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服骑射

赵武灵王平日里闲坐的时候,相国肥义陪在旁边说:“大王是在思考时局的变化,考虑军队的调遣,怀念简子、襄子的功绩,计算对付胡人、狄人的好处吗?”

赵武灵王表达了自己的宏图大志后表明自己希望进行改革,让国人变更服饰,改穿胡人的衣服并学习骑马射箭,但担心国人有意见。

肥义说,犹犹豫豫是办不成大事的,既然大王已经下定决心就不要担心国人的非议。况且论至德者不和于俗,成大功者不谋于众,愚者暗于成事,智者见于未萌,大王就放手去做吧!

赵武灵王说自己不是怀疑改革的正确性,只是怕受到国人的耻笑。如果改革能顺利推行,改革的好处不可限量,到时候就算全天下都嘲笑寡人,胡人和中山国的土地也都是我的囊中之物!

于是,赵武灵王穿起了胡人的衣服,派王孙绁告诉公子成:“我以后就穿着胡服上朝了,叔叔你也穿上吧,不然不能服众。我穿推行改革并非为了满足自己的喜好,请叔叔协助我推行改革。”

公子成回答道:“我听说中国是聪明睿智之人所居住,天下财富所聚集,圣贤所教化,仁义所推行,诗书礼乐所被使用,精妙技艺所应用,远方所钦慕,蛮夷所向往投奔的地方。如今大王要放弃这些好处而学习野蛮人的服饰,改变传统,违背人们的习惯,摒弃知识分子和中国文明,我希望大王能再考虑考虑。”

使者把公子成的说辞告诉赵武灵王,赵武灵王就亲自到公叔成家里劝说:“衣服要便于日常使用,规矩要便于事务的处理。所以圣人会根据具体情况制定规矩,结果有利于民众也有益于国家。瓯越人和吴国人的礼教和服饰不同,却都是为了有利于当地人的生产生活。所以实际情况不同,执行方式也应当适当改变。所以,就是圣贤也不能让天下四方的人穿成一样的服饰。落后地区的人就爱少见多怪,不学无术的人就爱抬杠辩论。对自己不知道的事情,就不要唱反调,对和自己意见不一致的,也不要盲目反对,这才是追求真理的作风。

“今天你所讲的是习俗本身,而我所说的却是如何制定习俗。如今我国东边与齐国、中山国有河水为界,却没有船舶可以使用;从石家庄到代、上党,东边是燕国和东胡国的土地,西边是楼烦、秦国、韩国的边境,而我们却没有擅长骑射的士兵守备。因此,寡人要准备战船,招募熟悉水性的居民,来守备河流;改穿利于骑射的胡人的衣服,来守备燕国、楼烦、秦国、韩国的边境。况且先王不满足于拥有晋阳、上党而兼并戎攻取代,来防御北方的胡人部落。这些是智者和愚人都明知的事情。

“当初中山国仗着齐国撑腰,侵略我土地,奴役我国人,引水围困我鄗城,要不是老天眷顾,鄗城都差点没有守住。先王十分愤怒,却一直未能报仇。现在如果推行改革,近可以守备上党,远可以报中山之仇。可叔叔为了顺从中国的习俗可以违背先王的遗愿,厌恶穿胡人的衣服而忘了国家的耻辱,这不是寡人希望看到的。”

公子成听完马上叩头说:“我太愚笨了,没有领会大王的意思,竟敢谈论习俗的事情。现在我也想继承先王的遗志,我岂敢不尊奉大王的命令。”于是赵武灵王送了他一套胡服。

赵文又来进谏:“顺应习俗是自古演习来的,服饰是礼法所规定的,尊礼守法是百姓的义务。这三点正是以前圣人教导的。而今大王舍弃这些而学习远方的服饰,改变自古以来的教化,变更自古以来的传统,所以我恳请大王三思啊。”

赵武灵王说:“你说的是世俗的见解。普通人默守陈规,知识分子沉迷于教条。这两者只能按部就班推进日常事务,却不能高瞻远瞩、讨论本质。再说了,夏商周三代都称王了可衣服都不一样,春秋五霸也都奉行不同的教化。智者和有才能的人制定规则,愚者和没才能的人受制于规则。能被服饰禁锢、拘泥于习俗的人,不足以与之交心探讨。习俗和礼法根据形势发展而变化的,这才是圣人信奉的准则。秉承教化好行动,遵循法律而没有自己的想法,这是民众的职责。智慧的人,要能够根据实际情况的变化而变通,顺应时代潮流,所以提高自我的人不依赖别人的认可,治理现在的人不学习古代,你还是放弃之前的想法吧。”

赵造又来进谏:“我听说‘圣人教化的时候不会改变民众,智者行动的时候不会改变习俗。’顺应民众的习惯来实施教化,自己不劳累却能获得成功;依据风俗习惯而采取行动,简单却容易看到效果。现在大王要搞改革,都不考虑世人的看法,这是不能教化民众的。况且奇装异服会让人玩物丧志,奇怪的风俗也会扰乱民心。所以治国者不会采用奇怪的服饰,中国就是不去学习蛮夷的行径,所以才能教化民众确立礼教。况且遵循传统和礼法总是不会犯错的。恳请大王考虑一下。”

赵武灵王说:“古代都没有相同的习俗,效法那个古代啊?以前的帝王都没有之前的礼教,那还有什么礼教可被遵守啊?伏羲、神农、皇帝、尧、舜,以及夏商周的开国之君都是审时度势,根据实际情况制定法令、礼法、服饰、器物,各便其用。因此治世不必使用统一的制度,治国不必效法古代。圣人的成功,就是因为不默守陈规而称王天下;夏、商的衰败,就是因为不改革礼法而灭亡的。既然这样,那么违反古制不能被非议,遵循旧规也不值得称道。

“况且,如果奇装异服就磨灭人的志向,那礼仪之邦的齐鲁之乡就没有人做出格的事了;如果奇怪的风俗会扰乱民心,那么吴越这种偏远地区就不会有才俊了。因此,圣人是根据有利于身体和做事才制定了服饰和规则,而这些服饰和规则是用来统一民众的,并不是用来考察有才之士的。所以圣贤都是根据实际情况变化而变化。谚语说‘教条地那书本知识来驾车的人就不能了解马的习性;拿古代的规则适用于现在的人,就不能善于应对事物的变化。’所以,默守陈规取得的功绩不足以彰显于世,效法古代的学说不能够治理当下,你还是不要反对改革了吧。”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9

标签:胡人   礼法   先王   礼教   圣人   习俗   大王   民众   古代   服饰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