皇帝的倚重。

康熙二十三年,我的儿子徐树屏、侄子徐树本来北京参加科举。刚好顺天府乡试主考的跟我交情不错。我就跟他打了个招呼,让我的子侄得中举人。结果不知道咋回事,发榜的时候中举的都是江浙士子。湖广、福建等省无一人中举。惹得天下人议论纷纷。

皇帝召集内阁大学士,九卿开水讨论此事,结果他们都认为我的子侄文体不正,有作弊嫌疑,应该严加审问。还好皇帝比较信任我,仅让她们二人革去举人功名。我没有受到牵连。

康熙二十四年,我升到内阁学士、在南书房值班。我当时住在绳匠胡同,有些没有门路的学子们便在我家附近租房子住,专门等我早上上朝的时候,这些人便高声诵读诗文,时间长了我就从这些人中有真才实学的人便收为门生。结果绳匠胡同的房租竟比其他地方高出数倍。

随着我的人在朝中的人越来越多,我与明珠之间也有了越来越多的矛盾。经常在朝会上,吵的不可开交。明珠为了对付以我为首的江、浙官僚集团,居然百般笼络李光地,挑拨李光地和我之间的关系。还好李光地有个贪功卖友的把柄在手里,才没有得逞。

其实皇帝对我与明珠的矛盾心知肚明,不过是为了利用以我首的江、浙官僚集团制衡明珠,康熙二十六年让我担任都察院左都御史。没过多久康熙授意我参劾明珠。我与索额图、熊赐履,联合开始反击明珠。我的其门生郭琇连夜写奏章弹劾。明珠与其同党被革职查办。

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徐乾学任会试主考官,不久又担任刑部尚书。一时风光无两,这时候湖广巡抚张汧因贪污案被查办,接着供出了曾经向我和高士奇行贿。好在皇帝庇佑仅以卸职处置,但是仍让我在南书房值班。

我与高士奇的矛盾也越来越深,随即授意门生郭琇上疏参劾高士奇、王鸿绪等人“植党营私”、“奸贪坏法”等四大罪,请将高士奇等“明正典刑”。结果康熙让高士奇、王鸿绪等人被解职打回老家。

好日子没有过几天,天天弹劾别人的我。也被副都御史许三礼弹劾,说我以修史为名,出入宫廷,招摇纳贿。又说我把持乡试、会试;利用钱庄,放高利贷。皇帝感觉我们汉官互相攻讦,用心险恶。就让我回老家。

没想到我刚回老家不久,就遭到明珠的心腹,两江总督弹劾,说我们徐家人,拖欠钱粮,恐吓通省官民,纵子侄家人扰害地方等十四罪。好在康熙下谕说:“所参各款,从宽免其审明”,仅令我弟弟徐元文卸职回家。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10

标签:翰林院   湖广   子侄   乡试   门生   小传   探花   御史   长河   康熙   明珠   皇帝   人物   天下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