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奶引:16岁时因长得太美,被印在了1元纸币上,后来她怎样了?

1987年夏天,贵州从江县庆云乡的一处村寨中,几名妇女正在村头的小河边浆洗衣服。大家有说有笑,十分惬意快活。

突然有个人看着另一位妇女的侧脸,随后愣了一愣,从怀里掏出一张一元纸币,举着对比了好大一会儿,开口说:“石奶引,你和这纸币上的姑娘长得真像!”

这么一说,大家纷纷围了过去,仔细看了又看,不禁说:“别说,真的蛮像!”

被大家这么一说,石奶引也好奇,这纸币上的女孩真的和自己长得这么像吗?她拿起纸币细细端详,看着上边年轻的小姑娘,尤其是那个侧脸,忽然思绪就被拽回过去。

“我想起来了,是那天那个人!”

石奶引的这句话让大家不禁好奇了起来,石奶引到底想起了什么?“那个人”又是谁?

寨子里的一枝花

1961年,贵州庆云乡寨锦村的一户人家迎来响亮的婴儿啼哭声,她就是故事的女主人公石奶引。

图片来源网络

和当时大多数山里姑娘一样,石奶引家里兄弟姐妹众多。作为家里的老大,石奶引早早就扛起照顾弟妹的责任。

她的肩膀上总是有一个小背篓,放着年幼的弟妹。

因为家里孩子多,经济条件也不好,所以石奶引并没有机会上学读书,就连自己的名字,也是村里进行扫盲活动,才勉强认得、写得。

不过在这样的青山绿水间,村民生活朴素、简单,石奶引渐渐出落成了水灵的大姑娘。她的眉眼间总是带着笑意,还留着一头乌黑飘逸的长发。

她的皮肤又细又白,满满的胶原带白,未施粉黛、浑然天成。

石奶引不仅生得美,而且有一副天生的好嗓子,是十里八村有名的“百灵鸟”。

似乎太漂亮的姑娘总是容易被其他人嫉妒,可石奶引却恰恰是这个例外,年龄相仿的小姐妹总喜欢围着她转,痴痴地看着她夸赞一句:“你生得可真好看。”

为什么石奶引能够得到附近姑娘们的喜欢呢?这还要从她的好手艺说起。

别看她没上过学,没念过书,但她学东西却一点都透,而且特别懂得举一反三。

寨子里的姑娘都会自己纺织染布,根据自己的喜欢裁剪合适的侗族服饰,石奶引自然也不例外。

我们现在想买一件漂亮的衣服,可以直接到店里挑选,各种款式、设计花样翻新。有钱或者自己懂设计的人,还可以量体订制。

这是因为我们现在生活条件好了,能够获取的渠道也变多了。

但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设计师的设计比较单一,没有这么多的花样,甚至连衣服的颜色也是千篇一律。

想要一身漂亮衣服,自然要从纺织、到染色再到刺绣,全部由自己完成。

当时的石奶引不过是个十几岁的小姑娘,她常常思考怎么才能染出一匹漂亮的布呢?

她虚心向寨子里的阿婆请教,回家后又自己细细钻研。石奶引在这方面非常有天赋,果然被她钻研出来,染出寨子里第一匹颜色漂亮又与众不同的布,裁成新衣穿在身上,真是羡煞别的小姑娘。

这时有小姐妹来问石奶引如何染出这么漂亮的布,石奶引不仅没有故意隐瞒制作过程,还亲力亲为地手把手教学。有的小姐妹过意不去,给石奶引送了礼物。还有人觉得这是跟着石奶引学手艺,要交学费,都被石奶引回绝了。

这就是一点小忙,不值一提。

正因如此,石奶引在寨子里的人缘非常好,无论走到哪儿都有小姐妹和她打招呼。一来二去,倒让她的性格变得愈发开朗,即使见到生人也落落大方。

石奶引还不知道,她的善因结下善果,给她的人生带来了一次意外惊喜。

那么石奶引到底是如何被选为第四版人民币上的肖像的呢?

和画像师的偶然邂逅

1987年,画家侯一民接到一项特别的任务,那就是绘制第四版人民币。

当时受到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我国货币制度急需进一步健全和完善,从而方便流通使用与交易核算,为此中国人民银行准备发行第四套人民币。

当时我国已经步入改革开放的新时代,各行各业百花齐放,人民意气风发、团结一致,向着更好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未来而努力前进,基于这样的社会主旋律,第四套人民币须有划时代的意义。

因此侯一民在接到任务后,最苦恼的问题就是,如何在人民币版面上突显出“各民族团结一致”、“生活欣欣向荣”等关键词。

为了获得更多生活素材和创作灵感,侯一民带着画板走进乡村,寻找他想找的那个漂亮姑娘。

然而他去过不少寨子,却一直未能如愿。

一直到某天,他来到江县洛香镇采风,看着熙熙攘攘的人群,周边的烟火气,侯一民的心情十分放松。

正在此时,几个穿着侗族传统服饰的姑娘从他面前走过,衣服上花团锦簇,额间银饰叮当作响,姑娘肤白如雪,笑靥如花。

看到侯一民后,为首的一个姑娘微微颔首,用方言问好,随后离去。

只是那一瞬间的擦肩而过,无数的艺术灵感在他的脑海中发酵、酝酿。

这就是他寻找的姑娘!第四版人民币上需要留影的姑娘!

“请等一下!”

反应过来的侯一民立刻追上前去,喊住了正在和小姐妹们赶集的石奶引。

当时几个小姐妹正在一个小摊位前挑选刺绣用的针线,忽然听到身后有人在喊,石奶引又感觉到有人轻轻拉了一下自己,刚开始还是吓了一跳。

眼前站着一位中年男人,脸上带着随和的笑容,看起来艺术气息十分浓郁。他的旁边还站着两个人,看起来像是一起来的。

和其他小姐妹害羞的性格不同,石奶引说话办事落落大方,上前询问侯一民:是有什么事吗?

侯一民看着眼前的年轻姑娘,眼睛里是说不出的清澈,面部棱角分明,额头饱满、鼻梁高挺。头发被错综复杂地高高盘起,只是加上了一件侗族姑娘常用的发饰,却显得随性自然。

对,就是这个感觉,这就是侯一民要找的,改革开放后百姓生活安定的人像。

“姑娘,我想请你帮个帮,你能不能出来一下,然后侧脸站着别动。”

石奶引不清楚对方到底想做什么,但内心淳朴的她并未多想,笑盈盈地答应了。

见侯一民拿出画板,大家才知道,原来这是位画家,想给石奶引画画。

石奶引这才放下戒心,安静地等待侯一民画完。

对艺术家来说,只要找到了灵感,创作过程其实非常快。有了石奶引的原型,侯一民拿出画笔在素描纸上随性发挥,一会儿举起画笔在眼前好像在比着什么,一会儿又瞧瞧画板,不大一会儿就十分满意地看着成果,对石奶引表示感谢,姑娘,你可帮了我大忙了。

回家后的石奶引并没有把这件事放在心上,生活也照常如旧。

但她毕竟成为了第四版人民币上的姑娘,她的生活难道没有因此被影响吗?

小姑娘成了新媳妇

时间一天天过去,石奶引也到了嫁人的年纪。一家有女百家求,特别是像石奶引这么漂亮的姑娘,求亲者更是络绎不绝。

23岁的那年腊月,在父母的操办下,石奶引嫁到了石学海家,成为了新媳妇,并且生下了一儿一女。

1987年,第四版人民币发行,住在大山深处的石奶引还不知道,那天在镇子上给她画像的男人,正是第四版人民币的绘制画家。

起初有人问石奶引,人民币上的姑娘是不是就是她,她根本没放在心上,以为只是巧合。后来渐渐说的人多了,她才真正关心起这个问题。

几个正在浆洗衣服的妇女围在一起,一会儿看看纸币,一会儿看看石奶引,不由得说:“你看看这嘴巴,多像!”

“还有这眼睛!”

“要我说,这鼻子最像!”

石奶引看着这张一元人民币出神,这个侧影她也觉得十分熟悉,究竟什么时候见过呢?

忽然,石奶引想到了那个阳光明媚的日子,16岁的她和小姐妹们来到镇上赶集,正在挑选刺绣用具的她被一个中年男人拉到一边,要求侧着脸站定。

对,就是那个时候,那个男人画的自己的侧脸,就是这张纸币上的侗族姑娘!

当时人人都以为,能够印在纸币上的姑娘肯定过得生活比寻常人家要好,而实际上石奶引的日子过得一直非常艰辛。

像石奶引这么漂亮的姑娘,追求者自然众多,其中也有一些家庭条件较好的。

对于结婚这件事,石奶引选择听从父母的意见,因为她觉得父母是过来人,肯定不会害自己。

石学海,就是父母为她挑选的佳婿。

石奶引还是个未出阁的姑娘时,她需要照顾弟弟妹妹,操持家里的生活、家务,已经非常辛苦。可等她嫁给父母为她选择的夫婿后,日子过得更为艰辛。

石学海家里非常穷,石奶引嫁过去时,这对新人连个像样的住处都没有,和石学海的其他兄弟姐妹们一起挤在一张床上。

石奶引看着石学海家贫困的家境,心里不由得叹气,这日子总要过,一家人等着张嘴吃饭,这可如何是好?

石学海家里没有别的营生,一家数口人只靠着几亩薄田勉强度日。

若是赶上了丰收年,一家人勉强还能填饱肚子,因为人口太多,即使大丰收,想吃顿好的也得赶上特别的日子。

而若是赶上了自然灾害,粮食大大减产,一家人的日子就过得更为艰难,经常饥肠辘辘,吃了上顿没下顿。

尤其是在石奶引生下了两个孩子后,家里添了两张嘴要吃饭,原本就紧巴巴的日子,如今变得更加艰难了。

这可怎么办?

石奶引不是一个自怨自艾的人,她思来想去还是只能重操旧业。

在娘家的时候,她就靠着织布、染布的手艺,给家里补贴家用,而且她的手艺在寨子里非常出名。

想法是好的,但迈出第一步就非常困难。

石学海家太穷了,根本没有什么积蓄,更别提拿出钱来买纺织机了。

石奶引没办法,只好挨家挨户去借钱,终于东拼西凑买来了一台纺织机,靠着织布卖钱改善生活。

但石学海家里人实在太多,几张嘴都等着石奶引赚钱回家吃饭。石奶引织布虽然能赚一些钱,但对这个大家庭来说,收入仍然微不足道。

没办法,石奶引又开始染布,同时制作绣花鞋和手帕,每到有集市的日子就拿到集市上去售卖。

她就像一个忙碌的陀螺,一直忙个不停,才勉强将这一大家子人的生活给支撑起来。

短短几年时间,石奶引除了轮廓还有当年少女时的模样,其他已经留下了岁月的雕刻。

没有经历和金钱来进行皮肤管理的她,鱼尾纹和法令纹特别深,原本白皙细腻的皮肤也因为风吹日晒变得粗糙、黢黑。

尤其是一双手,原本的纤纤玉指,如今因为长期纺织、染布,最终被染缸染成了黑色,看起来令人心疼。

换做谁能想到,登上人民币的姑娘,竟然过着这么清贫的日子?

走上脱贫之路

虽然婚后的石奶引被生活磋磨样貌变了不少,但依旧有着当年的大致模样,因此当附近的村民看到第四版人民币时,还是有人发现了这个秘密。

但石奶引似乎一点也不惊喜,反而十分平静,更没有拿着这件事到处去说。

不过知道的人多了,这个消息也就传了出去,陆陆续续有媒体上门采访石奶引。宁静的小寨子因为媒体记者的采访报道,变成了当地的旅游景点,人们都想看看到底是什么样的山水,养育了一个能登上人民币的姑娘?

旅游业往往是带动经济发展的推动力,但令人没想到的是,石奶引本人的日子,依旧过得十分清贫。

原来,因为家庭经济收入不高,家里人又多,石学海家里一直都有低保。

可因为一些其他问题,石学海一家的低保被取消了,这让原本就不能富裕的家庭日子过得更加清贫。

有人会问,石奶引毕竟是个名人,她就不能靠着自己的这点名气做点事,来改善自己家的经济状况吗?

其实有这样的想法很正常,但对石奶引来说,这样的钱拿着不踏实。

别看她待人接物落落大方,可实际上骨子里还是一个比较传统的女性,行事作风也比较保守。她根本没有意识到自己成为一元人民币上的姑娘这件事,可以为自己提高名气,同时利用这一点来改善生活。

她想不到这点,也不敢想。

在这个小寨子里,人们的想法都十分简单,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靠着勤苦劳动赚到手的钱,拿着才最踏实。

石奶引的故事让扶贫工作者十分感动,他们都想帮一帮这个善良的阿婆。

于是专家组来到石奶引家,实地考察他们家的情况,发现石奶引家的经济来源十分单一,那就是种植稻谷,导致土地利用率未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开发利用。

于是专家亲自传授石奶引养殖黄鳝和泥鳅的方法,同时建议石奶引将院子后边的荒山进行整理,种上树苗。

这样不仅能够保护环境、改善居住条件,提高绿化率,而且树苗也可以增加收入。

听到专家的这些建议,石奶引感觉兴奋极了。虽然她已经五十多岁,但她学习的劲头一点没少。天天研究专家给的这些资料,学习怎么养殖、种树。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石奶引一家的不断努力下,经济情况确实大大好转。不久后也有了积蓄盖新房,一家人乔迁新居,别提多开心了。

当然,石奶引也没忘记寨子里的人。

在她靠着养殖黄鳝、泥鳅和开荒种树脱贫后,对于每个登门询问经验的村民,她都倾囊相授,尤其是一些有用的经验,更是毫无保留地告诉对方。

有时候遇到谁家在养殖方面有了问题,石奶引也会赶过去亲自查看,帮着解决问题。

这个时候再看石奶引的生活,我们才明白她一直是最幸福的人。虽然她的日子过得艰辛,但她的精神财富十分充盈。她乐于分享,与人为善,结下善缘,而不是借助一些小名头炒作,踏踏实实过着自己的日子,这便是人间难得的大智慧。


参考资料:

[1] 荔枝新闻《还记得印在纸币上的侗族少女石奶引吗?来听这个贵州大山里的故事》2020-12-12

[2] 青岛新闻网《第四套人民币将告别市场 曾开创多个“第一次”》2022-04-13

[3] 红星新闻《探访石奶引 揭开“人民币女孩”的真实人生》2017-08-25

[4] 央视网《寻访一元人民币上少女:曾是侗寨一枝花》2007-01-26

[5] 澎湃新闻《致敬|那些曾经出现在人民币上的普通劳动者今何在?》2016-05-02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31

标签:纸币   庆云   侗族   染布   寨子   手艺   会儿   家里   姐妹   姑娘   父母   衣服   人民币   日子   漂亮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